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新疆鐵路貨運瓶頸被打破

2007-7-17 14: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7月6日,在自治區黨委常委研究討論新疆鐵路建設的會議上,烏魯木齊鐵路局局長宋德璽簡短地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匯報今年有把握完成800萬噸的運輸任務時,王樂泉書記高興地豎起拇指連聲叫好,還風趣地說:“你人小本事大。”(宋局長個頭不高)兵團是棉花大戶,出疆貨物暢通,兵團政委和司令員也由衷地高興。 
    這些年新疆經濟大發展,需要向內地運送的貨物成倍成倍增長,但是運力不足,棉花等大批物資積壓著不能出疆,在運輸繁忙季節,許多大企業紛紛向黨委和政府告急,要求領導批條子。
    王樂泉書記和司馬義·鐵力瓦爾地主席一想到制約新疆經濟發展的瓶頸就十分焦急,鐵路局的前幾任領導也做過種種努力,但都沒有大的改觀。
    2005年,年輕有為的宋德璽擔任烏鐵局局長,王樂泉書記對他說:“你今年能不能完成400萬噸?”宋局長當過哈密鐵路局局長,他知道運輸潛力很大,他毫不遲疑地接受下來。那時已是2005年的8月,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他經過一番努力,年底果然完成了,王樂泉書記松了口氣,當即給烏鐵局獎勵100萬元。去年自治區交給的任務是保六爭八,結果完成了720萬噸,王樂泉書記看見制約新疆經濟的瓶頸有望解除,真是喜不自禁,他給主管鐵路工作的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宋愛榮說:“今年獎400萬,要給現金。”
    現在進入7月,貨站上再沒積壓的貨物,大企業的領導不跑關系了,黨政領導也不需要批條子了,鐵路貨運瓶頸被打破了,卸掉了自治區黨政領導的一份煩憂,尤其是分管運輸的宋愛榮副主席更是如釋重負,乍聽起來是個奇跡。
    過去,烏鐵局常出問題,先后有多人進了監獄,鐵道部不看好這里,怕到這里染上是非,不肯來這兒。宋德璽擔任局長的這兩年,烏鐵局的形象有了變化。在鐵道部有了好名聲,最近,鐵道部紀委的一次重要會議就選在烏魯木齊召開,鐵道部多元經濟安全工作會也選在烏魯木齊,表面上看,是開了兩個會,背后卻是對烏鐵局工作的肯定,是烏鐵局的殊榮。
    衡量一個企業的主要指標,烏鐵局都飆升了,不到兩年,一個由12萬人組成的大系統的面目發生重大變化,這仿佛是個不易參透的謎。
    記者問:“這兩年你主要抓了什么?”
    宋局長:“我抓了管理理念。”
    中國鐵路沿襲的是蘇聯模式,日久天長職工中就形成蘇式管理理念,這已深深扎了根。現在鐵路事業大發展,蘇式理念早就落后了,甚至已經成了發展的障礙。
    宋德璽上任不久,召開了一次干部大會,他講了五個小時,都是講理念,對舊理念的批判和對新理念的倡導。報告結尾,他用了一句國外體育界的名言:“一切皆有可能”。表現了他對實現目標的充分自信。
    記者:“理念是抽象的,人們常常看不見抓理念的重要。”
    宋局長:“作為領導,凡事要抓根本,抓住了本,枝節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理念就是本。”
    脫離了實際工作、實際操作的理念是空頭理念,宋德璽把一系列的新理念都化到具體的管理,具體的制度上。這個化的過程就是動用智慧的過程,用新理念批判舊理念是用具體的管理和制度去批判,因此“化”的過程也是創新的過程,宋德璽兩年做的大量工作可以用一個“化”字來概括。
    譬如他提出的“依法辦企業”的理念,這是針對“唯領導意志是從”的舊理念提出的,這個“法”就是企業的規章制度、行為規范和操作過程。過去,這些常常是約束下面職工的,卻約束不了局領導。當下屬向領導請示匯報時,他們指示工作常常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一時心血來潮,輕易拍板,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原因是領導沒有依“法”。現在宋德璽把依“法”辦企業化為電腦上的工作流程,哪一級領導解決哪一類問題,按什么規范解決都在流程上設定死了,這就克服了領導決策的隨意性。因為是通過網絡解決問題,領導活動就有了亮度,也能接受群眾的監督,現在只需看電腦,不必非要到辦公室見領導,這又排除了親疏好惡的情感因素。在流程上因為是各司其職,這就把權力分散了,不必事事找局領導,局領導就可脫身考慮重大問題。
    又譬如閉環理念,過去領導布置工作,下面貫徹得如何,很少有具體的檢查,時間一長就會被忘卻,不了了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有頭無尾”或“虎頭蛇尾”。現在通過網絡流程可以檢查結果,形成一個閉環管理,工作的實效就大大提高。
    再譬如咬合理念,鐵路是包括許多部門的大系統,由于小生產意識作怪,都愛強調部門的特殊性和獨立性,非常缺乏互動意識。部門之間的相互推諉,相互不負責任,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現在通過網絡流程把各部門緊緊聯結起來,使企業工作形成一條流水線,經過部門這道坎時,不至于被卡住,這就產生了整體效應。
    記者:“你也不斷吸收新的管理理念?”
