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為了積極落實推進物流業發展的戰略方針,充分發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兩個積極性,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落實政府提出的相關目標。其中一些做法和措施對我們頗有啟發。
1.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由政府統一規劃并投資,通過使用者付費方式回收建設成本。日本政府對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如:高速公路、機場、港口、大型倉儲基地等,絕大多數是先由政府組織規劃并投資建設,之后在為物流提供使用權的過程中通過收取使用費的方式回收成本。例如,日本由政府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需要繳納使用費,航空公司要向機場繳納費用。再如,坐落在神戶港、擁有14萬平方米面積的大型國際物流倉庫也是先由政府策劃并投資建成,之后提供給日本一流規模的大型物流倉儲公司(如:日新、三菱、三井、日本通運、住友、上組、川西等)租用的,而用于流通和倉儲的設備、設施則由使用者根據需要自行投資建設。政府的投資建設成本是通過向租用企業收取使用費的方式逐步回收的。這樣做的好處是,政府一方面能夠宏觀控制主要物流基礎設施的整體規劃和綜合效應,同時能夠快速使建設成果付諸使用,并逐年地得到投資收益。
2.綜合物流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采取政府統籌規劃,項目實施向企業招標,同時政府給予相應資助,并對成果推廣予以支持的方式進行。日本政府在其綜合物流信息系統政策中,提出了使物流交易、運送和作業過程效率化的總體目標,并基于該目標進行了信息平臺的整體規劃,包括支持貨主與物流企業之間進行交易的EDI平臺、為用戶提供即時信息的物流運行系統平臺,以及優化和整合商品配送過程的運送支援系統等。政府將整體規劃項目分成若干子項目,并以社會招標的方式由富有資質和開發能力的IT企業承擔各子項目的研究與開發,而政府則對那些最好的項目建議方案給予相應資助,并在成果推廣中起積極地引導作用。
3.政府組織專業團體負責綜合物流的標準化規程的制定與監管工作。日本在大力發展物流的政策推進過程中,十分注重標準化、規范化的同步。這是從長遠考慮,與國際物流接軌的重要戰略舉措。為此,日本設有專門的專業團體JIS負責物流標準化工作的研究、監督與推廣。其中包括:EDI和電子商務的信息標準,運輸標簽、托盤、集裝箱等各類與物流相關的標準。正是由于日本物流標準化工作的實施與開展,使日本各方物流資源能夠容易地交叉整合并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對于我國剛剛開始起步的物流業來說非常具有啟迪作用。
4.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物流發展孵化器,招商引資,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實,日本物流業的發展并非全部來自中央政府的投資,地方政府的建設積極性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如:1999年度總吞吐量高達8278萬噸的神戶港人工島港口建設項目的投資就是由四部分構成的,即中央撥款、地方政府投資、國家免息長期貸款和利用港口的企業投資,其各自投資的比例為3∶3∶2∶2。另外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以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資。譬如:神戶市為了增強其港口的吸引力和輻射力,政府出臺了減少多項港灣設施使用費的優惠政策。
5.通過政策調整,促進民營企業投資積極性。日本政府出臺的促進物流發展的政策中,非常注重調動民營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支持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有:①建立相關的貸款制度。該項貸款制度主要針對為提高物流效率而進行的物流設施的建設項目及信息化設備等的導入項目。②《民活法》的實施。為了促進民間企業對特定設施投資建設的積極性,日本政府早在1986年就頒布了《民活法》。最大限度地發揮私營企業的資金能力、經營能力,促進各種特定設施建設法規的完善。包括對私營企業建設特定設施的費用補助、出資貸款(包括無息和低息貸款)、稅制特例以及NTT低息貸款貼息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這一法規的出臺無疑對促進民營企業在物流基礎設施投資方面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
綜上所述,日本政府的物流政策導向對促進日本物流業的興起與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對我國大力發展物流產業過程中,認識政府對推動物流業發展的作用有著極好的借鑒。我國政府對推動發展物流的重要意義已有了一定認識,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了“要進一步加速物流發展,加強物流理論和技術研究,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盡快改變物流落后狀況,以適應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的戰略目標。要使這一目標得以早日實現,尚需要相關的政策予以扶持和引導。
上一篇:物流外包提升美軍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