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人物

三足鼎立的時代

2007-4-29 16: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環球供應鏈》:中國零售業即將正式向外資開放,您認為外資零售巨頭下一步會采取哪些動作進行新一輪的擴張?

黃國雄:中國零售業開放已經進行3年的保護期后,外資零售巨頭進入的步驟將加快。具體表現在,外資開始由政策性的進入轉入WTO框架協議下的進入,并開始從1992年規定的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并逐漸向三四級城市擴張開店。這些城市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緊臨中心城市。外資進入中國也開始由試探期轉向戰略發展期,從單一的資本合作轉向資本運營,從單點擴充向企業收購發展,其中主要采取的手段是收購和兼并。并開始從引進經營向本土化發展,包括貨源和人才的本土化發展等。

  《環球供應鏈》:中國零售業正式向開放之后,關于開店的股權比例和地域都不受限制,而業界比較關心的問題是外資是否會開始獨資開店和回購當時合資中中方持有的股權?

  黃國雄:未來外資獨資開店的存在可能性,但這也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因為還是要考慮到賺錢問題,如果因為獨資而導致其他問題出現,外資還會繼續合資,因為合資更有利于它們擺平當地的利益問題,更加注重本土化。

  《環球供應鏈》:有些人認為,中國零售業試點階段出現外資“過度開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商業法律,地方政府因此可以不顧中央主管部門的法規,越權審批,對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黃國雄:商務部不會推行《商業大店法》,因為作為大店,其本身的概念不清,縣城、中小城市種的大店面積又該如何去界定呢?而且目前出臺大店法時機不宜,還不成熟。未來規范內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主要靠目前各地制定的城市網點規劃,對外資實行“開大門,關后門,提高小門的門檻。” 這個小門的門檻,就是由各個城市根據當地購買力、人口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自己的商業規劃,具體地提出店鋪的數量、大小、位置,用規劃來限制中外企業的盲目開店。

  《環球供應鏈》:您如何看待未來中國本土零售業的發展?

  黃國雄:當外資大舉進入之時,中國本土零售業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大型流通企業在重組的同時,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步伐,加盟店的形式會逐漸增多。整個流通的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以國有控股的國有商業已經完成民進國退,大型企業正在嘗試改革家斷。連鎖的發展從量的擴充到質的提高,更注重效益。商品結構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部分出現富裕型的變化,推動中國零售業發展,使民族商業也要逐漸實現淘汰制。

  《環球供應鏈》:外資會不會完全占領中國零售市場?

  黃國雄:外資進入中國并不是暢通無阻的,外資并不會輕易進入農村地帶和虧損的零售商,因為它們也要考慮到賺錢問題,在中國發展初期使擴展,戰略發展期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贏利問題。況且,任何外資也只能進入一個或幾個業態,家樂福在中國也只有大賣場、冠軍超市和折扣店三種業態。根據商務部新出臺的政策,中國現共有17種零售業態。中國地域差別大,區域廣,許多條件并不具備,要形成全國性的連鎖比較困難,到至今為止,沃爾瑪在中國沒有一家店是賺錢的。

  但外資的沖擊肯定的,畢竟在觀念、管理、經營和服務上,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都有一定差距,更何況本土零售業還存在資金不足、人才不足的問題。但是,本土商業企業占有區域優勢,有著靠多年經營沉淀下來的消費者認同感,這是外資企業短時期內無法趕上的。外資們相互競爭相互制約,在大型超市給中小企業制造了商機,它們進入是有限的,“中國市場依然是中國人的市場”,任何外國企業不能代替本土商業的作用。

  《環球供應鏈》:民族商業仍然是中國零售市場的主體,您認為未來中國零售業會出現怎樣的格局呢?

  黃國雄:從內外資關系來看,基本特點是“重點對峙、三足鼎立,發展中心,穩住農村”。重點對峙是指外資與內資的競爭將主要集中在重點城市、重點地區、重點業態,包括超市、大賣場、倉儲商店和專業店、專門店等。作為中國零售商業主體的連鎖超市,可能會形成國有商業、民營商業、外資商業三足鼎立、互相制約的局面。中國商業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中小城市、中小商業,而廣大的農村市場是中國市場的基礎,是供銷社必須堅持的陣地。

  注: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國雄教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