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天津市有關部門今年采取8項措施,做大做強外貿經濟:一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要陸續出臺支持品牌產品擴大出口的政策措施,有重點選擇2至3個國家和區域,組織天津市品牌商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依托國有企業多年形成的國際信譽、品牌效應、銷售渠道等無形資產優勢,發揮民營企業機制靈活的優勢,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培育一批名牌產品,組建一批具有跨國經營實力的龍頭企業;二是壯大對外貿易的產業基礎。重點推動高新技術產品基地、軟件出口基地、醫藥出口基地和汽車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的建設,促進國家出口加工區發展;三是提升加工貿易層次。圍繞本市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從技術含量、增值比例、環境評估等方面,提高新引進企業的技術準入門檻,扶持出口型內資企業大力開展自主創新。鼓勵和扶持內資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從事加工貿易業務,為跨國公司提供配套加工;四是培育服務貿易產業集群成長。以制造業和貨物貿易為依托,大力培育研發設計、軟件外包、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會展經濟等服務貿易產業集群,構建輻射國內外的產業鏈。有計劃、有重點地啟動和發展以計算機、金融、通信、咨詢等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貿易。加快資源整合,承接更多的外包服務,以滿足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需求;五是采取市場多元化戰略,鞏固周邊市場。以發展日本、韓國等市場為重點,加強與東北亞地區的合作,強化與貿易大國的合作,深度開發歐美等大市場。鼓勵企業到境外設立貿易公司或辦事處,開辟市場和銷售渠道。支持企業利用現有技術、設備投資,到境外加工裝配,帶動國內設備、技術、零配件、原材料的出口;六是大力提升口岸服務的軟硬件水平。今年,天津市有關部門將積極探索試行“一單多報”、“屬地申報”等新模式,加快實現大通關主要業務流程在電子口岸的全程貫通,保證港口物流系統運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將采取新策略,提高運營效率,大幅度降低規費,最大限度地吸引腹地貨源,不斷擴大天津口岸的貿易總量;七是加大“走出去”推動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政策,力爭在東盟、非洲等地建立境外投資合作區。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發展,開發能源資源。搭建中小企業“走出去”的融資平臺,建立全市“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務網絡,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綜合服務;八是鼓勵原材料和關鍵設備、先進技術進口。擴大高新技術和設備進口,進一步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業,有選擇地對部分國內不能生產的重要機電設備的關鍵部件以及國內外短缺的重要能源、資源類大宗原材料商品進口,以緩解資源緊張的局面。
上一篇:蘭西打造商貿物流經濟發展洼地
下一篇:薄熙來:順差在中國利潤在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