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紅平 通訊員蔡東報道 近日,陜西省交通建設集團公司西安繞城分公司先期出資7.5萬元,由陜西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建設,西安繞城高速公路路面溫度監測系統正式投入運行。投資方負責人趙衍鴻說:“有了路面溫度監測系統,繞城高速公路的自動化管理水平將大大提高,管理部門根據監測數據可以快速及時采取措施減少道路損害和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路面養護費用和降低交通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
每年夏季酷暑高溫期間,當氣溫達到35℃時,暴露在烈日下的高速公路路基表面的實際溫度往往更高,甚至超過了60℃。據交通部門介紹,一方面,高溫對路面和路基結構帶來較大危害,在受到重型車輛碾壓后,路面路基往往會發生起泡變形,增加了路政養護工作量,增大了養護經費;另一方面,夏季高溫強光會影響視線,造成駕駛疲勞,高速行駛在高溫路面的車輛容易引發爆胎,發動機導致過熱。另外,變形后的路基在降溫后變硬造成路面不平,這些因素都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因此,如何科學掌握路面溫度,主動迅速采取措施應對高溫危害便成了公路管理部門期盼解決的難題。
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全長80公里,是目前我國西北地區設計標準最高、設施最完善、通行能力最大的高速公路。雖然每年公路系統不惜大量資金購置護路機械設備對路面進行維護,但措施滯后、被動、自動化程度不高。高溫季節,西安繞城高速公路養護部門根據經驗和直覺對路面進行灑水降溫以保護路面路基,但缺少科學指標。據西安繞城分公司工程養護科主管席玉峰介紹,每年由于高溫用于維護繞城高速的費用超過千萬元,而因高溫引發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觸目驚心。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6月18日,陜西省交通建設集團公司西安繞城分公司與陜西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正式簽訂了高速公路路面溫度監測系統技術服務合作協議。氣象部門根據用戶需求進行系統設計,抽調了精干技術人員在最短時間里完成了選址、采購、安裝和調試。在西安繞城分公司監控中心,記者看到了上傳的實時數據。公路管理部門科學有效地掌握了路面的溫度變化趨勢,快速方便地得到了地面過熱引起破壞的參數,提高了公路管理自動化水平。
繞城公路管理人員說,有了路面溫度監測系統,他們可提早預測,提前預警,積極應對,減少路面養護開支,降低高溫引發的交通事故。在先期試點后,他們還想在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多布設一些監測點,真正建成全線自動化路面溫度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