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央行預警房價區域性暴漲風險 發出區域調控信號

2007-8-7 10: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7月31日,央行上海總部首次發布了《中國區域金融穩定報告(2007)》(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在對2006年宏觀調控后東部地區房價給予肯定態度后,以一貫溫和的言辭指出,“部分省市地區開發投資速度依然偏高,房價波動加大及近期房價加速上漲,引起央行對房地產市場波動效應的關注。” 
    在被點名“指示”的幾個省市中,福建、廣東兩省房地產投資大幅回升,拉動東部地區房地產投資增幅明顯,較上年同期上升了5.01個百分點;由于自身地產投資增幅較大以及人民幣升值壓力預期下,外匯資金開始流向天津、山西、廣西、海南、重慶等地的房地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首次分區域進行房地產信貸風險的提示,也是央行自去年12月7日發布《2006年金融穩定報告》后,第二次對房價波動進行風險提示。因此,央行《報告》也被部分業內人士視作中央未來可能加碼區域性信貸調控的信號。 
    區域暴漲風險 
    家住重慶大渡口的蔡煒,從1個月之前就輾轉于重慶市區的各個樓盤購置婚房。在“艱苦”的看房、買房過程中,他也見證了重慶在獲批“國家統籌城鄉發展綜合實驗區”之后,兩周內主城區商品住房均價上漲7.6%的“奇跡”。 
    “重慶房價有土地放量過大的原因,也有房價基礎相對較低的因素。”重慶魯能集團營銷部經理龍啟蒙表示,“重慶房價的問題在于區域自身的發展。” 
    重慶的案例并非典型。在2006年上半年公布的房價上漲指數中,山西、河南以及海南、重慶的房價上漲明顯,廣西北海的房價漲幅更是連續4個月位居全國第一。 
    這種區域性的上漲引起央行的關注。《報告》顯示,2006年,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房地產投資分別增長17.61%、30.35%、31.26%和32.68%,總體增勢仍較強勁。東北地區增幅較大,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了8.7個百分點。 
    單就具體省份而言,2006年安徽省、河南省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分別達到38.7%和49.8%。2006年末,中部地區銀行業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089.2億元,同比增長50.9%,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6.6個百分點。 
    “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效應通過價格機制數倍放大傳導到相關貸款的規模變化上,從而對銀行信貸體系的穩定性構成一定影響。”《報告》稱。 
    除此之外,股市和樓市的協同效應也在加劇風險。“股市在經歷了3500~4400點波動的區間,先前炒樓的資金開始從股市回流樓市,增加了不良房貸發生的可能。”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某高層表示。 
    據上海銀監局統計,截至6月末,上海中資商業銀行的住房開發不良貸款比年初增加了7.67億元,不良率為1.79%,比年初上升了0.61個百分點,其中接近90%的貸款是經過展期到期后再形成不良貸款。 
    區域調控信號 
    房地產金融體系單一化的桎梏是央行的擔憂來源,目前房地產商70%的資金來源仍然為商業銀行。 
    “如果房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將對銀行的信貸資產價值與抵押品價值產生雙重影響,使房地產市場波動風險高度集中于銀行體系。”《報告》闡釋了風險所在。 
    除了警示區域房地產金融問題之外,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的安全問題也在此次《報告》關注之列:“應關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鏈風險;多方位加強風險監測和評估,監測對象包括:房地產市場變化,銀行信貸資金流向股市、民間借貸和房地產市場,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信貸部相關人士表示:“從此之后,商業銀行對大的房地產公司的循環授信業務將會更加謹慎。” 
    “與以往不同,這次央行對房地產金融的風險具體到各個區域和風險可能存在的環節中,對房地產金融風險的防范滲透得更為精細。”浦發銀行某高層表示,如果下一步加強對房地產信貸調控,區域針對性將很可能是重要著力點之一。 
    比如,央行《報告》還重點指出了上海市這一區域性的房地產金融的潛在風險。 
    央行《報告》認為,受住宅市場調控影響,上海的房地產開發商嘗試多元化經營,投資重點轉向商鋪等商業用房領域,從而導致了商業地產項目中的金融風險的積聚。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上海商鋪供應量已達人均近2平方米,較香港高出0.8平方米,過剩跡象較明顯,加上后續供應量龐大等因素,未來上海商鋪發展可能進入較長的調整期。 
    因此,央行建議,當前需密切關注商業用房貸款的發展態勢,有效防控信貸風險。 
    “這可視為央行針對具體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信貸調控的信號。”一位長期研究宏觀調控政策的業內人士表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