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進步和管理技術創新的帶動下,全球物流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全球物流已經進入供應鏈時代。美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拓寬了物流發展趨勢的路徑,這對中國物流究竟有多大影響?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王國文博士。
物流發展充滿希望"進入21世紀,物流產業最有影響的變革,是電子商務模式給物流帶來的變化。"王國文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整個物流進行了重新定義,對物流所有的環節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由于任何企業都不能窮盡物流的地理范圍,而且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也必須相互依存,因此,強調在變革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成為21世紀的主題。
怎么理解戰略伙伴關系呢?王國文認為,第一是物流服務商與供應鏈服務需求商之間在不穩定的經濟中建立穩定的關系;第二是指在物流供應商之間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供應鏈合作伙伴在不穩定的經濟中建立穩定的關系,獲取足夠的知識和技巧,以便在這個以技術為導向且快速發展的領域發展上述關系,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他強調,變化的世界對供應鏈管理、第三方物流、運輸、倉儲、國際物流、商業物流都帶來了挑戰,物流產業必須實現自身變革,才能應對挑戰。
進入供應鏈時代從物流發展歷史分析,物流經歷了一個持續變革的過程。權威物流學者鮑爾索克斯教授對物流思想的演變過程做了總結。
上世紀50年代以前強調運輸效率,50年代強調物流成本、客戶服務,60年代強調綜合外包,70年代強調運作整合、質量,80年代強調財務表現和運作優化,90年代強調客戶關系和企業延伸,當今強調供應鏈整合管理。
王國文認為,美國物流協會的兩次更名體現了兩次質的飛躍。1963年成立時,協會的名字是"實物配送協會",1985年更名為"物流管理協會",是因為運輸和配送增加了越來越多的內容,這個職業從狹義的運輸和倉儲,發展到更廣的物流領域。21世紀的情形與當時的情形非常相似,物流與20世紀80年代初CLM更名時所處的是同樣重大變革的環境。在過去的10年甚至5年間,物流職業的專業人員所包括的范圍越來越大,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關鍵。物流職業的專業人員在組織內部和組織外部與越來越多的人們打交道。物流專業人員的角色已經發生演變,不僅包括物流的內容,而且包括采購、生產運作、市場營銷的功能。物流這個產業比原來的運輸和倉儲又擴大了、加深了,更注意管理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2005年更名為"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表明從物流到供應鏈的合乎邏輯的演進。
據物流權威人士分析,美國物流協會發布了最新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按照CLM供應鏈管理定義(SCM定義)供應鏈管理包括了對采購、外包、轉化等過程的全部計劃和管理活動及全部物流管理活動。更重要的是,它包括了與渠道伙伴之間的協調和協作,涉及供應商、中間商、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和客戶。從本質上說,供應鏈管理是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供給和需求管理的集成。
提升核心競爭力供應鏈實施的目的是使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美國物流最新的發展,是將供應鏈管理與企業的財務銜接,將供應鏈管理與財務表現的主要驅動因素連接,對供應鏈實現的績效進行考量。主要的財務指標包括收益、利潤和企業的資金利用率三個方面。主要方法是利用主要財務指標的差距作為尋找供應鏈過程、活動、任務提升的線路圖,并與主要操作績效指標對應,以研究案例探究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真實價值,研究供應鏈總成本(操作支出+資本費用),使用財務指標建立供應鏈績效和有效性度量的目標。
王國文說,供應鏈是物流管理在深度和廣度方面的擴展。制造業企業、物流企業都應重視供應鏈。他強調,供應鏈取代物流,不僅是理論的發展,更是時代的變革。供應鏈對制造業所起的作用,應引起中國生產企業的足夠重視。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掌握供應鏈技術,才能在市場上具有競爭能力。
王國文說,一個區域、一個城市的競爭力,直接取決于產業競爭力,因此,供應鏈關系到區域競爭力。研究供應鏈發展趨勢,分析所處區域的供應鏈結構,打造供應鏈服務基地,不僅關系到物流產業發展的問題,更涉及到未來區域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因此,政府應組織力量,開展供應鏈戰略研究。
為新技術的發展做好充分準備。王國文認為,RFID是全球物流領域最新的應用技術。RFID成為物流和供應鏈"速度"和"價值"實現的最先進的手段,因此該項技術在物流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他建議政府應加大投入,對物流新技術進行基礎性研究。同時開展廣泛合作,引入更多的物流企業和機構,建立物流對外合作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