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中國RFID產業發展的啟示錄

2007-6-20 12: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伴隨著網絡和無線通信社會的到來,RFID作為一項識別ID的短距離通信技術得到重新評價已有十年以上的歷史,在中國的發展也已經有8年之久。我們發現在這個較為艱難的發展歷程中有如下幾條可以稱為對我們的“啟示”:1 借鑒國外;2 開拓眼界;3 抓住機遇;4 不失商機;5 重在實踐;6 切中要害。既然是亞太RFID技術協會及其主辦刊物在中國RFID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中得到的這些啟示,那么我們有責任從這些啟示出發開拓RFID的技術、應用、商情,促進其產業的發展和應用市場的繁榮。  
   
1 借鑒國外  
   RFID技術本身源于國外先進的工業環境,至今在很多技術環節和應用水平上,中國與國外先進技術之間還存在較大差別。因此,重要的是我們要經常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捕捉國外的技術發展動向。  
   比如深圳先施科技集團,是專業從事超高頻RFID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是ISO9001-2000質量認證企業,其產品有獲得美國聯邦通信FCC認證和中國信產部無管委CMII認證,該企業是美國數家國際主流RFID跨國企業的合作伙伴及核準指定供應商,也是英特爾公司認定的RFID設備戰略合作伙伴之一。先施科技與美國的SIRIT、NEOLOGY等公司聯手合作,在美國加州、中國深圳設立了RFID專業的研究及設計分支機構,在中國不僅唯一擁有相關標簽讀寫器的知識產權、而且唯一擁有UHF和微波(2.45G)RFID 射頻芯片設計及讀寫器產品設計及生產的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企業。深圳先施科技公司總經理馮建華先生說:“當我們邁進了RFID的門檻之后,開始與用戶接觸,在各個領域內開拓市場的時候,我們看到當時的電子標簽與讀寫器幾乎都是進口產品,芯片更是100%被國外企業壟斷。我們把自己定位在讀寫器的開發上,我們開始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但是,由于讀寫器的技術源于國外,搞“創新”,首先還是要向世界先進水平看齊。美國是世界上應用RFID最廣泛的國家,而我們另外幾個合作伙伴剛好是在美國從事RFID核心技術研發的頂尖博士,從而使我們的產品技術研發一開始就與國際先進保持同步。我們是國內UHF RFID產品最早獲得美國FCC認證的企業,這使先施系列讀寫器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開了歐美市場。很快,我們就成為美國 Neology、Sirit、Hanse等這些國際主流RFID企業從產品設計、OEM到產品封裝的供應商。據統計,在遠距離電子標簽及讀寫設備應用領域,我們的國內產品銷量及出口歐美市場一直大大領先于國內同行企業,在全球電子標簽讀寫設備市場占有‘可圈可點’的一席之地。”  
   在日本,日本政府的IT戰略本部去年制定了“IT新改革戰略”,作為IT化的第二步,使用IT的環境顧及型社會、利用IT進行災害防止、治安、食品安全。確立IT經營時企業強化競爭力為目標。其中作為新價值創造的基礎工具。RFID的自動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備受期待和矚目。日本自動識別系統協會組織了一次日本自動識別產品市場2006-2007年動向調查,本次調查結果是以本協會會員企業為中心,對自動識別技術(包括2維碼在內的條碼、RFID和生體認證)的產品(稱自動識別產品)的2006年銷售業績、2007年銷售預測問卷的問答中總結出的,共收到135家企業的回答。這份調查報告分為以下三個部分:1、2006年的銷售業績;2、2007年的銷售預測;3、2007年的行業預測。這份調查報告所涉及的自動識別產品有:1、條碼類產品;2、RFID類產品;3、生體認證類產品;4、各種軟件。調查結果表明,2006年的自動識別產品市場由于經濟恢復帶動設備投資增加,以RFID應用范圍的擴大為中心,整體的售出金額比上個年度增長4.4%,達到2530億日元。2007年隨著RFID將得到市場的真正擴大,以及條碼相關產品的繼續增長,全部自動識別產品的銷售額將比2006年增長10.9%另外,與這種預測相呼應,調查結果表明,回答“2007年的業界狀況比2006年要好的企業”,占全部回答的41.3%,“比上年度要壞”的回答為9.1%,前者大大高于后者。  
   
