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1-5月累計凈出口鋼2495萬噸,同比增長249.7%,相當于完成了去年全年凈出口鋼的71.8%。估計在7月份之后凈出口鋼的數量就可能超過去年全年的數據。
安信證券分析師趙志成認為, 5月份鋼鐵出口數據的小幅回落,可能反映了一部分調控措施的效果,但由于5月份市場對于繼續出臺更為嚴厲的政策已有預期,搶在政策出臺前出口仍是企業的理性選擇,因此5月份的出口數據并未充分體現政策效應。7月份以后的出口數據可能會比較明顯的下降。
趙志成表示,出口狀況是判斷當前國內鋼鐵行業重要的指標,密集的抑制政策將會在第三季度體現,出口數據的下降應該在預期之中。國內供給的增加將會對鋼材價格形成負面影響,進而影響行業的景氣程度。近期鋼材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市場對政策作出了反映。
北京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總監徐向春粗略估算,這幾項重大措施連番出臺,鋼材出口成本累計增加13%-18%,約500-600元/噸,出口難度大大增加,出口減少已成定局。政府連出重拳,充分表達了堅決控制鋼材出口的決心,市場有關鋼材出口形勢的樂觀態度開始動搖,恐慌情緒迅速蔓延,對后市不再看好,部分鋼廠也下調出廠價格。
隨著國內鋼材價格的下跌,國際鋼材價格一直穩定運行,國內外價差又有所拉大,是否意味著再次刺激出口數量回升呢?徐向春表示,這種可能性不大。國內外價差大小是影響鋼材出口一個重要因素,但絕不是唯一因素。當中國鋼材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對國際鋼材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并使國外同行感到擔憂,那種認為只要國內外價差大出口就無法遏制、只要出口價格不低于國內價格就不構成傾銷的觀點無助于解決貿易摩擦。
目前,中國鋼材出口劇增是不爭的事實,引發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多。6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接到美國5家鋼管生產企業和鋼鐵工人同盟的聯合申請:要求對中國輸美焊縫鋼管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6月12日,中國與歐盟舉行貿易對話,雙方已就鋼鐵出口問題進行了討論,并將成為6月底7月初雙方商討的主題。
徐向春認為,如果關稅手段仍然無法控制鋼材出口,那么實施鋼材出口配額管理將是政府首選方案,總之,鋼材出口數量是要有效控制的。對鋼鐵股的投資,趙志成建議可將投資標的轉向大的鋼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