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供應鏈管理系統:構建集成化供應鏈
2007-4-1 13: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早期的供應鏈作為制造業的一個內部過程,其主要功能即把從外部采購的原材料,通過生產過程轉化為產品并進行銷售等活動,最終由各級批發商或零售商傳遞給用戶。這就使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供應鏈流程,而這些獨立運作的流程往往造成了企業間的目標沖突。
上下游共鏈接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企業的內部供應鏈流程開始逐步向外擴充。時至今日,供應鏈管理已涵蓋了由原材料供應商到分銷配送商,直至最終消費者間物資、信息和資金流動的管理過程,將企業內部價值鏈延伸到整個生存共同體,以廠商為中心,協同上游供貨商和下游流通銷售渠道,涉及到供應商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定貨管理、信息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戶管理等多個環節。
具體而言,在這樣一個供應鏈上每個企業不再是孤立的,它需要與供應鏈上其他的上、下游企業締結多種業務關系。針對上游供應鏈方面,企業需要與供應商結成長期、穩固的伙伴關系,從而保證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獲得有效的資源,達到雙方的互惠互利;對下游供應鏈方面,企業為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贏得較大的市場、較多的客戶,非常重視這方面的管理,希望更好地開拓市場、提高客戶忠誠度,爭取新客戶并維護老客戶。
可見,企業間的競爭或合作已由內部資源的競合上升為整個供應鏈管理體系的對比與合作。新的供應鏈管理將使各流程與環節之間的協作關系進一步加強,信息和資源全面共享,從而打破原有的企業間的界限,通過建立新的商業系統和流程,與更多合作伙伴實現緊密的協作,使整條供應鏈更加靈活可靠、反應快捷,并推動企業靈活、高效地運轉。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應用領先的供應鏈管理思想和方案,建立一套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將越來越重要。
單個點非鏈條
國內許多跨地區、跨行業經營的大型集團企業,它們的銷售終端和總部都實現了信息化,但終端與總部之間,從上游供貨商、生產商、倉儲、運輸到下游專賣店、銷售分公司的信息傳遞問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換言之它們的信息化只實現于單個“點”,而沒有帶動整個供應鏈“鏈條”。而供應鏈信息傳遞滯后導致的直接結果即數據缺乏準確性和及時性,企業對市場缺乏有效了解,同時決策也受到了嚴重影響。于是,一方面原有的銷售渠道會逐步流失到其他公司以維持自身發展;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將使商品價格越來越低,毛利不斷下降,而即使價格降到極限,可能還是很難將競爭對手甩在后面。如果不能及時、高效地匯總、分析并交流來自各方面的需求信息,實現企業或集團的統一采購、統一組織生產、統一物流配送和統一組織銷售等,企業將無法從整體上有效地控制采購、生產、倉儲、運輸、配送、銷售等物流環節的效率和成本。
集成化供應鏈管理系統
供應鏈系統的健全和高效與否已關系到整個企業競爭能力的高低。這些都使企業不得不對自身原有的供應鏈系統重新檢驗。
目前,國內已有多家大型企業或集團企業正在全面實施新的供應鏈管理理念和產品,并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收益。他們通過全面應用基于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體系,將企業內部的采購、生產、庫存、運輸、銷售以及客戶與供應商、各節點企業之間的各種業務形成統一的功能管理,建立了集成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從而達到有效采購、降低庫存、及時了解供應商價格和客戶信息,合理安排商品的流向和種類,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經營效益。
為實現這一目標,以雙匯軟件公司為代表的眾多軟件服務商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創新。由目前雙匯軟件產品在雙匯集團的全面應用來看,供應鏈管理系統及其解決方案的實施已收到了顯著成效。
例如從雙匯集團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應用,我們可窺見一斑:根據集團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雙匯軟件為其制定了“全面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總體原則,開發實施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系統,其中尤以供應鏈管理、連鎖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財務管理系統等應用效果極為突出。此供應鏈管理系統是基于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管理的體系,將企業內部的采購、生產、庫存、運輸、銷售以及客戶與供應商、各節點企業之間的各種業務形成了統一的功能管理,建立了集成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同時,系統能夠與其他軟件產品無縫鏈接,幫助企業全面掌握財務、業務、生產等全方位的信息,為企業快速、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雙匯集團的經營管理因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應用而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集團總部實現了及時了解各地的實時庫存,并能根據庫存由系統自動生成訂單,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生產計劃;同時通過大宗采購、統一配送降低了采購和流通成本,從源頭上控制了一些以前經常發生的財務問題,使集團的信息化投入得到了巨大的回報,從而為集團在供應鏈中獲得最大利潤、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