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省南通港出發橫跨長江通往常熟港的6公里水路在周末也非常擁擠。因為有游客搭乘的汽車輪渡船、運煤的中型貨船、大型集裝箱船等船舶不斷涌入。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道說,這證明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中國,長江對分擔運輸負擔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
長江的貨運量像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一樣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在2000年至2005年,貨運量幾乎增加了2倍,集裝箱運輸量增加了3倍。今年將在長江流域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為8.8億噸,預計比去年增加12.8%,集裝箱運輸量也達到500萬TEU,預計比去年增加31.6%。涌入長江河口上海的集裝箱年均遞增35%。
政府也在盡全力擴充長江水路。有長江經過的江蘇、安徽、江西等7個省及上海、重慶兩個直轄市于去年11月和交通部共同召開了“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會議”。在該會議上,決定到第11個五年計劃結束的2010年為止,向長江水路擴充事業投資150億元人民幣,力求在2010年以后,吞吐量達到現在的2~3倍。
長江水運的優點在于一次可以處理許多貨物。如,在重慶工廠生產的福特汽車被運上大型平底船,駛過2500公里的長江水路,被運送到上海港。一輛卡車只能運載8輛轎車,但一艘大型平底船最多一次可以運載200輛。
當然越往長江上游走越困難,因為江上建設的大橋,大型集裝箱船無法通行,另外,阻礙物流產業發展的障礙也不少。但長江的物流業主們一致認為水運要遠比陸地運輸有效,因此預計長江的經濟動脈作用將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