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李居昌:進一步完善西南出海運輸通道基礎設施建設

2007-7-25 12: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西南出海運輸通道,主要是西南地區利用北部灣港口優勢,建設面向東南亞連接多區域的國際重要運輸通道。西南出海通道是開發與建設北部灣經濟區,形成“新的一極”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推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橋梁和紐帶,是加大力度把廣西打造成連接多區域的國際通道、交流橋梁、合作平臺的重要條件,是建設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充分發揮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前沿陣地和“橋頭堡”作用的重要支撐。進一步完善西南出海運輸通道建設,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意義重大。 
  一、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優先發展
  幾年來,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廣西及西南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以高等級公路為主骨架,沿海港口為主樞紐,發揮內河航運優勢和其他基礎設施相銜接配套的、溝通東盟各國、周邊各省以及出海的交通運輸通道總體框架已基本形成。
  廣西北部灣港口建設已具一定規模。防城港20萬噸級的鐵礦石碼頭已經建成,日卸船能力達14萬噸。去年防城、欽州、北海三港完成吞吐量3945萬噸,占廣西沿海港口吞吐量的95%。已開通了通往東南亞、歐美的國際貨運班輪,去年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3418萬噸,海運優勢和作用日益顯現。
  交通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為廣西及西南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今后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調研中也感到交通運輸在發展中仍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總體看,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瓶頸”制約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變。主要問題是:交通設施供給能力不足;出海交通運輸通道還不夠暢通、便捷和經濟。雖然廣西出海口陸路運距較短,但西南地區利用廣西出海通道的比例不高;運輸結構性矛盾突出,綜合運輸效益得不到發揮。六省、市區物流總成本分別高于全國平均值的2—7個百分點,使該區域經濟競爭力明顯降低。這與該地區運輸不夠通暢、運輸費用較高有直接關系。因此,經濟要發展,交通必須優先發展。
  二、加快以防城港為重點的口岸建設,提高廣西北部灣港口的競爭力
  廣西北部灣防城、欽州、北海三個主要港口,不僅是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廣西經濟發展的優勢和依托,也是我國面向東盟海上貿易的重要口岸。
  西南出海口岸主要是廣西北部灣的北海、欽州、防城三港和廣東的湛江港。目前,湛江港的年吞吐量大于防城等三個港的吞吐量。廣西北部灣港口的發展,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防城、欽州、北海三港在功能上的合理定位,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對港口資源的配置作用,通過市場辦法,優化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向規模化、專業化、大型化方向發展。《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從現實條件和發展遠景考慮,已把防城港列為全國沿海主要港口,不僅要把防城港打造成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要口岸形象,而且要發揮作為國家沿海主要綜合樞紐港的作用。三港距離較近,特別是防城,與欽州兩港水上距離不足20公里,又是同一個腹地,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三港的發展,必須樹立整體意識,走出優勢互補、三港共贏、共同發展,增強整體競爭力,適應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的新的模式。
  當前,重點是加強鐵礦石運輸系統、集裝箱運輸系統和深水航道等工程建設,加快擴大港口的吞吐能力。港口建設是個系統工程,不僅要考慮碼頭等前沿基礎建設,還要考慮腹地及全過程集疏運配套系統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硬件建設,更要考慮至關重要的通關通道等軟件建設,建成銜接順暢的綜合運輸系統和通關系統,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增強港口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岸線是稀缺資源,必須集約使用,確保岸線的使用效率。要正確處理共用碼頭與企業碼頭的關系,多建共用碼頭。正確處理深水岸線與淺水岸線的關系,堅持深水深用的原則。對于必須建設專用碼頭的企業,要慎批企業使用岸線長度;對于可不必建專用碼頭的企業,絕不允許占用岸線。切實做到珍惜每一米岸線。
  三、加強統籌協調,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西南出海運輸通道是綜合運輸通道。西南出海交通運輸通道建設,要按照做好交通“三個服務”的新要求,遵循增強供給能力,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務并重的原則,建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
  要推進創新發展模式。以大交通的觀念統籌協調各種運輸方式發展,著力全面提升綜合生產力水平、競爭力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水平,有效支撐經濟的發展,形成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的綜合交通新格局。
  要推進轉變增長方式。深入貫徹“科教興國”戰略,著力推進運輸結構戰略調整,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不斷擴展路網規模。實現交通又好又快的發展。
  當前,針對廣西及西南地區存在的交通供給能力不足和結構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根據“十一五”發展規劃,綜合交通發展的重點是:
  鐵路:要加快擴展路網規模,大幅度提高鐵路運輸的比重。
  公路:要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絡。重點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2007年全面完成國道主干線,2010年全面完成西部開發省際通道,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網骨架。加強推進國、省干線路網改造,提高技術等級。積極打通省際通道,發揮路網整體效率。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水運:重點改善內河通航條件,加強內河港口建設,擴大水運能力,發揮水運優勢。
  航空:擴充機場,完善航線,建設相適應的空中通道。
  綜合運輸樞紐是大通道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提上建設日程,要根據樞紐發展規劃采取措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建設。
  四、政策措施
  1.樹立交通戰略地位,確保交通優先發展,實現交通跨越式發展目標。
  2.編制區域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和相互配套的各專項規劃。依據規劃統籌安排、協調發展,促進提高路網整體水平。
  3.調整交通發展政策,建立穩定資金渠道。交通是基礎設施,必須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鑒于西部經濟困難的實際,中央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適度放寬項目建設條件;地方政府要切實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和吸引社會更多的資金投入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降低建設成本。
  4.加強交通創新建設。堅持集約節約用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發展智能型交通。
  5.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推進防城等三港管理體制改革。港口主管部門行使政府港口管理職能,管理好政府應該管好的事情。港口企業要按照市場要求,依市場規則,用市場手段,建設和運營好港口,不斷提高港口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水平。要把理順防城等三港管理體制和機制,為港口發展提供體制保障,作為港口發展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推進和完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