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省長梁保華:高起點規劃建設現代水運體系
2007-9-10 16: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江蘇省省長梁保華在《中國水運指南》上發表署名文章《高起點規劃建設現代水運體系 促進江蘇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先轉載全文如下:
水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量大、能耗省、占地少、運價低、對環境影響小等特點,加快水運發展,有利于建設協調高效綜合運輸體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發展環境。
江蘇跨江濱海,水網密布,擁有得天獨厚的水運資源,境內共有天然湖泊近300個,大小河道2900多條,水域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7%,擁有海岸線954公里,長江橫慣東西425公里,京杭大運河縱慣南北718公里,航道總里程2.48萬公里,占全國的五分之一。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運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進水運體系建設,全省水運業呈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06年,全省共完成水運建設投資100.83億元,相當于“十五”期間的總和;完成水路貨運量3.29億噸、貨運周轉量2515億噸公里,分別約占全社會運總量的1/4和2/3;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8.6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428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4.3%和40.4%。
當前,江蘇正處在人均GDP從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的關鍵時期,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經濟國際化互動并進的發展階段,“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是江蘇在發展新階段的總目標。在更高層次上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是實現新階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笆晃濉睍r期,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綜合利用、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協調發展,政府主導、市場引導,分工協作、合力推進”的原則,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和運河重要港口建設,推進干線航道網建設,建立安全、通暢、便捷、高效的水運體系,增強全省航運服務業競爭力,努力實現從水運大省向水運強省的跨越。
一是加快重點港口建設步伐。加快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海港群,建成5個億噸大港,形成集裝箱、鐵礦石、原油、煤炭四大重點貨種港口的專業化、集約化布局,完善海運直達、江海河轉運和長江中上游、內陸地區中轉聯運三大運輸系統,初步建成連云港港、太倉港兩個遠洋集裝箱干線港。力爭到2010年,江蘇沿江沿海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8億噸,集裝箱運輸能力達1200萬標箱。二是推進高等級航道建設。重點圍繞沿海港口進港航道、長江深水航道、京杭運河和蘇南干線航道網,集中力量建設水系溝通、干支直達、區域成網的江海河聯運航道體系。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配合做好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程,創造條件實施長江12.5米水深航道延伸至南京工程,完成連云港港15萬噸級深水航道擴建工程,整治內河航道650公里,新建船閘10座。三是推動航運業加快發展。全面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工程,到2010年,實現長江、京杭運河江蘇段船型標準化,干線航道船型標準化率達80%,加快內河和海運運力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集箱、滾裝、成品油、液化氣等專業化航舶運輸。加快發展國際遠洋運輸,大力扶持和培育江蘇海運業發展,提高海運市場國際化水平。四是進一步完善水運支持保障系統。搞好港航管理信息化建設,加大港口航運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加快與公路、鐵路、管道、航空等運輸方式的對接、連接和銜接。按照生態省建設規劃要求,建設集綠化、生態、景觀、旅游、休閑于一體的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港口和生態航道。五是加大統籌規劃力度。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緊密結合江蘇實際,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完善沿江沿海內河港口布局和海運發展等規劃,切實做到用高水平規劃引導水運業的發展。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創新思路和方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水運投資力度。
加快水運發展,事關江蘇長遠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全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努力開創江蘇水運發展的新局面,為“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