2 開拓眼界  
   亞太RFID技術協會已經與中國電子協會通信學分會、清華大學合作在中國信息產業部、中國科技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指導下多次舉辦RFID技術的論壇會和研討會。  
   2007年4月12日第六屆RFID科技成果與應用高級研討會在深圳的會展中心召開。大會的主題是“RFID科技成果以及RFID全球供應鏈”。以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司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指導、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學分會、清華大學和亞太RFID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本次研討會歷時2天,取得了圓滿成功。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先進制造與自動化處蔡文沁處長到會,并以“RFID技術與應用領域全力起飛、我國力爭實現RFID領域技術突破與自主創新”為題作了精彩的演講。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戴定一會長到會,并在中國物流領域如何“理性地推動RFID的應用”作了全面的闡述。這兩位專家型領導在強調科技創新在我國RFID產業的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后,明確地指出了目前我國RFID的應用現狀。他們的演講對我國RFID的發展與創新將起到指導性的作用。這次研討會是在科技部863計劃的推動下,在RFID技術促進供應鏈管理的國際環境下舉行的。大會演講的各個階段都設置了互動環節,演講者和聽眾、廠商和用戶、廠商與廠商、用戶與用戶之間都做了充分的交流。這次研討會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盛會,標志著我國RFID技術和產業在健康穩步地發展。深圳是我國華南地區制造業的中心和RFID技術發展的熱點,又是沃爾瑪全球供應鏈的源頭。“東風化作雨,潤物細無聲”,大會的主辦者對此次盛會雖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但是它在深圳的成功召開不但對中國RFID的推動作用舉足輕重,甚至對于世界RFID技術與應用的發展也將發揮不可低估的影響。  
   2007年4月20日“2007’RFID技術應用(天津)高級研討會”在天津隆重召開。來自天津市政府、清華大學、中遠集團的領導、專家與國內外RFID廠商、RFID應用領域專家、各界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 共同就RFID在現代物流業、先進制造業和特大型全球企業集團的深入應用上,從技術理論和應用案例等角度重點探討企業應用RFID技術的相關問題,明確制造業和物流業企業的RFID應用需求特征,交流RFID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分享RFID應用方案的成功經驗,共同推動RFID技術的進一步深入廣泛應用。RFID技術的應用推廣勢在必行。為了進一步推動RFID在天津濱海新區的深入應用,特別是以政府大通關為牽引,天津主要先進制造業、現代物流業企業的區域內開放式應用,同時大力支持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遍布全球的業務應用需求,讓企業更多地了解RFID技術的發展和最新解決方案,由清華大學與中遠集團共同舉辦的 “2007’RFID技術應用(天津)高級研討會”充分體現了政府協調下產學研結合的RFID發展的新機制。   
  5月29日,廣東RFID技術發展與應用高級研討會在松山湖學術交流中心隆重舉行。東莞市RFID技術聯盟同時揭牌成立,本次研討會由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和廣東省RFID公共技術支持中心聯合主辦,東莞太平洋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國家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副司長韓俊,東莞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冷曉明及省信息產業廳、科技廳的有關領導,松山湖管委會和市科技局的相關領導,亞太RFID技術協會、UPM藍泰、微軟、美國泰科、銳帆等協會和企業的代表出席了會議。RFID生產商及客戶等共約350人出席了研討會。  
   通過這些RFID技術的研討和交流活動,可以使與會者從產品供應商、技術集成商或其他用戶那里學習技術、借鑒經驗,從而開拓了眼界。  
   
