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難在哪兒?
2007-7-31 10: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業內有一個流行的說法:誰要是將鋼鐵行業的信息化做好了,做其他行業不在話下。這句話從側面反映了鋼鐵行業信息化的困難程度。從20世紀80年代末實現的電子記賬,到90年代初進行的生產自動化,再到如今發展成為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我國的鋼鐵信息化已經走過了20余年漫長的道路,可以說鋼鐵行業從未停止過對信息化的探索。那么,與其他的制造行業比,鋼鐵業的信息化究竟難在哪兒呢?
鋼鐵行業是制造業中流程最長的行業,這就意味著這個行業的信息化最復雜,也最難以完成。國內鋼鐵企業花幾千萬實施、上線ERP似乎算不上是大新聞了,因為國內排名前50的鋼鐵企業大都早已完成了這個步驟。
但在鋼鐵行業信息化發展一片凱歌的風潮中,卻很少聽到有企業實施或成功上線MES(制造執行系統)的消息。無論是冶煉過程中的動態調整和改判,還是對產品編碼的彈性處理本質都涉及到MES,它上聯接受從ERP系統中傳來的生產計劃和指令,把它們分解組織成為產線和機組的作業計劃和作業指令,告訴它的下一級系統PCS如何生產;MES同時下聯PCS系統,收集生產實績和檢驗化驗結果,對突發事件進行調度,并向ERP反饋生產實績。MES真正的作用在于幫助企業真正解決產品品質的問題,因此將MES比喻為鋼鐵企業生產制造的神經系統一點不為過。同ERP相比,MES似乎更難一些。
MES之難,難在煉制過程中對含碳量等指標還不能完全穩定控制,難在信息系統對于冶煉之后的工序如爐內精煉、連鑄等一系列的過程的隨時改判、動態調整的復雜性。有人預言,在今后的幾年內,MES將是各個企業增加競爭力的焦點,可以說,誰先解決了MES,誰就將在競爭中占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