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wǎng)!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shù)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RFID推廣要找到消費者的興奮點

2007-7-2 15: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如今RFID“新”用法也層出不窮,這些“新”用法集中出現(xiàn)在亞洲和歐洲,與“舊”用法相悖的是,在這些應用中,消費者攜帶的不是“標簽”,而是“讀寫器”……
  關于RFID能夠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毫無疑問,RFID的使用確實能夠提高生產(chǎn)廠商、零售商對商品的控制能力。但是,這些RFID的優(yōu)勢與普通消費者似乎關系不大——RFID在供應鏈中的應用無法給消費者帶來看得到的好處,消費者也不會關心零售商為保證商品供應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準確性所做的種種努力。

  于是,普通消費者對RFID的冷漠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年來,RFID伴生了很多新名詞,諸如“無處不在”(Ubiquitous)、“物聯(lián)網(wǎng)”、“近場通信”(NFC)、“基于RFID的”...隨便你怎么說。這些新名詞共性在于,他們的出現(xiàn),都是在RFID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切實的好處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基于RFID技術(shù)的非接觸支付早已深入人心,如ExxonMobil SpeedPass、萬事達卡、VISA卡、American Express卡等各類信用卡(區(qū)別于磁卡)、車場、公路收費卡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傳統(tǒng)形式的RFID應用,如電子車匙、寵物標牌等等。我們可以把這些應用歸類于“舊”的用法,它們的共性是:消費者必須攜帶一個專門的RFID標簽。

  如今RFID“新”用法也層出不窮,這些“新”用法集中出現(xiàn)在亞洲和歐洲,與“舊”用法相悖的是,在這些應用中,消費者攜帶的不是“標簽”,而是“讀寫器”。這些讀寫器整合在消費者的手機或其他個人電子設備中。

  在這些新應用場景下,消費者拿著RFID讀寫器去讀取預先放置在停車咪表、自動販賣機或其它能夠提供消費者自助服務的設備中的標簽。當手機中的讀寫器讀取到標簽信息后,可能就會登錄一個特定的網(wǎng)站上以獲取關于該產(chǎn)品的更多信息,或者為此項服務或產(chǎn)品進行電子支付。這些設備還可以當作“儲值卡”使用,換句話說,消費者可以把一定數(shù)量的“現(xiàn)金”通過ATM或者計算機儲存到這些設備中。這些“現(xiàn)金”可以直接轉(zhuǎn)入有關的收費項目中,如自動販賣機、停車咪表中。

  另外還有一些新型的應用模式,它們不像上文所描述的那樣,顛覆了標簽和讀寫器的位置,而是進行的一些改進。例如,在歐洲的一些酒店,客人入住時其手機就能獲得一個ID號,這個ID號充當客房“鑰匙”的角色。中國移動等電信服務提供商也開始嘗試使用二維條碼電影票。按照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今后的手機將可以當作電影院、體育比賽、甚至飛機的票據(jù)憑證。

  所有以上這些新的應用模式,其共性在于消費者持有的手機或者其它電子設備具備了多種服務的功能,不在是只能滿足單一的服務要求。隨著這些新應用模式的推廣,將給消費者和零售商都帶來利益。

  新應用模式最成功之處在于讓消費者自己掌控RFID,而不是被動地接受RFID。我相信,隨著這些新應用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接受并喜歡上新穎的RFID服務,甚至有人會將使用這些服務當作時髦的象征和新潮的標志——屆時何愁RFID的推廣?

  新應用模式成功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對消費者隱私的尊重。“讀寫器”在消費者自己手中,除非消費者自己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他是不會去用這個讀寫器去讀取標簽以了解商品詳情,也不會對自己的消費欲望進行支付的。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這樣的模式之下,商家收集的消費者信息將更加精準:每個RFID讀取的行為都是結(jié)果消費者認真考慮的。這將有效地提高數(shù)據(jù)采集的針對性和分析的準確性。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些新的RFID應用模式也不例外。使用諸如手機一類的個人電子設備作為消費支付手段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第一是壟斷之虞。畢竟電信服務、增值服務都掌控在少數(shù)業(yè)內(nèi)大鱷手中。一旦手機支付成為普遍接受的方式,那么這些壟斷性的公司極易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進行收集作為它用。

  第二是隱私問題。雖然這種近距離識別與支付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減少電磁波的泄露,減少RFID設備被“黑”的可能,但是不要忘記了,在國外很多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越來越傾向于使用一次性手機。如果使用這些手機進行消費的話,無疑使用者的隱私極易暴露。

  第三是安全問題。隨便放置手機、手機被竊對于大家來說都是司空見慣的。如果這些手機又具備了小額支付的功能,那么顯然小偷會對其更加感興趣。

  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可以考慮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一是在手機內(nèi)部設置“電子屏障”。“電子屏障”的作用在于保護手機內(nèi)部的數(shù)據(jù)不被其它設備非授權(quán)的讀取;二是要結(jié)合個人密碼、生物識別等手段加強支付安全性。要求支付或讀取行為必須還要有指紋或密碼等確認,以確保安全;三是要有毀滅保護設施。例如設置一個專門的號碼,一旦手機丟失后,撥打這個號碼就能使丟失的手機立即失去支付功能,以減少損失。

  在RFID的應用方面,如今討論地最多的是RFID的應用能夠解決供應鏈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應該更多考慮的是RFID如何解決“最后10厘米”的問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