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江西省彭澤縣芙蓉墩鎮芙蓉村67歲的萬經財老漢卻犯起了愁,萬老漢的兒女都在外打工,自己又鬧了點病,地里所需的上百斤復合肥還沒著落。設在村里的“三農”便民服務點得知情況后,負責人陳中勤立即開車把肥料送到萬老漢家中,解了老漢的燃眉之急。在江西,由郵政系統設立的1.77萬個“三農”便民服務點遍布鄉村山寨,農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訂票辦證、購買農藥化肥等服務。由于減少了農資銷售的中間環節,5年來江西農民的水稻耕種成本每畝降低了100元左右,郵政的年收入也從1998年的5.8億元躍升為去年的18億元。
“我們就是要抓住‘農’字,唱活郵政這盤棋,在服務‘三農’中力爭雙贏!”江西省郵政局長羅桂林告訴記者,1998年,江西郵政開始獨立運行,當年全省郵政總收入5.8億元,年底盤點卻發現虧損4.8億元,捉襟見肘的現狀逼迫企業轉變經營思路。2001年,江西郵政率先在全國推出種子郵購業務,由于郵政信譽可靠,每斤稻種價格比市場價低3元錢,當年種子郵購總量達168萬斤。2006年,江西郵政種子郵購量達596萬斤,僅此一項為全省農民減負2000萬元,郵政獲得的收益也接近1000萬元。今年年初,準備外出打工的彭澤縣定山鎮響水村農民汪文發現自己的身份證過期了,村里離縣城有幾十公里山路,要是自己辦得花個把月時間。焦急之際,汪文給村郵政服務點掛了一個電話。很快,村郵政代辦員將他的證明、照片等材料收走,然后又由郵遞員遞交到縣便農服務中心。過了十幾天,汪文就從郵遞員手中拿到新的身份證,“沒想到郵政這么方便快捷!”
截至2006年底,江西郵政在全省范圍內建立起“三農”便民服務點1.77萬個,覆蓋了全省88%的行政村。5年來共為全省農民郵購優良稻種1400多萬斤,配送價值7.2億元的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今年,江西郵政還將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開設“江西省名優農副土特產品專售店”,屆時,江西老俵的婺源荷包紅鯉魚、南豐蜜桔等特產可以通過“三農”便民服務點直接外運,為農民增收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