    宋局長:“我不斷跟北方大學的教授榮朝和學習,榮朝和是位很有聲譽而又很倔強的博士生導師,他最不愿意接受在職的博士生,可是在和我談了二十分鐘話后,他欣然接受了我,每年我都要把榮朝和教授請到新疆來,要他察看鐵路局的管理工作,聆聽教授的教誨。”
    宋德璽最感欣慰的是全局職工接受了“精益生產”的新理念。這個管理方法最先出自日本,經美國發揮,成了世界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因為它的專業性太強,宋德璽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防止重復、重疊,防止做無用功。”把職工的每份具體的工作和勞動都用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實處,這將會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
    宋局長說:“那些時候,我到處去空講,到處當老師,現在幾乎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會說出這個新理念來。”
    理論一旦為群眾接受,就會轉化為物質力量,烏鐵局上上下下接受了“精益生產”這個理念,全局的面目發生了重大變化。
    去年8月,中國企業家協會和日本企業家協會在北京共同組織企業管理論壇,宋德璽被邀請上臺發言,他的演講題目是“精益生產和新疆鐵路的工作”。演講完畢,日本企業家贊嘆地說:“我們的精益生產是通過硬件裝備來實施的,而你居然通過軟件來實施,這是很了不起的發展。”
    有人給宋德璽建議:“你寫本書吧!”
    鐵道部有兩個鐵路試點創新管理,但創新經驗卻出在了烏鐵局。
    聽了宋德璽的解釋,記者深深理解:推行管理新理念不是把職工從這個套式裝進另外一個套式,他的要點就是激發人的創造思維、創造激情、創造能力。
    打破鐵路貨運的瓶頸就是宋德璽的一個重大創造。新疆鐵路所以形成瓶頸就是蘇聯管理模式造成的,瓶頸問題從新疆經濟大發展后就有了,之所以遲遲沒能解決,就是迷信貨運傳統,不敢對傳統產生懷疑。而宋德璽的超常思維沒有被傳統禁錮住,他大膽改革,因為鐵路貨運的業務性太強,記者消化不了,不可能把宋德璽做的改革一一呈現給讀者,這兒僅舉一項。
    從前裝運貨物有五十多條線路,有時候,一列貨車要在七八個站才能裝滿,貨物的分散性很大,自然影響了裝貨的效率,現在宋德璽把五十幾條線路改成十幾條線路,有的時候在一個站臺就能裝滿一列列車,當然事情并不這么簡單,它還包括著更復雜的內容,都是需要宋德璽動用智慧的,難題一個一個解決,瓶頸也就打破了。
    全區有80多個企業大戶,從前是這些企業的領導懇切央求烏鐵局,現在運輸暢通了,事情發生了顛倒,是宋德璽登門拜訪大企業領導,宋德璽和他們開玩笑說:“以后見面就可以輕松地在一起喝點酒了。”
    現在宋局長到站段,站段負責人都向他匯報推行新理念后帶來的大變化,講得眉飛色舞,宋德璽聽得喜笑顏開,發現了亮點,他就下發“局長嘉獎令”。
    他又一次提到當年說過的一句話:“一切皆有可能。”他當年確立的目標都化成了現實。
    時評:對新疆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
    烏魯木齊鐵路局經過近兩年的創造性努力,基本打破了制約新疆經濟發展的鐵路貨運瓶頸,這是對新疆經濟建設的重大貢獻,也是對新疆各族人民的重大貢獻。
    新疆地處西北邊疆,關山迢遞,路途遙遠,不像內地省區,不僅有空運、公路運輸,而且有通河航運,甚至還有海運,鐵路公路都四通八達,密如蛛網。而新疆的交通大動脈,只有一條主干道通內地。新疆的貨運除了少量的空運和公路運輸外,95%的貨運都靠鐵路。因此,新疆的鐵路運輸如何,直接關系到新疆的經濟建設大局。有鑒于此,國家對新疆鐵路建設至為重視,而自治區黨委的主要領導近些年風塵仆仆來往于烏魯木齊與北京之間為新疆鐵路建設爭取資金和項目。