3 抓住機遇  
   RFID在網絡和無線通信環境下的新生為我們提供了千年不遇的機遇。RFID在網絡和通信技術的支持和配合之下,派生了許多關聯技術。比如近距離通信NFC,無限傳感網絡WSN,對象名稱解析服務ONS等。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項利用13.56MHZ的頻率的電波作10cm以內短距離通信的技術。類似的無線通信技術有藍牙和無線LAN等。但是藍牙和無線LAN的通信在實施之前要作比較繁瑣的設定。相反,NFC在事前不必作什么設定,因此操作起來十分的簡便。日本索尼公司于荷蘭皇家菲利浦電子公司共同開發的NFC規格已經得到國際標準組織的認可,成為ISO/IEC 18092。NFC與FeliCa(ISO14443 Type C) 和MIFARE(ISO14443 Type A)相同,使用13.56MHz的電波作10cm以內的近距離通信。通信的速度有106kbps、212kbps、424kbps幾種,可以從中選擇。這與索尼的FeliCa,菲利浦的MIFARE的規格具有互換性。NFC還可以被利用為手機、數碼相機、PDA、個人電腦、游戲機等各種電子器具間的10cm以內且最高速度為212kbps的無線通信。使用了NFC的JR東日本公司的Suica卡的發行枚數在2006年8月已經達到了1.750萬枚,而NTT的電子錢包在2006年10月已經突破了2,200萬枚。盡管NFC通信距離短,通信速度并非很高,但是它的應用領域卻非常寬廣。NFC技術與其它通信技術相結合的技術不斷出現,預計2007年將是NFC飛躍發展的一年。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即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大量傳感器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網絡系統,它能夠實現數據的采集量化、處理融合和傳輸。它綜合了微電子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現代網絡及無線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先進技術,能夠協同地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網絡覆蓋區域中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并對其進行處理,處理后的信息通過無線方式發送,并以自組多跳的網絡方式傳送給觀察者。具體的來講,WSN兼具感測、運算與網絡能力,透過傳感器偵測周遭環境,如溫度、濕度、光照、氣體濃度、震動幅度等,并由無線網絡將搜集到的信息傳送給監控者;監控者解讀報表信息后,便可掌握現場狀況,進而維護、調整相關系統。由于監控物理環境的重要性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突出,無線傳感器網絡已被視為環境監測、建筑監測、公用事業、工業控制、家庭、船舶和運輸系統自動化中的下一個發展方向。  
   ONS(對象名稱解析服務)類似于Internet網中域名解析服務(DNS),把Savant引入到保存著其產品文件的EPCIS服務器進行查找。,ONS的作用是將一個EPC映射到一個或多個URL,通過這些URL我們可以查找到在EPCIS(或web)服務器上關于此產品的其它詳細信息。  
   這些技術已在國外得到應用,而我國還處于概念階段。我們要抓住商機,加緊開發,不要想條碼技術那樣僅僅充當國外技術的市場角色。  
   
4 不失商機   
   在上文提到過先施科技,先施科技已經開始了對NFC技術的研究,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把這項國內停留在“概念”階段的技術付諸實施。同時,公司作為英特爾的戰略伙伴,將利用英特爾最近推出的讀寫器模塊——R1000進行開發,英特爾前不久推出的讀寫器芯片R1000是一件了不起的創舉,其集成度之高、功能之強前所未有。R1000把讀寫器所使用的多數元器件集成在一塊僅有8mmX8mm的芯片上,而且使用它開發讀寫器可以避免許多在理解協議方面的麻煩。使用時的功耗約1.5W左右。另外的優點就是價格,平時談論RFID的成本時,大家常常談論的是RF標簽的價格。殊不知建立RFID系統時讀寫器在整體成本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有時,本來應該多用幾個讀寫器才能使系統更完備時,卻因其成本、望價格而卻步,大大減少讀寫器的使用數量,致使系統不能發揮其最佳效果。R1000把原來需要400美元的零器件物料成本減低了一半,只需200美元的零器件成本費。讀寫器可以因此由過去的800美元降低到400美元。無疑,這對于用戶和廠家都是件好事。R1000采用的是UHF頻段的EPC C1G2協議,對于該頻段的主要使用領域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是個"福音"。先施科技正在加緊此款讀寫器的開發,今年3月在美國RFID World Dallas 2007國際展會上就成功推出了含有Intel RFID處理芯片的小型化讀寫器模塊、多口讀寫器和一體化讀寫器等新產品,這些產品將在二季度開始陸續投入批量生產。在先施科技基于英特爾R1000芯片的閱讀器在UHF頻段讀寫器市場上錦上添花的同時,希望國內企業能像先施科技那樣,不要與這些商機“擦肩而過”。  
   
5 重在實踐   
   很多RFID企業將發展寄予實踐當中,取得了驕人的成果。  
   目前在研的廣東省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RFID物流通關公共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的主要負責人謝杏指出,開展RFID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信息技術、公共管理和企業管理,需要在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實現自主創新,需要政府、企業、研發機構間的統籌規劃、大力協同,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優勢互補。建立RFID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模型是推廣應用的關鍵。目前已建立并且取得一定實際成效的RFID信息平臺包括新加坡的“新加坡電子通關系統”、香港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美國的“艙單預交系統”和加拿大的“貿易商、報關行共用申報平臺”等。 
  
