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水運的機遇與挑戰
2007-7-27 11:3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內河運輸地位有所提高
內河港口內貿吞吐量1990年至1995年年均增長5.5%,1995年至2000年出現負增長(-0.56%)。進入新世紀,內河內貿吞吐量明顯加快,2000年至2004年年均增長15.1%,2000年至2004年5年凈增長9.3億噸,相當于歷史增量的總和。
2000年至2004年,全國經貿出現加快發展態勢,重化工工業的加速推進,投資率的不斷提高,使運輸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土地價值和環境價值不斷提高,人均GDP水平相繼進入內河優勢發揮臨界區,內河運輸運能大、占地省的比較優勢不斷顯現,運量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上,2004年更是高出全國平均速度13個百分點以上,內河運量占全國運量的比重在2005年上升到5.68%。內河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優勢開始在中國具有水運資源、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得到顯現。
航道升級任重道遠
從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看,新世紀前3年內河航道投資的減少,使高等級航道建設減緩,深水航道里程實際增長和提出目標相比(將2010年目標折算到每年)仍然有一定差距,到2005年三級航道里程與預期目標相差252公里。為了實現框架階段目標,2010年前必須以3倍于“十五”的投入力度,加大高等級航道建設,才能保障實現2010年三級以上航道達到1萬公里以上。航道高等級化任重道遠。
從規劃發展看,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綱要》和《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綱要》進一步提高了兩個三角洲地區高等級航道的比重,但部分凈空資源(橋梁)、線位資源(運河)、固定建筑物通航等級與通過能力等資源難以適應長遠實現內河優勢戰略的需要。
船舶大型化與標準化進展顯著
在內河運輸需求加速增長的推動下,內河船隊規模快速擴張,到2005年機動貨船噸位比重上升達到75%;機動貨船以更快的速度實現大型化,2006年平均噸位達到260噸,比2000年增長230%;到2010年全國可望全面淘汰掛槳機船、水泥船等技術落后的船舶,內河船舶技術標準水平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