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用:一體化運作打通物流瓶頸
2007-7-20 12: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行業,上海通用汽車是較早實施“多品牌”產品戰略的汽車公司,也是第一家年銷量突破40萬輛的汽車制造企業。這些成績的取得,依靠的是包括物流在內的由研發、采購、制造、營銷和信息系統等環節組成的體系競爭力的支持。運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汽車制造企業提高效益、加強市場應變能力的重要途徑。
物流運輸一體化
隨著汽車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汽車企業生產日益小批量、多樣化,這對汽車企業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通用汽車物流系統的核心是全面貫徹物流一體化的戰略。物流一體化就是把物流運行中的各個環節,包括從零部件到料架,從本地到異地,從國內到國外等方面進行閉環管理。
上海通用的物流一體化分為幾個方面,首先是物流運輸一體化————循環取貨。上海通用汽車目前有近15000種零部件,其中國產零部件近萬種,主要分布在蘇浙滬等10余個省市的230多家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如果每家供應商都單獨向各個工廠送貨,勢必大大增加汽車零件的成本,也不利于零部件的運輸管理和質量控制,更會帶來由各自送貨引起的交貨延誤和差錯的運輸失控,導致整個零部件供應物流的非精益化運作。因此,上海通用汽車創造性地實施了以多頻次、小批量和定時性,采用閉環運作模式為特色的“循環取貨”項目。項目實施以來,零件庫存量降低了30%,倉庫面積節省了1萬平方米,總運輸車次降低20%,綜合物流成本下降30%,均衡資源利用率提高了10%。
料箱、料架一體化管理是上海通用汽車的另一大特色。目前上海通用汽車使用的周轉包裝器具約1000種,總量近60萬個,分布在國內外200多個流轉節點上。為了進一步滿足精益生產的需求,上海通用汽車從2003年開始規劃實施了“空箱管理中心”項目。空箱管理中心作為一項循環的系統工程通過對各工廠、循環取貨、供應商、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等區域的料箱料架進行一體化管理,對空箱進行統一調配。以上海通用汽車某一變速箱項目為例,采用一體化的采購策略后,單車可以減少包裝費用773元,5年可節約1300多萬元。
最后是海運一體化,在一體化入廠物流的基礎上,實施海運一體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比如從上海發往煙臺和沈陽的零部件,經集散中心整合后,通過海運運往煙臺和營口的港口,與傳統的陸運相比,這樣的一體化海運模式能夠節省40%的運輸費用。
實現柔性化生產
目前,上海通用汽車三大品牌共計260種不同顏色和配置的車型可供顧客選擇,并做到在三周內交付訂單。敏捷化和柔性化是上海通用物流的另一個特點。上海通用汽車的管理層在建廠之時就確定了要建設一個以拉動式生產為主導的精益生產工廠,這為精益物流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運作平臺。為了實現“精益物流”的要求,上海通用在物流的敏捷化、柔性化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敏捷化就是要求能夠在柔性化共線生產的前提下及時地調整生產,什么車型銷路好了,這個車型的產量能夠上去,銷路不好時也能及時進行調整。敏捷化的重點是考量供應鏈和制造系統的響應速度,而提高響應速度的關鍵在于延伸供應鏈的管理。上海通用通過不斷推進供應商的本地化供貨與即時化供貨,優化上海通用的供應鏈,縮短供貨半徑,提高零部件的響應能力。柔性化的意義在于減少投資,即在一條生產線上可以生產出不同的車型。上海通用汽車最早起步的是別克的平臺,隨后再做GL8和賽歐。如果一個平臺投一個總裝車間的話,那至少需投入幾千萬美元。而上海通用汽車實現了混線生產,這樣使設備和4萬平方米廠房的投資都省了。同時,柔性化使得汽車的生產具備了更高的靈活性,一個車型熱銷的時候,另外一個車型可以少做一點,反之亦然。在今天市場波動比較大的情況下,柔性化的生產模式為上海通用節約了很多成本。
此外,上海通用還致力于運用物流新技術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在上海通用汽車的金橋南廠項目實施中,實現了座椅、儀表板總成和發動機總成的全自動化和半自動化運輸,提高了物流效率,引入了后卸式卡車接收泊位,提高接收效率,實現物料接收工作的安全有序化;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創造性地實施了無線按燈系統和電子看板系統,構建了高效、信息化、電子化的現場物流運作體系。目前,上海通用正在把這些成功的經驗推廣應用到煙臺、沈陽的新廠、新項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