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衰退與中國產品進口增長無關
2007-8-30 10: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2008年底對華紡織品配額的取消,紡織品問題的討論將成為美國2008年大選的議題之一。美國國會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紡織業衰退與美國從中國進口紡織品增長之間不存在明顯關聯。 公布目的:減少中國產品威脅論
美國國會公布此份報告的目的是,希望在2008年大選中,減少紡織游說人員有關“中國產品對美造成威脅”的言論。
盡管2005年配額取消造成美國服裝進口大幅增長,但并未造成此前專家預測的紡織業的“創世大爆炸”。
美國亞洲政治經濟研究專家馬丁表示,2004至2005年,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的增幅并不比此前幾年或此后幾年高。
馬丁認為,與之前的預測相反,除中國和印度外,其他國家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受配額取消的影響并不大。其他國家維持其出口額,而中國取得了對美服裝出口的大幅增長。該報告指出,對美國國會而言,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從中國進口服裝的增加與美國紡織服裝業的就業率的下降沒有任何關系。
美國國內紡織服裝業就業率的下降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1995至2003年達到高峰。
1997年以后,紡織業生產總值開始下降,盡管中國進口大幅增多,但降幅并不大。
措施預測:保障機制或反傾銷
美國國會公布的這份報告,還對中國輸美紡織品配額取消后美國紡織業界可能采取的措施進行了介紹。
該報告指出,無論2005年全球紡織品配額的取消與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際情況是紡織品服裝貿易已經成為美中雙邊貿易的主要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過去幾年,中國對美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增長構成了不斷增加的美中貿易逆差的一部分。
該報告還指出,如果2008年以后完全取消配額,美國紡織業的游說人員將試圖在2013年之前啟動過渡期保障機制。另一個解決辦法是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低于正常價值的產品征收反傾銷或反補貼稅。
此外,美國紡織服裝業就業人數的持續減少也增加了美國紡織品服裝生產商和工人尋求貿易調整補助的可能性。2007年3月28日引入的《2007年貿易調整補助改革法案》(H.R.1729)將對《1974年貿易法》進行修訂,為紡織服裝工人提供更多補助,增加用于補助項目的聯邦資金。
可以確定的是,配額結束后,關于美國紡織業貿易保護的討論仍不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