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節水新北京" 萬元GDP用水量只有44.4立方米

2007-7-3 16: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令人驚嘆。北京,這座傳承了千年文明的古都名城再次顯示出其在經濟上的強勁實力,乘著改革的春風一路騰飛,GDP連年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工業節水指標下降,也同步走在全國前列。

    萬元GDP水耗繼續下降。2006年總用水量34.3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6%。初步測算,萬元GDP水耗為44.4立方米,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11.2%,萬元GDP水耗處于較低水平。

    在常人看來,這樣一組數字并沒有多么的超乎尋常?墒菍τ诒本﹣碚f,對于北京城里大大小小數萬家工廠企業來說,為達到這樣的水平,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是難以想象的。

    北京的水太少了。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立方米,僅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世界人均水平的1/30。作為極為重要的資源,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都與水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工業,離了水簡直寸步難行。但如果僅為了保證經濟的發展而不加節制地使用,北京的缺水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未來首都經濟社會的發展將會受到制約。一面是要維持8%到10%的高速經濟增長,另一面是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北京迎難而上了。

    各國經驗表明,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對水的需求將會急劇增加。在比較了中國和發達國家的用水情況后,北京發現我國的主要工業行業用水效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許多工業產品的單位產量需水量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的用水量,工業節水的潛力很大。為了不讓缺水問題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工業節水勢在必行。

    依據科學發展觀、循環經濟、節約型社會要求,北京市對工業節水的新實踐進行總結、提煉、提升而提出的新的發展戰略構想,是順應社會與產業發展大勢、迎接行業機遇與挑戰,領跑技術創新的一種新的思維。只有實施和實現這一戰略構想,才能創造一個社會和諧共贏的良好局面。

     2001年8月,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城市部分行業用水定額(試行)》,在規劃市區范圍內對工業及其它行業有關用水單位和部門實行計劃用水指標和用水定額雙考核。在工業節水方面,還著重將水量平衡測試、計劃用水指標、用水定額等方面緊密結合,以達到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2002年初,全國工業節水工作會議在天津召開。會上對工業節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制定并發布了《工業節水“十五”規劃》。北京市根據規劃要求和自身實際,明確了“節水中求發展”的現代工業發展方向,強化大型企業用水管理,大力推動節水工藝技術改造。

    技術進步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而加大以節水為重點的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是實現工業節水目標的主要措施。北京著力于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改造,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

    從2001年每噸酒耗水10.6噸到如今的每噸酒耗水6噸以下,昔日的“用水大戶”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以節水技術促企業發展的模范帶頭標兵。幾年來,企業依靠科技手段,開發節水新技術和新途徑,逐步完善以提高水的利用率為核心的六大重復利用循環節水系統,構筑了完整的節水循環網絡。

    這六大循環系統中,最有特色的是廢水處理系統。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厭氧處理技術,確保處理后的中水達標排放。同時,經過再處理后的中水可以達到循環冷卻用水補充水的再生資源用水要求,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僅使用中水這一項,每年就可減少新水補充量百萬噸以上,真正做到了節水、用水兩不誤。

    水循環系統的有效運轉,使水資源得到了四次深度開發利用,保證水的重復利用率可以達到86%以上,其中間接冷卻水循環率達到99%以上,而二次水(間接冷卻水)回收利用率則可達到100%。

    “目前國際噸酒耗水的領先標準是8噸,我們燕京已經遠遠低于這一標準了!毖嗑┢【泣h委副書記丁光學自豪地說。

    工業用水量大而集中,通過循環回用、重復利用,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歷來就是工業節水的重點。北京市采取的工業節水技術改造涉及的領域多、范圍廣、形式多種多樣,對工業冷卻水循環改造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冷卻用水是工業用水中較具代表性的用水,水量大,水質好,循環使用后具有較大的節水和經濟效益。通過投加藥劑,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繼而提高冷卻水的循環率,北京現在已經基本消滅了冷卻水直排的現象。

    特別是在電力、化工等用水量大的行業,通過這一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耗水量。北京化學工業總公司,專門組織了攻關小組,針對循環冷卻水的投加藥劑進行配方研究和篩選,并在北京有機化工廠進行試驗,成功后在全化工企業進行了推廣。

    蒸汽冷凝水也沒有被忽視。過去的工業蒸汽系統大部分采用敞開式,蒸汽跑冒多,蒸汽冷凝水大部分流失浪費。在發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這一缺口后,通過技術改造將蒸汽冷凝水系統改為密閉式循環系統,回收了大量的蒸汽冷凝水。

    北京南苑植物油廠,在原料處理和制油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蒸汽。如今采用閉路循環系統進行回收,全年節水達14萬立方米。

    “十五”期間,北京市年總用水量從2000年的40.6億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34.5億立方米,平均每年下降1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用水從10.5億下降到6.8億,目前全市工業用水只占總用水量的20%。五年來,北京市開展工業節水項目150項,工業用水重復率從2001年89.3%提高到2005年的91%,特別是化工冶金達到96.8%和97.1%,達到了產值增加,而耗水量下降的雙贏結果。

    節水專家祁魯梁認為,影響北京工業用水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對一些高耗能、高耗水行業和產品的限制和轉移。

    有研究表明,工業節水的最大潛力在于調整產業結構,在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用水相對集中在少數行業。據統計,2001年北京市工業年總用水量100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有112家,年補充新水量5.7億立方米,占全市工業用水量的81%。其中火力發電、冶金、化工、紡織和飲料等5個行業年用水量達到了5億立方米,占工業取水總量的90%。

    為了進一步降低工業用水量,依據科學發展觀、循環經濟、節約型社會要求,北京根據現有水資源條件,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嚴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項目,對舊有的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企業進行改造或搬遷。2002年底,首鋼壓縮鋼產量200萬噸,停產一煉鋼廠、煉鐵廠5號高爐、焦化廠2號焦爐和燒結廠5臺燒結機,通過實施這些調整,每年可減少新水耗費約980萬立方米。

    北京市對工業節水的新實踐進行總結、提煉,耗水量小而經濟收益高的產業部門現已逐步代替了耗水量大的工業部門。目前北京的支柱行業是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手機、微型計算機和軟件、轎車等電子制造部門,占到了北京工業經濟總量的50%。這些部門的平均耗水量比工業平均耗水量要低得多,因此大大加快了工業節水的發展腳步。

    六年的不斷努力,北京市已經初步建成了節水型工業體系,這無疑將北京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向前推進了巨大的一步?粗l展勢頭不減經濟增長也依然迅猛的新北京,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節水中求發展”,并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工業節水,建設雙贏的新北京。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