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成為現代物流的新翹楚
2007-8-1 11: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25日,在深圳特區舉辦的一場物流形勢分析論壇上,有一種觀點:將來行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個人與個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成了與會專家和代表們交流和公認的焦點,再度引發了業界對未來發展模式的新思考。
有研究表明,現在以及今后三到五年里,企業損益表主體構成注定是大批量的中低端產品營收,這些損益表的典型特征就是經營利潤率遠遠低于供應鏈成本率。甚至有人說,搞經營不懂或不擅長供應鏈建設,企業將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在貿易快速增長的現代市場環境中,如何構造一個功能完備、反應快捷的供應鏈,成了物流行業做強、做大不可回避的問題。
憑借出色的供應鏈(SCM)獲得優勢的企業并不鮮見。如戴爾以其直銷模式成為PC巨人,沃爾瑪憑借準時的供應體系在零售領域獨占鰲頭。盡管供應鏈對一個企業的發展如此重要,由于種種原因,就是我國最成功的企業,目前,既沒有樹立起高價值品牌的供應鏈,也沒有支撐高價值品牌的技術或者文化基礎的供應鏈。
在無法游離于世界經濟變革的浪潮中,中國企業必須打破舊的供應鏈條制,建成具有全新信息的先進供應鏈系統。這就要求企業從傳統封閉的縱向思維中跳出來,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端,向開放的橫向思維轉變。要求協同商務中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服務提供商以互惠互利、互信互補的原則,共同去面對市場競爭。
高效快捷供應鏈的建設,首先強調本身的協同性和連接性,惟有這樣才能發揮潛在的行業利潤和行業增值的優越性。其中協同性要求企業不僅要重視內部管理,而且更注意在上下游企業之間建設一個開放架構,并以此作為供應鏈的價值核心將上下游企業綜合地整合在一起。
其次,高效快捷供應鏈的建設,還要及時發現和處理來自供應商或企業自身方面的變化,而引發的供應鏈需求的多樣性和不穩定性因素。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到供應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通過聯盟,以強強聯合作為基礎構架,增強系統的整體抗震能力。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預測:不能成功地應用SCM技術及程序來提高敏捷性的企業中,有90%將失去作為首選供應商的地位;沒有建立準確供應鏈模型,且沒有為銷售機構提供有生產能力保證信息的企業將失去15%的潛在利潤;在每5年的周期中,持續改善供應鏈計劃的企業投資回報將提高40%……
由此可以看出,打造一個穩定、高效、快捷的供應鏈無疑將成為行業參與市場競爭并在市場大潮中立足的中堅因素,會愈來愈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