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打通“關節”促進口
2007-8-9 18: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6日,廈門東渡聯檢中心報關大廳,明達工業(福建)有限公司的報關員黃宇達將一份進口報關單遞交到東渡海關通關現場“F通道”窗口,只見接單關員邵國偉動作利索:審核單證、在電腦系統中做放行記錄、簽名蓋章……當小黃的報關單證從窗口遞出時,筆者看了手表的秒針,整個過程才58秒! 今年以來,為了促進廈門外貿平衡發展,廈門海關出臺了多項舉措,打通“關節”促進口。
打破審價瓶頸 進口更順暢
正新海燕公司的洪女士與海關打交道有十多年了。以前,她最怕的就是進口貨物碰上審價,這一過程往往要使通關多耽擱一、兩天。
“根據WTO估價協定和國內法相關規定,海關需要對存在低報價格嫌疑的報關單進行質疑、審價。這個過程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審價確實容易成為進口貨物的通關瓶頸。”東渡海關通關科王科長告訴記者。
不過,現在這個瓶頸正被逐漸化解。“我們的貨現在都走‘審價綠色通道’,進口時不用審價,直接征稅、放行,用不了半天就通關了。”洪女士說。據了解,這個“審價綠色通道”為通關記錄好、資信度較高的企業開設,這些企業的貨物先通關放行,之后海關再進行監控分析評估。
現在,廈門關區有99家企業的貨物走上“審價綠色通道”,其進口貨值占廈門關區半壁江山,且多數為生產型企業,滿足了企業對進口生產原料通關時限的要求。
上半年,廈門海關通關效率明顯提速,一份進口報關單從海關接受申報到完成放行作業所需平均時間由去年同期的9個多小時減少到現在的3小時。
提供“貼身”服務滿足個性需求
廈門建發股份公司最近在進口化工原料時碰到了一個難題,這批化工原料是同一份進口合同,但要分10批次進口。由于是必檢商品,正常情況下每次都要抽查送檢,給企業帶來麻煩。
公司貿管部經理郭琳正在發愁時,突然想到廈門海關給公司特設的聯絡員——關員小吳,于是撥通了他的電話。小吳迅速向關里作了匯報,廈門海關研究后決定對建發的這批貨物進行特殊監管:即企業只需在第一批進口時提取樣品在海關備案,以后的九批進口海關不再進行抽檢。
小吳只是廈門海關為關區36家重點企業指定的海關聯絡員中的一位。海關聯絡員與企業結成對子,為企業通關提供“貼身”服務。
如今,小吳他們已及時解決企業提出的各類問題100多個,滿足了企業的一些“個性”要求,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據了解,進口大戶廈門建發股份公司上半年進口值達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四成多。
大型臺資企業翔鷺石化企業(廈門)有限公司在進口時也享受到了個性化的通關待遇。其進口的大宗原材料采用長期合約公式定價,要到進口一個月后才能確定實際成交價格,若按照一般價格審定方式辦理征稅手續企業需先交納大量保證金,不僅擠占巨額資金,且在外匯核銷、增值稅核扣上均面臨困難。廈門海關為其量身定做了“公式定價”管理模式,先按申報價格征稅,在每年最后一批進口貨物實際成交價格確定之后再總復核銷案。據統計,上半年翔鷺石化企業(廈門)有限公司進口值3.2億美元,同比增長32%。
打造電子通關快速路
7月27日,廈門太古公司委托報關行申報進口一批保稅航空材料。報關員小謝通過電子申報向海關發送報關信息,2分鐘后,就收到了海關已審結的回執。
這是廈門海關專為通過空港進口貨物的企業所實施的“無紙通關”。這類企業多為高新技術企業,通關時效要求高。通過“無紙通關”的報關模式,企業電子申報后無需再到現場遞交紙質單證,只要在一段時間后集中交單,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目前,“無紙通關”已成為太古、戴爾、TDK、NEC等空運進口量較大的企業常用通關模式。
同樣踏上電子快車的還有500多家進口企業,它們正通過廈門海關推出的“網上支付”和“網上支付銀行擔保”繳稅方式,享受著高效快捷的電子化稅費繳納服務,走上通關高速路。
據廈門海關介紹,今年上半年關區企業通過“網上支付”方式繳納稅款達到25億元,同比增長1. 3倍。今年5月份,海關又推出了“網上支付銀行擔保”,已辦理網上支付手續并有銀行提供擔保的企業,可在實際支付稅費前要求海關先放行貨物,然后在海關規定的繳款期限內繳交稅費。
廈門海關各項便利通關措施打通“關節”,促進了地方外貿經濟的發展,據統計,上半年廈門市進口64.7億美元,增長11.5%,占福建省進口總值近六成。其中,一般貿易方式進口29.3億美元,增長25.3%。(劉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