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
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把投資的重點切實引導到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來
過去的一年,山東省“十一五”發展實現良好開局。全省生產總值達到2184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7%;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3546元。財政總收入4110.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55.3億元,分別增長22.7%和2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68元,分別增長13.5%和11.1%。
今年,山東要繼續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堅持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全局性、戰略性任務抓緊抓好。
一、積極推動投資與消費相協調。 必須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按照區別對待、正確引導、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原則,把投資的重點切實引導到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來。 二、突出抓好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堅持節約發展,力爭在節能、節地、節水上實現新的突破。重點抓好10大高耗能行業和1000戶重點企業的節能工作,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大力開發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型能源。加強節能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開發利用。
三、努力提高自主創新水平。全面實施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技術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繼續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四、加快推進制造業強省建設。加強以節能降耗減排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改造。今年全省技改投入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要達到30%以上;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推進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帶和各類園區建設;積極推進行業調整和企業重組。
五、大力繁榮發展服務業。堅持把加快服務業發展放在產業結構調整的突出位置,力爭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要深入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資源,大力推進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租賃、信托等金融服務創新。依托大型交通樞紐,加快建設魯東、魯中、魯南三個物流區域,積極爭取建設青島保稅港區。要著眼于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精品項目。
六、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大力推動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省財政繼續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轉移支付力度,今年擬安排轉移支付160.9億元,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強化對口幫扶;支持濟南提升產業水平,加快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加快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水平。進一步發揮青島龍頭作用,帶動半島地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升級;大力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規劃的實施,健全協調推進機制,加快建設高效生態經濟區;完善魯南經濟帶發展規劃;全面落實海岸帶建設規劃,開展多學科、多產業、多領域的綜合開發,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本報記者單保江整理)
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近年來環渤海地區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的又一增長極。而包括京、津兩市和河北8個地市在內的京津冀都市圈,被稱為“第三增長極”的核心引擎。這是一艘輪船停泊在曹妃甸礦石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