   東莞嘉財電子廠(以下統稱嘉財),生產著電視機、液晶電視機、DVD機、投影機,彩色電視DVD錄像機等家電產品,產品全部外銷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等市場。隨著電子標識技術的快速發展,2005年起,沃爾瑪公司和山姆會員商店對于其前600位的主要供貨商提出了應用 UHF RFID的要求。嘉財廠是沃爾瑪的供貨商,按照沃爾瑪的RFID推進計劃,2007年工廠需要使用貼有UHF RFID紙質標簽的外包裝箱和托盤供貨。如果在2008年還達不到這一要求,就可能失去為沃爾瑪供貨的資格。嘉財公司通過1年的調研和現場測試,在2006年底開始實施了UHF頻段的RFID項目。  
   上海坤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朱正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經過幾年發展,中國在芯片設計與制造、標簽封裝、讀寫器的設計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標簽芯片設計方面,高頻(13.56M)RFID芯片設計生產已實現國產化,并大規模應用于第二代身份證及城市公交卡、地鐵單程票、校園卡、門禁卡等項目。電子標簽RFID天線設計方面,中國在低頻和高頻段上已經實現自主開發并進行了應用;在電子標簽的封裝方面,目前國內已建成多條高質量并具有一定規模的RFID標簽封裝生產線,具備生產粘貼型、卡片型、注塑型的生產和集成條件。高頻和超高頻RFID讀寫器設計與制造是中國RFID產業發展較快的一個環節,已經推出了系列RFID讀寫器產品,部分產品已實現多協議兼容。125kHz低頻段和13.56MHz高頻段的讀卡機系統已比較成熟,已在一些領域成功應用并形成了規模效應,并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但是,我們仍然應該看到和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這些差距體現在技術、市場、應用等各個方面。就硬件產品而言,核心技術的掌握程度低,困擾著企業的發展。隨著國際市場的日漸成熟,RFID即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而與市場高速發展相對應的是產品的技術水平提升和價格的不斷下降。能夠在這兩個發展趨勢下生存下來的企業,必須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以及低成本高可靠性制造工藝。后者已經是我國電子制造業的強項,而前者是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攻克的堡壘。如果能夠成功突破技術壁壘,輔以我國廣大的RFID應用市場,在即將到來的RFID大規模應用中,中國一定能夠在全球占有最重要的一席之地。  
   
6 切中要害  
   就像任何技術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一樣,RFID技術在發展中也遇到了并正在遭遇著各種困擾。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先生從RFID在我國的應用案例出發進行分析,指出RFID在我國的應用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目前RFID應用主要還是在一些發達的地區,在一些相對封閉的系統里,可以用自己的標準,自己的一套規定。另外,在物流裝備上用的比較多,我們的物流管理是通過物流設備、物流的容器、物流的器材來間接的掌握商品本身的信息,而不是直接管理到每一個商品。所以,它的標簽是使用到物流裝備的水平上。再有就是標準問題,特別是與國際統一標準還是有一點相對分離,不受國際標準是不是統一的限制,我們可以自成一套體系。因為,多半是用在相對封閉的范圍內。  
   (2)應用領域寬,識別項目(防偽、門禁)好于物流項目。 RFID有兩大特點,一個是它的芯片技術,可以裝更多的信息,所以使得偽造或者是假冒都非常的困難,所以多半用在防偽、門禁這類的系統。還有一個重要的技術是無線通訊,所以,在通訊上,在物流動態管理上得到了很多的應用。具體來講,在如下的一些系統里面我們看到有比較成功的應用,像商品防偽、智能交通管理系統、集裝箱管理系統、物流領域、制造業、學生身份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危險品檢驗管理系統、門禁系統、動物追蹤管理系統、包裹追蹤管理系統、監獄管理系統等等。這些都是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3)政府項目好于商務項目。在所有的這些應用中,政府項目的成功率要好于我們的商務項目。我們國家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政府來推動RFID的應用比較有利、比較成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這一點可能和別的國家不太一樣。  
   根據以上幾個特點。戴定一會長總結指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RFID技術已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能對人員和物品的流動實行快捷準確的管理。目前,RFID技術已逐漸成為提高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從而節省大量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術工具和手段。但是從RFID的發展現狀看,到目前為止,在物流和生產過程控制領域,在國內外真正的大規模實際應用系統還很罕見,大都是演示和測試系統,規模較小。目前國內最大的應用系統是鐵道部的火車車號識別,其次是海關系統的集裝箱運輸車輛的管理,除此以外就是一些單位內部車輛管理、庫存管理。因此理性地推進RFID在我國物流中應用是當前的重要研究內容。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