    改革開放前,新疆經濟不發展,許多資源沒有開發出來,許多商品生產不出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都依賴內地支援,進疆物資遠遠大于出疆物資,貨車滿載而來,往往是空車回去。這些年,新疆出疆物資要大于進疆物資的數倍,運輸情況發生了顛倒,常常是實車出疆,空車進疆,這說明新疆對內地支援的回報有了大的增長,這也證明新疆在全國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空前提高,新疆和內地的經濟關系已由單純的依賴變為互動、互補、互惠、互助,這是新疆人的驕傲。事情都具有兩面性,經濟大發展是值得慶幸的事,但隨之產生了和鐵路運輸的矛盾,有貨運不出去。繁忙季節,鐵路貨場上的貨物堆積如山,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紛紛向政府告急,懇求黨政領導打電話、批條子,施加個人影響,但這都治標不治本,這只能救急于一時,不能維持長久,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同志,兵團黨政領導同志,年年為此操心、月月為此焦灼,在運力最緊張時他們食不甘味,夜不成眠。
    貨物積壓就意味著資金積壓,資金流轉受阻,使企業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維持生產,財力上陷入困難。現在的買賣交易都有合同規定雙方應承擔的責任,商品不能按時交貨就是違約,不僅企業聲譽受損,還將遭受經濟賠償。大企業還受到政府的優惠,能照顧的盡可能照顧,而中小企業就只能望洋興嘆了。內地客商到新疆考察投資條件時,就不能不把這個負面因素估計進去,這對我區的招商引資極為不利。就是本地的企業,在考慮它的發展前途時,自會把這個作為風險考慮進去。這些年來,企業界人士一談到這個瓶頸就憂心如焚。
    兩年前,烏鐵局換上了以宋德璽為局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他們在國家沒有大的投資,沒有購置多少新的技術設備的情況下,用兩年時間,把這個瓶頸基本解決了。他們投入的是智慧,投入的是文化,文化是智慧的外化和物化。人還是這么多人,設備還是這么多設備,昨天是瓶頸,今天暢通無阻,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局面。兩種局面反映出兩種領導思維,前者是因循守舊,后者是奮力創新。創新這個詞在當今社會上使用頻率相當高,可是這個詞在有的人身上只是喊喊口號,在有的人身上就顯示出光彩。創新不是靠喊出來的,是用智慧換來的,它就是智慧的物化。宋德璽擔任烏鐵局局長的兩年期間,他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競爭,人的競爭的實質是素質的競爭,更是智慧的競爭,領導有無解決問題的智慧才是重要的。有些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終日忙于開會,聽下級匯報,行事憑經驗,說話照文件,就是不啟用智慧,一個問題拖延很久解決不了,用一大串困難掩飾自己不動腦筋的缺陷。動用智慧要靠思,不思智慧就迸發不出來。烏鐵局貨運的癥結過去沒有被發現,是因那時沒有人思過,沒有思就不可能發現傳統管理文化的非合理性,以為傳統是無法改變的,過去怎樣現在就只能怎樣。順著這種守成思維,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宋德璽思了,一思就發現傳統的不合理性,于是就激發了創新的沖動,于是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宋德璽解決運輸瓶頸的經驗對很多干部都有啟發。
    現在隨著社會生活內容的日益繁富,各行各業的工作、生產變得越來越復雜,在經濟領域如何用最小的付出獲取最大的效益,這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誰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就,誰就擁有了競爭優勢。烏鐵局在不增加投資和設備的條件下,解除了鐵路貨運的瓶頸,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他們不是依靠老經驗,不是靠傳統的管理方法,而是通過思想出智慧,這是精神變物質的一條坦途。
    中國幾千年的農業社會,形成對經驗的盲目崇拜,總不能依據時代的發展檢驗經驗具有的合理性,也就是對經驗進行理性檢驗。現在有些干部的工作老是在原地打轉或者被一些問題纏住,久久不能超脫,就是被經驗禁錮住了思想,不敢逆經驗去思維,也就是不善于運用思維。智慧是思的結果,不思就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能超常規解決問題,擺脫困境。烏鐵局解決貨運瓶頸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