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調整 集裝箱一箱難求背后的產業之惑
2007-6-25 17: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出口退稅調整將至,煙臺能耗產業企業開始上演“最后的瘋狂”——搶訂出口集裝箱。
政策有變,一箱難求,煙臺企業該如何應對?煙臺口岸方面和外經貿部門給出應急之策和長遠之計。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國將于7月1日實施的出口退稅政策大調,讓煙臺橡膠、鋼材、塑料制品等能耗產業企業上演著“最后的瘋狂”——在煙臺港口等遠洋運輸碼頭發狠爭奪集裝箱。
6月22日,煙臺口岸方面一同給企業應急支招:相關貨物可在大限之前進入出口加工區,按照政策可視同出口,也就可以獲取退稅單證,提前享受退稅。外經貿部門也提醒企業,出口退稅率接連下降,國家“壯士斷腕”所隱含的長遠發展用意深切,相關傳統能耗企業惟有未雨綢繆,積極應對,賦予產業新的內涵,才能漸行漸遠。
一箱難求 企業愁眉不展
6月22日,來到煙臺港集裝箱碼頭作業區時,眼前是一片繁忙景象。數十臺大吊車張開巨大的吊臂,把一個個滿載的集裝箱送上外輪!澳壳,所有的集裝箱都訂不上箱柜!運輸產品以鋼材、橡膠為主,LG、富士康等機電產品數量很少!贝a頭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產品都準備搶在7月1日前,享受國家13%的原有出口退稅稅率政策,而這“最后的瘋狂”,也僅剩一周的光景。
幾家歡喜幾家愁。由于目前集裝箱需求“爆棚”,很多企業很難再享受到老政策的優惠。中策橡膠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我們已經提前近20天訂箱供貨,但由于船東公司一直不確認信息,準備從煙臺港出貨的希望已經化為泡影!”
與此同時,招遠利奧橡膠、玲瓏橡膠公司,也由于煙臺港口運力緊張,開始聯系青島航線,但也遺憾地被告知“一箱難求”。
著急的遠不僅僅是橡膠行業,新政策當前,萊山區、開發區的幾家鋼材企業,準備從新疆的阿拉山口岸進軍中亞,卻遭遇了陸運監管問題而愁眉不展,以致準備發往到土爾其喀拉奇的貨物目前只能選擇國內僅有的連云港一班航線,而該港并沒有保稅物流功能,對此,他們也是無計可施。
“從13%調整為5%,涉及商品最大下降幅度達8個百分點!于企業而言,出口商品范圍之廣,稅率調整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謂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出口退稅調整!睙熍_口岸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分析,今年年初國家連續出臺出口退稅商品調整政策,使我市近2億美元的出口商品面臨巨大沖擊,家具、酒精和煉銅三大行業受制最重,約200家企業5萬人收入將受到明顯影響;同時,很多加工企業將面臨利潤空間壓縮,深加工產業鏈條可能被切斷。而這次政策調整共涉及2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影響可能要遠大于此前。
入區退稅 可做應急之策
據市外經貿局介紹,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眾多部門連續出臺了第90號公告等文件,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引起了廣大出口企業的強烈關注。
“哪一家企業都知道,國家取消出口退稅是大勢所趨!可對以‘三來一補’為主要方式的加工貿易企業而言,眼下受到巨大沖擊在所難免!焙j栆患壹徔椃b企業老總在接受電話采訪時這樣說到。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出口退稅新政,很多出口企業各有對策。記者采訪發現,早在今年年初,相關企業就一直在關注國家出口政策的調整,并適時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開發區的鋼材企業老總就表示,自今年4月15日起,大部分鋼材及其制品就取消或是降低了出口退稅率,而由于運入保稅物流園區的出口貨物即“視同出口至境外”,國內相關企業在4月15日零點前,將大批鋼材“出口”至國內各保稅物流園區,以享受到原出口退稅率!疤旖蚩诎秵泳o急入區通關預案,開通應急卡口、實施24小時通關作業,確保鋼材順利入區!睋y計,當時僅出口到天津保稅物流園區的鋼材就涉及福建、浙江、河北、內蒙等14個省、市和自治區。
“利用煙臺出口加工區的特殊政策優勢,來規避因稅率變化導致無法及時租船、訂艙發運,及尋找和確定國外客戶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是今后一周內相關企業最理想的選擇之一。”煙臺海關方面表示。
“按政策,相關貨物進入出口加工區即視為出口,就可以獲取退稅單證,提前享受退稅。換句話說,貨物雖還在煙臺地界,卻已具備享受出口退稅條件。”據煙臺瑞辰國際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經理王學軍介紹,煙臺出口加工區在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后,具有同保稅物流園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相同的功能,把“離境退稅”方式變為“入區退稅”。6月30日前,如果出口企業抓緊時間通過煙臺出口加工區出口,仍可享受原退稅率退稅。
自我救贖 傳統產業新出路
市外經貿部門分析建議,能耗加工產業想生存,就不能自怨自艾或是消極放棄,而應當立足提升產業內涵,展現出“自我救贖”的姿態。
“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商品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所以,正確的態度應是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市對外經貿局局長于東說。
據悉,今后,按照國家宏觀調控、產業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要求,商務部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完善加工貿易商品分類管理辦法,建立產業和產品準入目錄的動態調整制度,將高耗能、高污染和大量消耗國內資源的商品逐步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不斷優化加工貿易商品結構,提高加工貿易發展水平。
“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我們要給傳統產業賦予新的內涵。要引導企業轉變思路,積極發展不在政策、規則調整范圍內、附加值較高的產品!蔽沂袠I界人士的態度也是理智而明確。有關專家建議,在提升全市加工貿易產業層次的同時,推動企業提升產品層次,要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技改工作,紡織、服裝、橡膠行業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改和環保投入,使技術手段、設備能力、檢測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符合加工貿易出口要求,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擴散和深度加工。
記者獲悉,煙臺各級政府及外經貿等部門已發出呼吁,希望把損失降到最低。“一是通過呼吁,希望國家能夠恢復一部分關系國計民生商品的加工貿易;二是通過呼吁,為企業爭取一定的技改資金,推動企業產品的升級。”
與此同時,煙臺口岸部門、市外經貿部門都在認真學習研究政策,給現有加工貿易企業以正確的政策指導,并將在今后招商引資過程中,注意調整產業結構,引導企業及時轉變經營理念、調整貿易方式,按照國家政策,充分利用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延伸或壓縮產業鏈條,開辟新產品的加工貿易,促進我市加工貿易的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