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國內鋼鐵產能充分釋放,鐵礦產品需求旺盛,世界各主要進口礦開始對華價格圍攻,5年來經歷了9%、18.62%、71.5%、19%和9.5%的狂飆突進式漲價,給國內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帶來巨大壓力。而這一狀況或許將從今年開始得到較明顯的改善。鄒健表示,價格圍攻導致國內被迫加大了鐵礦開采利用范圍。雖然我國鐵礦資源的“貧礦多,富礦少”眾所周知,不過現在在無奈之下,貧礦也得到了充分利用,鐵礦開采的截止品位明顯下降,華北、東北等地只有10%;廢棄的尾礦也得到充分利用;地下開采則從現有的300米向更深的500米開進,2006年,我國礦山產能達到5.8億噸,同比增長近4成,今年則將突破7.1億噸,再增兩成。
在此基礎上,雖然我國今年對鐵礦石的需求增量為7000萬噸,但國產礦增量可以滿足其中的4500萬噸。在外礦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產礦整體便宜的價格優勢正在充分發揮。鄒健稱,中國鐵礦業已成為抑制世界鐵礦石價格過快上漲的重要力量。
畢永田則樂觀估計,目前長期合同進口礦價格已經接近同品位的市場貿易價格,反映出國際鐵礦石供應開始趨于平衡。國內鐵礦價格的穩定,將增加中國在2008年進口礦談判中的籌碼,各鋼鐵企業也將繼續加大國產礦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