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RFID給供應鏈加速

2007-5-16 10: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大概有10%的生鮮產品在消費者購買以前已經因腐爛而浪費掉了。因此,零售商面臨一個特殊的挑戰:如何保證生鮮產品的存儲以及銷售,使它們在賣給消費者之前不腐壞? 

添加防腐劑可以延長產品的保鮮時間,但面對嚴格的食品安全檢驗,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方法,因此只有加快生鮮產品的銷售速度,使他們盡量縮短滯留在供應鏈環節和擺放在零售商貨架上的時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損失。一家荷蘭Wageningen大學的應用研究機構—農業技術和食品開發研究所(A&F),正在對此進行研究,期望能夠采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為上述問題找一個更好的答案。  

  測試供應鏈環境  

  “我們需要用RFID數據來改進生鮮產品的供應鏈”,A&F的供應鏈項目經理Scheer說:“在提供快捷、精確的信息方面,RFID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Scheer現已推出一種新的概念,他稱為質量跟蹤追溯(QTT)。它能夠在跟蹤供應鏈中的食品的同時,記錄溫度、濕度及其他有關產品環境狀況的數據。這樣,不論是在運輸過程當中還是在零售商銷售貨架上,QTT系統都能夠確保食品不腐壞掉。  

  “跟蹤追溯是第一步,至關重要。”Scheer說,“我們必須得知道食品所處的環境狀況,不只是為了確保食品的安全及避免其腐壞掉,而且還要確定其味美及食品生產出來以后,可以保持新鮮的時間。”  

  A&F現已同多家企業合作以解決這個 問題。合作企業主要有一家荷蘭零售商、一家食品加工企業、一家物流供應商及一家生產可重用裝載箱的企業。他們正致力于研究一種測試方案,屆時,RFID標簽將附到箱子上并從食品加工企業發送,以方便在供應鏈中跟蹤各種蔬菜等生鮮食品。RFID數據能夠記錄蔬菜在供應鏈中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地點所花費的時間。  

  同時,有關的環境狀況數據(如溫度和濕度)能夠被數據記錄器收集,記錄器是用來評估并記錄這些環境因素的。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可以確定現有的環境對產品新鮮程度的影響,也可以推算出每個產品的保鮮期和適宜的存儲溫度及濕度等。對某一特定產品來說,時間和溫度是決定其還能有多久銷售時間的重要因素。這對于生鮮產品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多種蔬菜混合(如萵苣、胡蘿卜、洋蔥和卷心菜)或即烹型產品可能會在短短的幾天內腐壞。  

  接下來的測試,將采用基于第二代EPC協議的無源超高頻RFID標簽來進行跟蹤追溯。標簽能夠在加工場所、配送中心及其零售商店的多個地點被讀取。數據記錄器記錄產品所處的環境溫度。這些信息同每次出入貨RFID數據一起,隨后發送到數據庫。參與部門可以訪問數據庫中的信息,并為實現質量跟蹤追溯(QTT)對信息進行分析。  

  此方案的一個目標在于,通過使用RFID數據研究出來的算法來決策何時對生鮮產品補貨,以及多少產品上架銷售。Scheer說,通過對其他零售商供應鏈中產品的跟蹤,A&F應該能夠給出算法,為特定的產品制定出合適的補貨時間表。公司方介紹說,對不同零售商算法都不相同。  

  最佳平衡點  

  腐壞問題對生鮮產品來說,是必須要考慮的另一因素。 Scheer說,挑戰在于找到腐壞同出庫之間的最佳平衡點。“首先,補貨算法將能夠建議該做什么。”他說“當證實其確實有效時,生鮮產品銷售公司就能夠采用它,從而創建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補貨系統。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發生的事情。”  

  QTT對供應鏈管理的好處包括:改進食品安全狀況。這是因為,QTT的實施減少了食品在供應過程中腐壞的幾率,有效控制了生鮮產品的供應速度和節奏,并且使壞掉的產品能夠更有效的召回;減少腐壞開銷,降低產品的庫存,提高物流效率;改善客戶服務。因為對于具體的零售消費者來說,食品供應商能夠更準確地確定出產品質量等級,并使最終購買者因此受惠。  

  實現先進先出  

  “我們能夠預見到針對生鮮產品的不同概念,” Scheer說,“先進先出(FIFO)是目前的主流概念,我們幫助零售企業對生鮮貨品腐壞速度進行預測和排序,使他們能夠依據這個順序推進到FIFO——最易腐壞的產品最先運出。”  

  “FIFO意味著,生鮮產品基于貨架銷售的供應鏈,而不只是基于其在供應鏈中運輸的時間。例如,同那些前置時間(Lead times,指訂貨至交貨的時間)短而且配送條件比較適合的產品相比,前置時間長并且在配送過程中已經處于高溫環境的產品將會較早的送往零售貨架。”  

  目前,一些公司使用條碼和溫度數據收集器已經建成QTT,但是條碼掃描是勞動力密集型工作。Scheer預見,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公司將逐步過渡到無源RFID和數據收集器配合應用,最后到只用無源RFID。這將保證這些公司能夠跟蹤追溯,并且無源RFID傳感器能夠實時地控制溫度、濕度和其他環境因素。最終,公司從標志可回收運輸單元(如托盤和貨箱)轉換到標志消費者包裝。  

  “目前,你可以建成QTT而不需用RFID,但是這樣完全是為了增強供應鏈的可視性以及更快的共享數據,” Scheer說,“這就是RFID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用戶將會對每家商場的每種產品作一個成本效益(cost-benefit)分析,從而決定什么時候實施基于RFID的QTT會更有意義。他們需要進行規劃,使今日的幻想盡快變成明天的現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