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配送與連鎖論文

EMS:借信息化再崛起

2007-3-6 12: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中國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特快專遞市場逐步對國外速遞公司開放,以DHL、Fedex、UPS和TNT為首的四大家族大舉進軍中國,對EMS在國際業務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同時,國內的中小速遞企業也逐漸興起,并且由于在客戶服務、資費等方面能夠提供更加靈活的策略,因此在
 
 同城業務和大中城市間業務上對郵政速遞業務形成了沖擊。

時限和安全是快遞業永恒的主題。借助主動數據倉庫技術,中國郵政期待再崛起。

有多少人愿意選擇EMS特快專遞業務?走訪許多大廈和寫字樓,發現很多公司選擇DHL、UPS、FedEx等進行快遞業務,也有的公司選擇國內一些小型的快遞公司。“EMS,我認為速度太慢,服務太爛,收費卻最高,我決不會選擇這種快遞來為我公司投遞快遞!”提到EMS,也有人如此抱怨。中國郵政,這家有著強大資源的快遞巨頭到底怎么了?

對手兇猛

近年來中國郵政速遞業務的頹勢,一方面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競爭對手的兇猛攻勢。

2006年12月11日,對于DHL、UPS、FedEx和TNT四大國際快遞巨頭來說意義非凡,這是他們在中國市場的“獨立日”,從這一天開始,外資快遞業巨頭將甩開國內企業獨享快遞業的巨大利潤,同時也有了真正的“名份”。政策開放使國際快遞公司的獨資步伐提速,彼此之間想要搶占更大市場份額的欲望更促使他們在中國的業務擴張快馬加鞭。

而國內快遞公司如北京宅急送快運有限公司(宅急送)、上海東方萬邦快遞公司等則勝在模式靈活、價格實惠、速度也更快。宅急送推出的精品“2D10”和“全國次日遞”服務。“2D10”,是指區域內當日18:00前接收貨物于次日上午10:00前送達客戶的門到門快遞業務,即“開門見貨”,保證客戶一上班就能收到貨;“全國次日遞”是指當日18:00前接收貨物于次日前送達異地的門到門快遞業務。

對郵政速遞業務來說,可謂外患和內憂共存。為了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提高客戶的滿意度,郵政特快專遞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產品和更加貼近客戶的服務。比如每年中秋節前后的“思鄉月”,針對大城市間時效性更高的“次晨達”等產品就是在對市場進行深入研究后推出的新的服務。

除了加大市場活動的力度外,中國郵政也意識到信息系統的建設對于提高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水平具有深遠意義。從1994年開始,中國郵政就開始建設速遞跟蹤查詢系統,10余年間已經建設了兩代系統。立足于當時歷史條件,兩代系統對提高速遞信息反饋率、方便查詢、增強生產輔助處理效率、提升速遞服務品質和競爭力、加快速遞業務發展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如今,速遞行業內的競爭已經由單純的速度競爭轉變為速度、價格、服務和品牌的綜合性競爭,同時市場和客戶對速遞業務服務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第二代系統雖然具備了基本的需求把握,但與業務發展和市場快速拓展的需要存在著一定差距。

為此中國國家郵政局決心集中力量建設一個高起點、高性能、高標準、集中控制、切合實際、靈活應用、滿足需求、突出重點(全程實時動態跟蹤查詢)的第三代速遞綜合信息處理平臺。
 
 尋找第三代

中國郵政前兩代跟蹤查詢系統共同的問題在于無法做到實時動態跟蹤查詢。對于特快專遞郵件而言,這種服務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同時為了提升郵政的內部管理能力,對于郵件在各個環節的統計分析也是該系統的另一個重要使命。

 第二代跟蹤查詢系統分別采用兩套物理設備來完成跟蹤查詢功能和統計分析功能。但是,由于物理平臺的分散帶來了復雜的數據同步問題,因此經常出現兩個系統數據不一致的狀況。

在經過了大量的論證和廣泛的考察后,中國郵政選擇了Teradata平臺作為中國郵政特快專遞系統的硬件平臺,并采用Teradata全球領先的Active Data Warehouse(主動數據倉庫)解決方案,來搭建其第三代速遞跟蹤查詢系統。

速遞跟蹤查詢系統的難點在于數據源的復雜性、數據加載的及時性以及各類數據倉庫任務之間管理上的復雜性。由于中國郵政專業局分工比較細致,每個特快郵件從收寄到最后投遞需要經歷很多環節。在一些環節中,數據往往來自多個不同的源系統。郵件收寄信息來自電子化支局系統,分揀封發數據來自速遞站點系統,運輸數據來自中心局兩子系統。對于國際郵件而言,往往還需要在國外段的運輸和投遞信息,需要能夠接收從UPU(萬國郵政聯盟)來的數據。在這些系統中,還有一些系統沒有能夠做到全國集中,需要從各個省的服務器上獲取數據。因此,如何能夠做到在這樣一個復雜的數據源環境下達到業務發生10分鐘內完成數據加載就成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針對復雜的數據源和數據加載實時性較高的要求,中國郵政采用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業服務總線)作為各個系統之間服務交換的平臺。這種架構的優勢在于,數據交換的實時性要求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

