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發展戰略與規劃案例

聯邦快遞收購大田 本土物流業臨陣底氣缺

2007-8-9 18: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前,聯邦快遞宣布整體收購大田集團的快遞業務,這是繼12月荷蘭物流巨頭TNT宣布洽購華宇物流后,又一家大型本土物流企業落入外資手中。
     
  業界質疑,在中國市場開放后,這是否意味著本土企業對發展前景自感底氣不足?然而,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力謀并不看好外資企業經營本土快遞業。
     
  郵政:網絡還是我們最強
     
  根據雙方協議,大田集團將整個快遞業務全部賣給聯邦快遞。大田今后不再經營國內、國際的快遞業務,只繼續經營國際貨代、普貨運輸和商品分銷等業務。在此之前,TNT也宣布,正在與國內最大貨物包裹運輸企業華宇物流集團進行收購磋商。
     
  面對去年12月11日中國物流業對外開放后,一個月內連續兩大本土物流巨頭傳出被收購的消息,很多物流企業驚呼:“狼”終于出手了!業內質疑,這是否意味著,國內本土企業對開放后的市場自感底氣不足?
     
  對此,大田集團董事長及集團創始人王樹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整體的市場環境正在快速地發展著。但快遞并非是大田的強項,這是將“大田聯邦快遞”牌子完全歸還給聯邦快遞的最佳時候。
     
  盡管郵政EMS在業界的市場占有率從最高的95%下降到29%左右,不過,郵政還是被認為是洋快遞最強大的競爭對手。郵政內部有關人士對此表示,快遞物流業講究的是“全程全網”,規模效應十分明顯,“中國郵政在城鄉網點有3萬多個,其密集程度,不是別的競爭對手設立幾十個分公司就能比擬的。”
     
  專家:洋快遞運營成本太高
     
  盡管外資巨頭在收購本土企業時,表現出財大氣粗的態勢,但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力謀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國內快遞跟國際快遞的操作特性完全是兩回事,外資企業經營國內快遞是難上加難。
     
  據統計,中國目前有4.5萬家本土企業經營國內快遞業務,行業競爭異常激烈,行業報價率創新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根據一些“土快遞”的最新報價,一份廣州到北京的快件只需花費15元,而廣州到上海的12元就可辦妥。即使是郵政EMS,一份從廣州到北京的普通快件也只是20多元。
     
  而在某洋快遞的報價中,從廣州到北京的快遞無論文件還是包裹最低按2公斤起算,收費為115元,并再加收10.5%的燃油附加費,也就是寄一份文件要127.8元,比“土快遞”貴了整整7倍。其內部人士也承認,其國內快遞一項每月只能收到幾十單業務。
     
  “一名外資企業總監級的管理人士年薪近百萬元,需要多少件國內快遞才能養活他一個人?”李力謀認為,外資企業昂貴的管理成本和經營成本令其在中國開展國內快遞業務的路“將走得很艱難”。
     
  本土企業:應抓緊機會升級換代
     
  事實上,也有人指出,現在也是本土企業面臨升級換代的大好時機。目前,我國以“物流”命名的企業有73萬多家,但其中只有低于1%是真正的綜合物流企業,其余的大部分是單純的貨運代理、運輸或倉儲經營者,整體水平偏低。
     
  業內人士分析,外資在中國市場的優勢是管理和技術,短板則是網絡和客戶資源,外資企業于是采取了與強勢企業合作的方式,曲線介入中國物流市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