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我國應走專業化道路加快發展特種車專用車

2007-9-13 17: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下,規模化、集團化發展已成為現階段企業發展的大方向。在近日召開的2007年中國科協年會上,有關專家表示,我國企業應順勢而為,走一體化、專業化、產業化的路子,充分發揮資產、技術、人才等優勢,加快特種車、專用車產業化發展進程。 
    我國專用汽車具有廣闊市場空間 
    我國專用車從品種及數量上都發生了較大的發展。1998年我國生產各種專用車(含自卸、牽引車)12.22萬輛,而到了2005年為50萬輛,2006年為60萬輛。目前我國專用改裝汽車生產企業在公告目錄內有628家,大多為中小型企業,年產量不超過1000輛的企業超過半數。據國內有關資料統計,2006年國內專用車品種已達4910個。只有需求量較大的品種,比如自卸車、牽引車、半掛車、貨廂式車、集裝箱平板車等產品的生產批量較大。 
    與會專家介紹說,“十一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將會繼續保持高速健康的發展態勢,這為我國專用汽車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加速發展重型專用汽車的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強。通過繼續調整產品結構,專用汽車的重、中、輕型車比例完全達到3:4:3的合理構成比,即重型專用改裝汽車、半掛系列專用改裝汽車將得到明顯發展。據預測,到2010年專用汽車年需求量達到近90萬輛。屆時,專用汽車保有量達到600萬輛。  
    “十一五”期間具有國際影響和關系國計民生的幾個大事件和大工程,為專用汽車的巨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明年我國將在北京市舉辦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2010年我國將在上海市舉辦世博會;從“十五”期間就已開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在“十一五”期間將繼續完成“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以及西部幾條高速公路建設等大型項目;“十一五”期間,全國公路運輸在“五縱七橫”的基礎上,已經形成快速與高速相結合的綜合運輸體系,使公路物流運輸得到極大發展;為滿足國內各種交通工具對成品油的需求以及國防事業對能源的需求,為適應變化了的國際國內新形勢而構建的我國“能源戰略”已經形成并實施。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創造出專用汽車的大量需求和市場商機。  
    此外,專家預測,我國經濟在“十一五”期間將繼續保持8%左右的平穩快速增長,隨著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和房地產開發加快,城鎮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業產業化、現代化推進使農村富裕人口日益增多,都使專用汽車需求面越來越大,專用汽車市場潛力上升。國家關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戰略和“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將是“十一五”期間的重頭戲,毫無疑問,將激活專用汽車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地區以及中部晉、豫、鄂、湘、皖、贛六省區域的市場需求和無限商機。  


國專用汽車發展緩慢 
    相關資料顯示,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專用汽車市場開發比較成熟,專用汽車占普通載貨汽車的比例在70%以上,產品涉及國民經濟各個環節,產品滿足用戶個性化程度較高,產品特性明顯。相比之下,國內專用汽車市場開發較為緩慢,市場細分程度不夠,目前專用汽車占普通載貨汽車比例在40%左右,產品雷同性大,滿足用戶個性化要求較差。在產品生產工藝環節等硬件方面國內外差距正在明顯縮小,但在生產工藝管理、要求及執行度方面國內外企業差距較大。 
    相關專家表示,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國際市場形勢來看,我國專用汽車都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主要體現在: 
    一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發展趨勢。隨著市場競爭趨勢的加劇,產品成本的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價格取勝的競爭優勢將被進一步弱化,以技術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來替代低層次產能擴張將成為專用汽車行業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此外,市場對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將大大增加,這種趨勢將提高專用車企業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積極性。 
    二是合資合作、資產重組趨勢。從國際市場形勢來看,國外發達國家因受勞動力價格及經濟低迷狀況的制約,近年來制造業紛紛外移,給我國專用汽車進入國外市場提供了一定機遇。一方面,國內專用汽車靠其價格優勢在歐、美、日、東南亞和中東市場不斷增加市場份額,為國內專用汽車進入國際市場奠定了良性基礎;另一方面,國外專用汽車企業為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會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在中高端產品方面占據絕對優勢,通過合資合作,將會對促進我國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同時還體現在生產模式特色化趨勢、產業區域的集中化趨勢以及行業管理的科學化趨勢等幾個方面。 
    專家說,隨著我國公路運輸主體的逐漸變化,我國專用車市場將加快產品結構的變化和技術的升級,向多品種、高精尖的方向發展。他們認為,如果說“十五”期間,我國專用車行業的發展重點在于提高生產能力和加快企業重組改制。那么,進入“十一五”,專用車行業必須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拓展國際市場上取得新突破。目前,國內專用車生產廠達600多家,但大多數為外購底盤進行改裝生產的中小企業,機械化程度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與國外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一些改裝車廠把自己定位為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造成了專用車市場的混亂。另有一些專用車企業甚至包括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仍然在滿足于發展批量比較大、品種比較少、技術水平比較低的車型。由于定位不準,產品開發“專”勁不夠,我國專用車整體發展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須明確專用車的定位,堅持專業化的發展方向,加強自主創新,走技術含量高、上裝與底盤一體化設計的發展模式,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專用車產業的發展只有在“專”字上做足文章,才是企業的立身之本。 
走專業化之路是必然選擇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充分利用企業自身的研發條件和品牌資源,是我國汽車制造企業應該發展的首要方向。企業應該堅持專用車底盤與上裝一體化設計開發、系列化發展、個性化服務的原則,面向油田、機場、道路、城市建設等領域特定用戶,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用車產品,形成產品的系列化、規模化發展。 
    與會專家建議,制造企業應面向裝備制造和工程建設等領域的特定用戶,開發船廠、鋼廠、橋梁等重型平板運輸車等非公路特種車輛。重型平板運輸車是機電液一體化產品,是以液壓懸架技術為基礎,以運輸重型構件為主的運輸裝置。全車采用液壓驅動、液壓懸掛、獨立轉向和車架液壓調平等技術,驅動、轉向和提升液壓系統均通過微電控制來完成。重型平板運輸車以其超強的負載能力和獨特的轉向特點,被廣泛用于造船企業船體分段轉運、大型鋼廠和公(鐵)路特大混凝土預制構件的運輸。迄今為止,國內使用的重型平板運輸車絕大部分仍依賴進口。因此,應當加速把軍工技術的先進性直接運用到民用裝備制造業,提高國家裝備制造業水平,以求替代進口,拓展國際市場,這也符合國防科技工業軍民結合產業化發展方向和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產業政策。 
    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國內外汽車企業、公司、科研院所的合作,重點對關鍵汽車零部件技術和產品進行研發,形成自有核心技術,形成生產規模,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實現對外配套。選擇前景看好的優勢項目,加大投資力度,逐步上專線、上批量、上規模,逐步實現專業化、產業化。 
    此外,企業還應加大投資,擴大規模,提高專業化水平。以湖北三江集團為例,中國三江航天集團是國家大型軍工骨干企業,在越野車和特種車方面具備了國內一流的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加強自主創新,走技術含量高、上裝與底盤一體化設計的發展模式。這家企業作為重型、專用車生產基地,為達到規模經濟效應,正在加快資源整合重組步伐,提高專業化、規模化水平。在已有的超重型越野車底盤總裝線、核心總成零部件總裝線以及機加、鈑金(沖壓)、焊接、涂裝以及熱處理生產線基礎上,擴大建設形成重型高機動越野車、專用車及底盤總裝線、重型平板運輸車及特種運輸車總裝線。目前集團正在孝感規劃建設三江產業園,一期征地600余畝,總投資接近5億元。三江特車產業園的建成將有力地推動湖北汽車工業的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的繁榮,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保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