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經歷了少有的連續四年兩位數加速增長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07年經濟增長提出的預期目標,仍然是過去兩年提出的8%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郝富霞認為,經過連續四年高增長,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國家有更多的財力用于“三農”、社保、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但經濟運行一直繃得較緊,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劇,前進中出現的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吉林的全國人大代表岳清友說,目前國家對經濟發展提出的要求,已經從過去的“又快又好”轉為“又好又快”,這說明在綜合國力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后,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降低經濟增長消耗上去。經濟增長要講究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撐條件相匹配。
“經濟增長就像開車一樣,路不太平坦,太快可能會翻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張立群研究員說。但他也同時指出,我國人均GDP位于世界100位后,社會事業基礎薄弱,這些問題都要靠經濟發展來解決,必須保持一定的、較快的增長速度,做到“好中求快”。
一些代表委員發現,最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實際增長率往往高于政府提出的預期目標好幾個百分點。例如,2006年和2005年的預期目標都是8%左右,但實際增長10.7%和10.4%;2004年和2003年預期目標都是7%左右,但實際增長10.1%和10%。
“政府提出的預期是比較穩健的。”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員解釋說,經濟增長是客觀的,政府主要作用是平抑經濟波動。經濟實際增長率和政府預期有差距很正常,政府預期若是高了,就更容易被層層加碼。
8%的預期目標,主要是向社會傳遞政府的意圖。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提出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目標,綜合考慮了需要和可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各方面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工作重點放到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上來,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長速度。
蔡志洲研究員認為,在國內消費升級、世界產業轉移等多種因素疊加效應下,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階段。中國經濟在未來兩三年間仍將保持較快的速度,但增速有可能會發生一些遞減,這也是正常的。從世界范圍看,8%已經是一個相當快的速度了。
今年為何沒有提出年度節能目標?
與2006年相比,今年這份報告沒有提出節能年度目標。
作為“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的約束性指標,節能工作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取得了明顯進展:單位GDP能耗結束了連續三年上升,轉為下降1.23%。但是,2006年提出的節能目標是單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
“節能最重要的途徑是產業結構升級,而整個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調整是中長期進程。節能工作一年只可能有進展,五年就可能有顯著變化。”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解釋說。
秦池江代表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工業化加速階段,重化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能耗強度上升,這使節能工作難度非常大。但為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節能工作必須加強。“十一五”單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標具有法律效力,一定要完成。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十一五”節能目標將采取五年算總賬的辦法,而不再分配到各個年度。政府節能的決心不變,措施力度將會更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把節能指標五年平均分,作為年度指標不太合理。去年節能力度是相當大的,是個好的開端,持續鞏固下去,到2010年完成是沒問題。”
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提出了關于節能環保的8項具體措施,并表示,“十一五”規劃提出的這兩個約束性指標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不能改變,必須堅定不移地去實現,國務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國人大報告節能減排的進展情況,并在“十一五”期末報告五年這兩個指標的總體完成情況。
一些代表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現代化的進程,低能耗的服務業將加快發展,產業結構的升級必然使得能耗下降。只要國家繼續加強對高耗能產業的控制,采取扶持措施加速提升產業結構,“十一五”節能目標完全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