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工作,用全局觀去管理,勇于挑戰自我的沈蓉蓉將她的物流經演繹得五彩繽紛。
文/李 穎
9月16日,沈蓉蓉一如往常地不顧奔波辛勞,從蘇州回到上海與家人共度周末,這也是每每讓她感到最為愜意的時候。這位外表溫婉的江南女子就是全球最大的硬盤、磁盤和讀寫磁頭生產商——希捷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希捷,Seagate)的物料總監。 一個晴朗的初秋午后,記者有幸見到了沈蓉蓉。她那清晰的邏輯和穩靜的心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顧自己既往的職業生涯時,沈蓉蓉覺得自己有足夠的理由感到“欣慰”:在過去的12年間,盡管先后轉戰于無錫、上海和蘇州三地,但這三份工作與物流互為關聯卻又反差不大的角色都被她演繹得相當到位。
與物流結緣
其實沈蓉蓉并非物流科班出身,這也正是她目前重新進入學堂重拾課本的原因。1989年,年僅17歲的沈蓉蓉考取了東南大學自控系的檢測技術及儀器工程專業。進入大學后,沈蓉蓉才發現對所學的專業興趣索然。但卻在不經意間,她在學校的圖書館里發現“物流”的字樣,從此,她便與這物流結下了不解之緣。 與此同時,一向對工程專業不來電的沈蓉蓉,卻在大學期間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既要學好毫無興趣可言的本專業各學科,又要滿足自己的業余興趣,大學四年對于沈蓉蓉來說辛苦但又充實。“那時候很‘慘’的,電子的課程要學,機械的課程也要學,但我覺得要做就要做好”。正是憑著這股倔勁,沈蓉蓉摸索出如何有效管理時間以及應對壓力的能力。沒有被繁忙的功課所累的她,最終以優秀畢業論文的成績結束充實的大學生涯。 或許是機緣巧合,就在她大學畢業之時,恰逢計算機行業在中國蓬勃發展。
大學的業余興趣為沈蓉蓉的求職應聘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當時正好無錫一家外資服裝貿易公司需要聘人管理數據庫,并需要兼職做信用證押匯的工作。這份工作需要用電腦來操作,懂計算機的沈蓉蓉很快就被聘用了。“去這家公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要轉行做計算機,不再做工程。在上班前,臨時抱佛腳看了國際貿易方面的書,覺得比電機、模糊控制、傳感器、公差有意思得多,我就義無反顧的去了”,沈蓉蓉笑著說。 一晃將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份工作讓沈蓉蓉擴大了眼界,也培養起了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同時,由于工作中涉及信用證跟單、到銀行擔保貸款、報關等方面的工作,更讓她積累了豐富的國際貿易運作經驗。 但喜歡挑戰自我的沈蓉蓉并不滿足于眼前這份繁瑣且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工作。而此時希捷的出現正好遂了沈蓉蓉這個心愿。1995年,希捷成為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區里的第一家外商投資公司。在工廠籌建階段,希捷就開始招聘很多本地人才,并承諾為先遣部隊提供赴新加坡培訓的機會!爱敃r我所在的公司屬于貿易公司,我想看看真正的外資制造企業是什么樣的。得益于我的工程學歷、IT背景以及貿易經驗,希捷的工程、質量、IT和物流等幾個部門都對我敞開了大門。經過一番考慮,一向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我認為物流這個部門比較冷門,相對國內的供銷科有很大不同,便最終選擇加入物料部門”,沈蓉蓉說。 然而,希捷在無錫才剛剛從零開始,一切系統需要從新加坡移植過來。“我比較幸運,負責建立整個公司的物料流程,在新加坡培訓時對每個部門都有所了解,并涉及了生產、工程、銷售等等。而并不局限于物流部門的采購、計劃之類的學習。這是機緣巧合吧”!沈蓉蓉笑著說,“雖然希捷的系統是從新加坡移植過來的,不屬于創新的系統。但是建立新工廠,還是需要人為去推動才能讓系統運作順利! 系統平安上馬后,一系列問題開始考驗沈蓉蓉了。
風波四起
當希捷的系統建成并開始高效運作時,希捷的進出口額增長迅速。而在當時,無錫海關還未規;厥褂秒娔X進行進出口報關以及核銷,因此在觀念和意識上的差距令希捷與海關之間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導致進出口運作成為希捷物流運作中的一個瓶頸。 為了消除海關的疑慮,沈蓉蓉開始給海關“上課”。她詳細地向海關介紹希捷整個工廠的運作流程,物料系統是如何運作的等等,并在無錫海關設置了與希捷聯網的電腦,可以直接去查看希捷的系統。“我們要說服海關我們的系統是可信的,通過希捷系統就可以了解到物料狀況。但是,海關還是需要時間,畢竟對于新生事物接受起來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沈蓉蓉感慨地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海關終于接受了這種全新的運作方式。完滿解決了與海關之爭,沈蓉蓉肩上的擔子也并沒有輕松。保證物流系統中數據準確性的工作又落在了沈蓉蓉這一組的身上。 因為物流系統的準確度是整個系統能否順利運作的基礎。除了日常的系統維護,每個季度還要通過組織實物盤點來核對系統的數據。其中的一次盤點讓沈蓉蓉印象非常深刻,盤點下來發現少了很多硬盤,重新點了一遍,結果還是一樣。出現這樣的問題讓沈蓉蓉的心情非常焦慮。經過集思廣益,大家想到公司新進了許多測試設備,就把設備拆開來看,結果發現大部分設備中硬盤的序列號根本沒有登記。這才知道原因來自工程師沒有開領料單,就在生產線上直接拿硬盤使用。
