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第三產業應該成為北京最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

2007-7-23 9: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已是大勢所趨。從全國看,由于中國還處于重化工業化的中期階段,第二產業還占有較大比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06年GDP增速為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4737億元,第二產業為103162億元,第三產業為82972億元。GDP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占比分別為11.7%、48.9%、39.4%。而在2005年,三次產業結構占比分別為12.6%、47.5%和39.9%。可以看出,由于近兩年工業項目上得快,全國第三產業結構比重在去年有所下降。
  不過,對不同城市來說,產業結構變化的差異很大。北京市在第三產業發展方面的表現十分搶眼。7月18日,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最終統計數據顯示,北京2006年GDP現價總量為787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98億元,第二產業為2191.5億元,第三產業為5580.8億元。GDP中三次產業之比為1.3∶27.8∶70.9;而在2005年,三次產業之比為1.4∶30.9∶67.7。可見北京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很快。
  根據北京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07年上半年全市GDP總量為4064.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2.1%。第三產業成為拉動首都經濟增長最大動力,其增加值為2945.8億元,增長11.9%,三大產業結構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27.4∶71.6變為0.9∶26.6∶72.5。這意味著,目前第三產業對北京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72.5%。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的“十一五”規劃中,201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的目標要達到72%。顯然,以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這一任務已經達標;如果下半年能保持第三產業的經濟貢獻度,那么北京將極有可能提前三年實現產業結構轉型的目標。從全國城市經濟體來看,北京市第三產業的這一指標是領先的,只有深圳2006年的第三產業比重(78.3%)高于北京,上海的第三產業比重才達到50.6%。與發達經濟體相比,1996年,紐約、東京、倫敦、巴黎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到本市GDP比重均達80%以上,漢城也達79.6%。在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增加值也已突破了70%。
  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的迅速增加,顯示北京在經濟結構上進一步“軟化”,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服務業而不是制造業來拉動。這對于北京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面向未來的經濟結構調整中,北京將會比較輕松。比如,北京的經濟結構對提高能耗效率就十分有用。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北京是2006年全國唯一完成單位GDP能耗降低率任務的省份。在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的能源、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一季度全市萬元GDP能耗為0.82噸標準煤,同比下降4.95%。
  北京市經濟結構的變化,實際上更加明確了北京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這就是繼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目前,北京的第三產業主要依靠金融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房地產業等“支柱行業”。而這種結構與四大國有銀行總部集中在北京有關,而北京對房地產業的依賴也還過大,這都顯示出北京第三產業發展的不足,在“細分”的結構上還有很大的改進余地。
未來北京還有很多重要的第三產業有待發展,其中最具成長空間的要數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首都、歷史文化名城、現代大都市、全國最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北京有足夠的資源和條件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政府應該在這些方面提供更好的環境,創造更加規范的產業發展環境。與此同時,北京應該果斷放棄很多現在看來還很有規模的制造業,鼓勵制造業向周邊地區轉移,并且不再發展新的制造業。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以北京市目前的資源條件和經濟總量規模,北京完全可以在第三產業發展上領先全國,這應該成為北京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最重要的戰略方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