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口岸建設見成效 廣西口岸通關全面提速
2007-7-24 11: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上半年,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39.1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9%;累計貿易順差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2億美元。6月份當月廣西外貿出口4.96億美元,同比增長74.6%,創月出口總值歷史新高。
外貿的持續強勁增長,與近年來廣西加快口岸建設,打造“大通關”,促進對外開放分不開。
口岸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7月20日,記者來到東興口岸,看到這里已經舊貌換新顏:一條新建成的車道從市區大街順坡而上,直通口岸并連接中越大橋;口岸的聯檢大樓,改造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
為配合建設全國一流邊境口岸城市,構建口岸大平臺,搞活流通,發展邊境貿易、旅游,促進新型貿易的發展,2005年8月29日,有關部門啟動了東興口岸聯檢大樓改造工程。
據介紹,改造項目計劃把聯檢大樓由原來的2158平方米擴建為5241平方米;出入境通道由原來的14條增加至22條,日通行量由原來的1萬人次擴增到兩萬人次。目前,工程已進入尾聲,預計今年10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記者從自治區口岸辦了解到,近年來,國家和自治區加大了對廣西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下轉2版)
今年上半年,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39.1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9%;累計貿易順差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2億美元。6月份當月廣西外貿出口4.96億美元,同比增長74.6%,創月出口總值歷史新高。
外貿的持續強勁增長,與近年來廣西加快口岸建設,打造“大通關”,促進對外開放分不開。
口岸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7月20日,記者來到東興口岸,看到這里已經舊貌換新顏:一條新建成的車道從市區大街順坡而上,直通口岸并連接中越大橋;口岸的聯檢大樓,改造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
為配合建設全國一流邊境口岸城市,構建口岸大平臺,搞活流通,發展邊境貿易、旅游,促進新型貿易的發展,2005年8月29日,有關部門啟動了東興口岸聯檢大樓改造工程。
據介紹,改造項目計劃把聯檢大樓由原來的2158平方米擴建為5241平方米;出入境通道由原來的14條增加至22條,日通行量由原來的1萬人次擴增到兩萬人次。目前,工程已進入尾聲,預計今年10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記者從自治區口岸辦了解到,近年來,國家和自治區加大了對廣西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使我區邊境口岸和部分空港、海港口岸的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友誼關口岸、憑祥鐵路口岸、龍(邦)州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東興口岸、水口口岸以及愛店口岸、碩龍口岸等部分二類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將在今明兩年陸續建成投入使用;北海港口岸聯檢大樓及其相關配套設施將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防城港、欽州口岸及江山、企沙、石頭埠等邊貿口岸基礎設施也在規劃和建設當中。
此外,南寧空港和桂林空港口岸已基本完成通道改造建設,口岸聯檢大樓及其配套查驗設施建設項目也將陸續竣工。同時,一些內河口岸也將進一步加快規劃和建設的步伐。廣西直接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的口岸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廣西口岸通關能力大大提高。
改革通關模式幫企業省錢
在長沙海關申報,在防城海關提貨,對內地的進出口企業來說,在以前可能只是個夢想,但現在海關的區域通關改革已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日前,湖南華菱漣鋼進出口有限公司首次通過廣西口岸進口的26萬噸鐵礦石,在防城港通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順利通關。這是南寧海關自推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以來辦理的最大的一宗外省企業進口貨物。
通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26萬噸鐵礦石整個通關過程前后用時不到30分鐘。完成通關后,湖南華菱漣鋼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劉忠德說,這是他們公司首次選擇在廣西防城港口岸進口,沒想到廣西不僅有防城港這樣優良的礦石專用碼頭,還能通過南寧海關與長沙海關簽訂的通關合作協議,使公司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通關便利,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去年以來,南寧海關推行了以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為主體的通關新模式。即具有良好守法記錄的A類進出口企業可在屬地海關報關,海關放行后直接在口岸提貨或裝貨,并可以自主選擇運輸工具、運輸路線和運輸時間。“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方式,基本實現了“當天申報、當天驗放”的通關目標。
目前,南寧海關已相繼與黃埔、廣州、福州、昆明、貴陽、成都、重慶、長沙、深圳9個海關簽訂了《區域通關改革合作備忘錄》。廣西口岸正越來越多地受到內陸省份進出口企業的青睞。據統計,今年1月至5月,南寧海關通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已為88家企業的375份進出口報關單辦理通關手續,涉及貨物1.96億美元,大大加快了區域物流的周轉。
電子口岸建設初見成效
一輛輛滿載貨物的汽車緩緩駛向友誼關前置核放區進出境卡口通道,受到感應的卡口電子欄桿迅速自動“跳”起……這,是憑祥(友誼關)開通電子口岸后帶來的便捷通關。
今年4月下旬,在自治區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由自治區口岸辦牽頭,區經貿委、外經貿廳、國稅局、工商局、技術監督局與南寧海關、國家外匯局南寧分局、區電信公司八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全力以赴投入廣西口岸電子執法系統的推廣工作。
2006年10月21日,廣西電子口岸首期(友誼關)項目正式開通,經過半年的整改、完善、優化運行,首期建設項目系統運行正常,并于2007年4月8日通過了評審驗收。至此,廣西在國內率先建成了中越邊境公路出入境車輛聯檢核放系統,實現了海關、檢驗檢疫、邊防等相關聯檢部門的數據共享、聯網申報、聯網核查、聯網作業。
據了解,系統投入運行后,有效提高了友誼關口岸的通關效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推出應用的出口自動收匯系統,使以往企業要跑7次才能完成的出口收匯手續,如今通過使用IC卡僅需3分鐘就能辦理完畢。今年上半年,廣西與東盟外貿大幅增長,雙邊貿易總額11.6億美元,增長46.4%。東盟繼續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
據自治區口岸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廣西將用3到5年時間開發更多的項目,實現口岸信息化。
桂林至河內公路客貨運輸即將直通
近年來,廣西致力實現與東盟國家特別是越南的客貨運輸直通,以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記者從自治區交通廳了解到,目前廣西已與越南開通了10條客貨運線路,其中客運7條、貨運3條,為區域經濟合作及促進廣西對外開放起到了積極作用。
2007年5月,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率團訪問東盟五國,在拜會越南國家領導人和越南有關部門負責人時,提出了廣西桂林至越南河內公路客貨運輸直通問題,得到了越方積極回應并表示大力支持。雙方同意盡快開展工作,爭取在2008年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前實現“直通”。
目前,關于營運車輛實現廣西桂林至越南河內公路客貨運輸直通的工作進展順利,待今年9月中越兩國在昆明完成兩國《運輸協定》修改和簽署后,即可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與此同時,今年5月29日至31日在越南順化市舉行的中越運輸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達成共識,打破長期以來中越運輸車輛只能在邊境口岸轉運的局面,實現中越客貨運輸車輛直達運輸。
具體包括同意新開通南寧-友誼關-友誼(越)-河內、昆明-河口-老街-河內-海防、宣光-河內-清水-天保-文山3條客運和貨運線路,并在議定書修改后實施。此外,雙方還希望開通南寧-東興-芒街-下龍-海防、崇左-友誼關-友誼(越)-河內-下龍等5條客貨運輸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