事后,沈蓉蓉針對此事做了很多培訓工作來跟大家溝通,貫徹正確的物料流程。“問題出現后,就應該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后才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現在談起這件事,沈蓉蓉還頗為感慨。經過這件事以后,盤點出問題的情況就少多了。
給庫存減負
時光荏苒,沈蓉蓉在希捷的工作已滿6年,物料部所有的工作都做過,而公司當時也沒有擴大規模的計劃,能讓她感到新鮮的信息甚少。而此時,沈蓉蓉從朋友那獲悉,飛利浦移動顯示上海有限公司要招一名物料經理。這再次觸動了沈蓉蓉跳槽的神經。 沈蓉蓉向記者解釋了她選擇飛利浦移動顯示的原因:“上海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城市,飛利浦又是一家非常知名的歐洲公司,與希捷的美國企業文化不同,生產的產品也不同。這對于開闊我的眼界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于是我就決定過去做物料經理! 2001年8月,沈蓉蓉順利進入飛利浦移動顯示。但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進去后感覺非常不適應!霸瓉硐=莸牧鞒毯芗毣,每個人職責劃分很清楚,管理系統比較嚴謹。一旦出現問題知道找誰解決,多長時間有回應。相比之下,飛利浦移動顯示沒有明確的流程,感覺很松散”,沈蓉蓉的不適應主要來自于兩家公司對工作流程的管理。 事情總有兩面性。隨著2001年手機行業的蓬勃發展,飛利浦移動顯示擴張非?,但是整個管理體系沒有跟上這個發展速度。沈蓉蓉發現,現有的模糊流程正好給了她一個空間去優化管理流程。就這樣,變革開始了。 原來飛利浦移動顯示物料部的架構是由一個人負責一款產品,從頭包到尾。這造成每個負責產品的人都要和很多部門聯系,效率不高,而本身人手又不足,整個物流運作不流暢。為此,沈蓉蓉針對生產控制部門做了架構調整,即生產線由一個人來協調,并了解生產線上生產情況的變化,還有一個人負責與客服部協調,了解客戶的需求變化。這樣,既保證生產的穩定性,又給生產線一個寬松的環境。 然而,公司原來屬于定制式生產,客戶要多少就生產多少?蛻舻男枨罂偸亲儊碜內,這就造成客戶要的東西沒有,不要的東西剩余很多。 為解決這一問題,沈蓉蓉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工廠里設庫存的時候,新業務必須有一個星期的庫存,通常量產運作正常的產品設立3~4天,產品壽命即將結束的只設立1天的庫存。市場情況的判斷要及時與客服溝通,反饋的消息及時告訴負責與生產線和客服協調的兩個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該系統將客戶需求、生產線、倉庫和供應商的整個鏈條拉動起來.通過這樣的改革,整個物料控制就變成一個運行良好并有自我監控能力的系統!懊繒r每刻都要有全局的觀念,不能只盯著某個環節減庫存。這套系統很快就出了成效,庫存縮水了50%,周轉率也提高了一倍”,沈蓉蓉欣喜地說。 在供應鏈做了多年的她,一直希望能夠在物流方面有所成就。2005年,沈蓉蓉開始攻讀上海交通大學物流碩士研究生課程。目前她正致力于灰色理論-等維灰數遞補動態預測在物流需求預測中的應用。 同時,沈蓉蓉也希望有機會做一些采購方面的工作,以此積累她在整個供應鏈系統的工作經驗,即計劃、物流、倉儲和采購。沈蓉蓉總是幸運的,由于她的工作業績突出,對采購一直有憧憬的她開始負責飛利浦移動顯示全球產品采購的工作。
2006年初夏,希捷完成了對全球硬盤驅動器的另一巨頭——邁拓(Maxtor)的收購,邁拓公司在蘇州的制造基地從此也正式易名為希捷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希捷公司力邀沈蓉蓉擔任該公司的物料總監。沈蓉蓉深知,如何在短期內將收購后的公司管理架構建立起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企業并購后是否能早日成功的關鍵。對此,她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來迎接這個挑戰。
上一篇:探路者徐秋華
下一篇:讓中國物流車與歐洲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