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里大通物流海南分公司負責著三星(海南)光通信公司原材料的進口和成品出口等物流業務。由于海上多變的氣象條件,有時會出現貨物到港時間延期,如果走完報關、聯檢、卸船、通過海關集裝箱掃描、放行這些程序,需要1天半左右的時間,給工廠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因此,海口海關照顧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于時間緊急的貨物,允許免掉集裝箱掃描步驟,在貨物運抵海口保稅區后,由海口保稅區海關進行人工查驗。
“簡化手續后,只要半天時間就能辦完,大大方便了我們企業。”嘉里大通物流海南分公司的經理王俊萍說。
近年來,海口海關在創建文明高效機關活動中,著力改善通關環境,對外承諾并落實了32項措施,切實提高通關效率;編發《海關統計白皮書》,報送政策研究成果,提供海南外貿的預警和決策服務;嚴格執行“海關人員六項禁令”,深入開展行風建設等,在服務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上取得了積極效果。
海南海宇錫板工業公司的供應部部長姚星亮談起海口海關的服務,也是贊許有加。“海口海關為我們提供提前報關、船邊驗放的服務后,我們每噸鍍錫原板可以節省5元錢碼頭倉儲費,一年下來就是75萬元,而且避免了多次裝卸引起的損耗,提高了一級品率!”
今年初,海口海關又提出加強“服務型海關、責任型海關、法治型海關”建設。在積極推廣泛珠三角區域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區域通關模式的基礎上,今年將重點探索建立關區“多點報關、異地放行”管理模式,形成海南“虛擬統一監管現場”的大通關格局,打破海口關區各業務現場監管轄區的限制,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上一篇:中部六省將與沿海實現大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