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物流業理論研究需要創新

2007-4-17 10: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由中國市場學會、中國流通經濟雜志社等單位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北京)流通現代化論壇”,日前在北京物資學院舉行。張卓元、何偉、曉亮、吳念魯、俞曉松、陸江、高鐵生、丁俊發、任林書等首都經濟學界知名學者,與來自美、澳、俄、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界、學術界、企業界人士180余人,就流通經濟理論、政策 與實務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重視流通在降低經濟運行成本中的基礎性作用

  與會專家指出,傳統理論認為,生產決定流通,因此是“重生產輕流通”,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流通決定生產。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生產成本較低,但交易(流通)成本很高,因此,發展現代流通業,提高企業競爭力,降低流通成本,不僅關系到中國流通業本身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高,而且是關系到中國經濟整體發展的重大問題。現代流通已經成為經濟運行的先導,包括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力資本流。與會者認為,市場經濟越發達,流通的地位就越重要。解決經濟問題、處理社會問題,流通越來越彰顯出其重要意義,流通通過自我凈化,降低整個國民經濟運行成本,漸漸成為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中的主力,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因素和健康力量。

  現代流通的理論內涵包括四個方面:囊括有形要素稟賦與無形要素稟賦的全要素流通;面臨全球市場的全開放;涵蓋生產和流通全過程的流通;以需求為起點周而復始的螺旋式發展和上升的流通。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流通經濟的重要性,把降低流通成本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重視發展現代流通業,重視農村流通業建設,鼓勵批發市場的發展;要發展現代物流業,重視物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物流業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

  物流研究應高度重視企業物流管理

  專家指出,在建設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強調物流業的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堅持科學的物流發展導向。目前中國物流發展導向方面存在某些值得注意的偏差,如宣揚中國物流業發展將步入成熟期、否定物流業社會化、專業化發展的導向,以及主張物流發展應當“大而全”等。這種偏差給物流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很大的困惑,影響中小型物流企業的成長空間,也阻礙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目前中國物流理論研究存在嚴重的“重宏觀、輕微觀”的傾向,企業物流研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流通理論是“重宏觀、輕微觀”。造成這種傾向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我國在很長時期內沒有準確地認識物流;二是在理論研究層面和實際運作層面上,政府的行為多,企業的研究少;三是物流理論工作者多為脫離企業實際的高校教師和機關科研人員,對企業物流不甚了解或很少了解,缺乏研究企業物流的實踐基礎;四是企業本身接受物流理念的滯后性和對物流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目前物流業理論研究路線尚存在某些較為嚴重的缺陷,還需要理論創新。物流研究應高度重視企業物流特別是企業物流管理研究。

  變事后研究為事前研究

  專家指出,組織創新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第三個支撐點,對推動建立市場化、國際化的平臺和高效率的流通網絡,推動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構建和諧社會,解決貿易流通及經濟增長動力偏斜問題,必須提升產業結構,改變要素推動型經濟增長方式。在充分認識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把比較優勢、后發優勢、競爭優勢三者結合起來,通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金周轉速度,改善流通技術設施水平,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高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貿易利潤。與會者談到,對于流通產業發展及流通流領域的熱點問題,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包括管理角度和貿易角度。同時對于服務業、第三產業、物流業的區別,對于流通方向、流通速度的分類等問題應該進一步研究。研究應從過去的事后研究轉變為事前研究,進而引入系統工程等復雜方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