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沃爾沃集團以60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轎車公司出售給美國福特集團,專心經營其卡車、客車和重型機械設備業務。目前,沃爾沃集團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重型卡車制造商。
燃油告急!北京成品油庫存逼近警戒線!運輸大戶亟待化解能源危機!連日來,類似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7月26日,我國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表示,為降低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除增加國內石油生產外,還要加強市場需求管理。
卡車是燃油使用大戶,也是物流行業的主要運輸工具。燃油價格不斷上調,卡車生產企業及物流行業該如何應對?本報記者為此采訪了沃爾沃卡車公司亞洲區常務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瑜章先生。
西方發達國家高速公路上,很少有運輸卡車擋路現象
記者:在卡車生產企業里,記者早就聽說沃爾沃公司是倡導中國物流業改革的領頭羊,能說說原因嗎?
吳瑜章: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既要“開源”,也要“節流”,將簡單的運輸發展成為有效率的物流就是“節流”的重要手段。卡車是物流行業的主要運輸工具,相比其他種類汽車,耗油量大也是事實。但不能因此就放棄卡車,不去發展對國民經濟有重大意義的物流業。重要問題是如何使卡車和物流業變得更有效率。舉例來說,行駛在西方發達國家的高速公路上,我們很少會發現運輸卡車擋路的現象。道路暢通了,不僅卡車,其他車輛的燃油消耗也會降低,這就是“節流”,也是有效率的物流。
記者:中國的物流業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哪些差距呢?
吳瑜章:沃爾瑪的貨物永遠在路上,我們的貨物總在倉庫里,這就是差距。有權威的統計結果說,中國平均一個物流量,食品和電子產品要倒手27次,而歐美國家只有兩次,像零售巨頭沃爾瑪這類企業,其物流基本是一票到位,無縫連接。而在中國,物流業僅僅是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商業物資、對外貿易等的合作行業。中國的工廠里,要么倉庫閑置,要么貨品積壓,運輸卡車多次往返運輸,看似繁忙卻做了很多無用功,這使中國的運輸成本比國外高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燃油的無謂損耗。
國際社會上,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是衡量該國物流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比重越低越先進。發達國家為10%;中等發達國家,如韓國約為16%;而中國則占到GDP的20%—30%。另一方面,以公路運輸為代表的中國物流企業,其回報率低得驚人,僅為1%左右,這遠遠低于國外近10%的回報率。
記者:從你們的角度,對中國的物流業改革有哪些建議?
吳瑜章:中國的高速公路網以每年近5000公里的速度在飛速發展,這為物流業改革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路好了,路上跑的就該是好車。作為物流業的主要運輸工具,卡車能做到門對門的運輸,是空運、船運、火車運輸的黏合劑。假設我們把高速公路比喻成血管,卡車比喻成血液,那么我們應該使卡車成為健康的血液,而不是消耗高、產出低的“黑血”。如果中國的卡車運輸可以做得像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一樣,快速、高效、節油,并且能以運代存、代儲,及時供貨,經濟就變成了有效率的發展。所以物流改革不僅關系到卡車的生產企業,也關系到國家效率的提高。
“連綿不斷”的太極精髓與物流業有相通之處
記者:燃油價格上漲,卡車生產企業受到很大影響。您對此有什么建議?
吳瑜章:卡車不是性感的產品,它代表著一種樸實、厚重的文化,這也就要求包括沃爾沃在內的卡車生產企業要以厚道之心處處為客戶著想,為社會利益著想。
到中國市場以來,我從中國傳統思想里受到很多啟發。比如目前的能源短缺問題,表面上似乎是現代化生產所必然出現的困境,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深刻領會中國先哲們提出的“天人合一”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對資源能做到合理開發,節約使用,或許我們能在新能源研究出來之前規避這一世界性難題。
就卡車企業的經營來講,中國傳統思想也很有啟示作用。比如太極理念的精髓是“連綿不斷”,這與物流行業有相通之處,所以我們這些卡車生產企業就要考慮到物流中的各個環節,包括卡車的“糧食”—————燃油,而不能只顧及眼前利益單一地看問題,為提高銷量而生產那些價格低卻油耗高、質量差的卡車。還有兵家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表面上講的是“無為”,實質上是要求苦練內功,使自己強大才能做到“不戰而勝”,就卡車生產來說,苦練內功就是提高產品的質量。
記者:你們在這些方面有什么成功經驗呢?
吳瑜章:比如我們提出了“卡車不是車,而是賺錢的工具”這樣一個理念,在汽車銷售中“用意不用力”,著重于轉變客戶的觀念,而不是盲目地去和競爭對手打價格戰。我們認為,打價格戰這種做法是沒有真正了解市場,不知道整個價值鏈上每一級客戶的訴求是什么,只是簡單地將其歸結為價格。比如為飲料集團提供物流用車,要考慮到使購買飲料的人能喝到新鮮的飲料,使銷售飲料的商家貨品充足,使飲料生產企業的庫存量降到最低。在這個價值鏈里,卡車生產企業要關注每個環節。
記者:生產高品質卡車,就意味著成本的增加,企業是否愿意這樣做呢?
吳瑜章:中國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很英明。企業的發展要有長遠眼光,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我把儒家的“慎獨”兩個字掛在辦公室,就是提醒自己在獨處又無人注意時,行為也要謹慎不茍。如果客戶和社會都能從我們的產品中獲得最大收益,“慎獨”之中也可自得其樂。
既要貫徹總部發展思路,也要深刻理解中國國情
記者:目前的能源短缺問題是否會影響外企在中國的發展?
吳瑜章:中國的優勢依舊巨大。盡管出現了能源短缺等問題,但這不僅只在中國出現,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隨著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物流改革等一些“節流”措施的實行,中國在解決能源問題上還有很大的潛力。所以我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困難,我們對中國市場依舊充滿信心。就沃爾沃卡車公司來說,我們還有很多宏偉的目標要在中國實現,比如沃爾沃卡車的“中國制造,全球供應”就是我們不變的方向。
記者:您對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還有哪些建議?
吳瑜章:最重要的是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現在的中國市場好比一個巨大的嬰兒,其規模之大和發展之快,在全球范圍內前所未有。所以,在中國的外國企業,既要貫徹總部的發展思路,也要深刻理解中國國情,成為搭建在總部與中國之間的橋梁。西方發達國家是成熟的市場,為企業提供的是穩定的平臺;而中國是快速發展的市場,能為企業提供巨大的機會。所有那些在華的外國企業,只要具備遠見卓識,真正做到“中西貫通”,必定會如沃爾沃在拉丁語中所代表之意——滾滾向前。(雷達)
上一篇:物流人:為有源頭活水來
下一篇:中國低成本航空第一人——王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