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進口運輸上總體處于不利的位置
2007-6-8 9: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業內人士原寄希望于海運費下跌來緩解2007財年鐵礦石漲9.5%的壓力,結果海運費卻“火上澆油”。
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進口運輸上總體處于不利的位置,中國鋼鐵企業中僅有寶鋼等少數大型鋼鐵企業,每年與相關的海運公司簽訂一年的海運協議,與個別的海運公司還會簽訂長達數年的長期協議。大多數鋼鐵企業都是靠即期租船,短期買現貨,只能被動接受船運企業漲價。
白益民在三井物產從事過大宗糧食海外貿易,與鐵礦石同屬大宗干散貨,操作手法一樣,他告訴《環球財經》記者,“事實上,在國際海運市場,專業的中介服務體系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睋ぃ毡居泻芡晟频暮_\市場和中介服務體系,能通過對運輸價格的期貨買賣操縱特定領域的運價。
而三井財團內另一重要企業商船三井恰恰也自己做中介,“對海運市場的把握能力非常強”。正是在海運費漲價前的2006年10月,商船三井通過其旗下的商船三井物流公司,增持了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上海華加國際貨運代理公司股權,取得絕對控股權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
華加國際貨運代理成立于1999年5月,主要從事海、空貨代業務和第三方物流業務。公司總部設于上海,并擁有六個分區辦事處,分別位于北京、深圳、天津、青島、蘇州和杭州。
而缺乏這一平臺的國內企業,根本無法把握國際海運市場價格。作為全球最大的需求者,中國根本沒有進行過相關組織,就只有被人耍的份了!安⒉皇钦f你是買方,你需求大,就有定價權”。白益民說,“沒有嚴密的組織和財團機制的配合,分散的企業不可能有什么定價權”。
重要的是國內企業如何組織起來,而不是分散加入別國的財團,和國際競爭對手形成利益共同體。
事實上,日本財團從來都是低調的說自己是松散的,但其合作的滲透能力極強,并直接進入微觀經濟領域。我們一直關注宏觀領域美國金融財團帶來的金融風險,但卻忽略了微觀領域外國產業財團的滲透而產生的產業風險。
正是在對中國鋼鐵產業鏈的長期滲透和整合的基礎上,日本的財團才獲得了呼風喚雨的能力。(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