在數據加載方案上,針對實時性加載較高的場景有兩種數據加載策略,即Mini-Batch策略和持續加載策略。Mini-Batch是針對數據加載延遲在10分鐘左右的情況,而持續加載策略是針對數據加載延遲在5分鐘以內的情況。經過深入的比較和分析,中國郵政選擇了持續加載的策略以保證最短的加載延遲。

在這樣一個包括實時加載、Tactical Query和Batch report的系統中,如何才能精確地分配系統資源,保證系統在各個不同的時間段能夠滿足各類不同應用對資源的需求?針對這三種主要的負載,通過Teradata平臺的Active workload management管理服務,做到了對資源的精確控制。

在負載不同的三個時間段,跟蹤查詢系統采用了不同的資源分配策略。比如,在上午9點~11點,查詢用戶比較多,這時就分配比較多的資源給查詢用戶,以保證跟蹤查詢用戶的請求能夠在5秒內得到響應;在凌晨3:00~5:00,后臺匯總的任務開始執行時,前端查詢量也比較少的情況下,分配更多的系統資源給匯總任務,以保證匯總任務能夠按時完成。通過這種資源調度功能,保證系統上的負載都能夠按照事先設定的程序邏輯完成。

實時動態查詢

中國郵政第三代速遞跟蹤查詢系統已經于2006年6月30日成功上線運行,到目前為止已經穩定運行了半年時間。系統能夠在業務完成5分鐘內體現出郵件狀態的變化。對于采用無線手持終端方式上傳的郵件狀態,可以在3秒內體現出郵件的最新情況。

系統每天加載將近1000萬條數據,查詢量接近40萬個。99%以上的查詢都能夠在5秒內得到響應。從功能上來講,速遞跟蹤查詢系統不但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在業務發生10分鐘內能夠從系統上查詢到郵件最新的狀態,而且能夠做到對錯誤的、不合理的信息進行過濾,并且能夠對內部用戶和外部用戶展現不同的內容,到得了內外有別的效果。

除了跟蹤查詢的功能外,系統還承擔著為企業內部用戶進行經營分析和決策支持的功能,體現出既能夠服務于企業的戰略性決策,而且能夠幫助一線的業務人員實現戰術性決策。


2004~2006年中國快遞業務市場規模增長狀況及其2007~2008年預測


 

2004~2006年中國快遞業務市場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的構成及其未來預測

 


2001~2005年期間中國郵政在快遞業務市場的份額變化狀況

 



 

2006年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市場競爭狀況

 


2006年中國國際快遞業務市場競爭狀況

對比 四大巨頭擴張新動向

2005年,四大快遞巨頭都上演了各自的轉型擴張曲:向綜合性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轉型成為集體性行為。隨著2006年底快遞業的全面開放,2007年,他們的擴張曲目將更加精彩。UPS將致力于全新的供應鏈解決方案,DHL則是希望能夠成為世界范圍郵件通訊、包裹快遞、物流及郵政服務領域中的領頭羊,FedEx用“無所不包,全面發展”來強調其發展定位,而TNT則強調要“在全球快遞、貨運、物流領域誕生一個新的權威”。

除了跟蹤查詢的功能外,系統還承擔著為企業內部用戶進行經營分析和決策支持的功能,體現出既能夠服務于企業的戰略性決策,而且能夠幫助一線的業務人員實現戰術性決策。


2004~2006年中國快遞業務市場規模增長狀況及其2007~2008年預測

2004~2006年中國快遞業務市場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的構成及其未來預測

2001~2005年期間中國郵政在快遞業務市場的份額變化狀況

2006年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市場競爭狀況

2006年中國國際快遞業務市場競爭狀況

對比 四大巨頭擴張新動向

2005年,四大快遞巨頭都上演了各自的轉型擴張曲:向綜合性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轉型成為集體性行為。隨著2006年底快遞業的全面開放,2007年,他們的擴張曲目將更加精彩。UPS將致力于全新的供應鏈解決方案,DHL則是希望能夠成為世界范圍郵件通訊、包裹快遞、物流及郵政服務領域中的領頭羊,FedEx用“無所不包,全面發展”來強調其發展定位,而TNT則強調要“在全球快遞、貨運、物流領域誕生一個新的權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