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終端配送問題解決方案和思路突破
2007-3-30 21: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現代物流還不發達的條件下,中國的物流網絡,最為完善與到位的應該算是郵政網絡。郵政作為國家政府的一個機關,可以把任何信件包裹之類,送達中國的每一個山村,那怕是最難到達的窮鄉僻壤也能配送到位。最新資料表明:中國郵政目前已經擁有由4.6萬余輛汽車、481節火車郵廂、10架飛機、201個郵件處理中心、5.7萬個營業網點組成的郵政運輸處理網絡,并且形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現金到現金的匯兌網絡。2002年8月26日,國家郵政局組建了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
現代通訊手段發展后,鄉郵員的郵袋快空了,但是郵政作為公民享有的權利,作為政府買單的機關部門,他們的編制和職能仍然保留著。如何利用郵政的物流網絡給第三終端客戶配送藥品,自然也就成為醫藥公司考慮的配送渠道之一。
早在80年末期,制藥行業的知名企業廈門桂龍醫藥集團老板王秉岐先生,就嘗試過與福建省郵電局洽談合作讓“桂龍咳喘寧”上山下鄉,那是一個制藥企業老板10幾年前對第三終端的沖動和嘗試,可惜當時由于政策限制,沒能借助這一網絡實現產品覆蓋農村。
利用郵政物流實現藥品配送,需要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是藥政部門認可,二是郵政物流愿意,三是雙方都有利益。所幸這幾個方面的條件都已具備。
2005年5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農村藥品監督網絡和供應網絡建設工作的意見》其中的一條中談到:“要支持藥品經營企業與郵政、電力、供銷、商服等行業企業,聯合開展農村藥品供應。”
早在2002年8月8日,云南郵政物流服務有限公司邀請當地15家醫藥企業的代表在昆明郵電賓館召開座談會,洽談醫藥企業和郵政物流的合作。與會代表認為在醫藥行業的第三方物流目前在我國尚未真正形成,郵政物流具有較為完善的運行體系和配送網絡,具有與醫藥企業合作的基礎條件。昆明福林堂藥業公司、昆明積大制藥有限公司前段時間與郵政部門有過合作,在此次座談會上,他們與郵政物流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并拓寬了合作范圍。
湖北郵政局根據國家郵政局中郵物流有限公司的規劃,制定了詳細的配送方案,并就配送的組織、實施、協調和信息反饋等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為石藥集團中諾藥業有限公司提供在湖北的藥品物流配送服務。陜西、山東、浙江等地的一些郵政物流公司紛紛與當地藥企牽手,開展藥品郵購、同城配送等服務項目。
此外中國郵政在物流方面的計劃已包括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建立郵政物流的航空貨代業務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武漢、西安、成都等7個城市構筑全國物流倉儲集散中心;建起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快速網、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快速網和以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快速網,并通過開辦物流專線,逐步建立起以7個一級郵區中心局所在城市為結點的物流骨干運輸平臺。同時,中郵物流把醫藥、化妝品等列為其同城配送的重點業務項目。
我們來看看東北各地的先行者:牡丹江市靈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牡丹江市郵政局合作。牡丹江市124萬農村人口每年用于購藥的消費款近3000萬元,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無疑蘊藏著巨大商機。
牡丹江市靈泰藥業所屬的藥品零售企業是國家首批通過GSP認證的企業。開出14家農村連鎖藥店,配送由牡丹江市郵政局配送。靈泰藥業充分發揮郵政物流配送體系的特點,對農村藥品市場實行三種配送方式:一是連鎖門店藥品的配送,由鄉鎮連鎖藥店提出調貨明細單,由公司調撥室調撥,傳到公司倉儲部門配貨。二是農民訂單式藥品的配送,由農民到村屯郵政點填寫《用藥訂單》放置在郵政點,鄉郵員每天取送一次,將訂單送到鄉鎮連鎖藥店,藥店藥品及收據裝入包裝袋后,由鄉郵員送到農民手中,同時將貨款取回。三是綠色通道藥品的配送,即對農民急需而鄉鎮藥店暫時無貨的藥品,由農民填寫訂單,交鄉郵員通過郵路直接傳送到藥品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負責組織貨源,再通過鄉郵員直接將藥品送到農民手中。前不久,東寧縣一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家中藥品用完,病人情況十治遍東寧縣藥店、醫院沒有買到該藥品。靈泰東寧分店得知情況后,當即與配送中心聯系,配送中心迅速配貨,只用了3小時就將藥品送到患者家中,使患者脫離危險。
牡丹江市郵政局擁有郵政網點209處,郵車92輛,鄉郵郵路223條,總里程6873公里。牡丹江市郵政局局長方殿君認為,利用營業網、運輸網、投遞網三網合一和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經營是郵政企業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而郵政企業的這些優勢正是靈泰藥業實行低成本擴張所急需的。靈泰藥業還借助現代電子商務和視頻網絡系統,每個連鎖藥店銷貨款日清日結,當日貨款通過郵政儲蓄進行結算。藥店藥品調貨計劃單通過所在地郵政支局的傳真直接傳到靈泰藥業藥品配送中心調撥室,由調撥室統一調撥,做到了當日需求當日配送。
據劉祥成介紹,靈泰藥業準備投資1.2億元,著手實施與黑龍江省郵政局組建全省現代物流藥品配送中心的計劃,在哈爾濱建設省級高位倉儲庫,在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分別建設市縣級周轉庫,并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和網絡,加強零距離藥品服務系統的建設。
筆者獲悉,吉林玉順堂藥業也已經與當地郵政部門合作,開始了對農村鄉村衛生室進行藥品配送。
二、利用縣級醫院作為物流中心實現物流配送
目前我國的還有不少地方的鄉村藥品供應,在配送系統尚未建立前,各地藥監與衛生部門,都在充分利用農村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以及現有的計生網點,鼓勵以資源優勢配合藥品集中采購,向其配送藥品;同時,支持有實力的藥品現代物流企業向農村延伸,積極引導藥品連鎖經營向農村發展。一些地方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還與衛生部門密切配合,積極探索“兩網”建設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具體的說就是很多地方把鄉村衛生室,鄉村衛生站,個體診所納入縣鎮鄉的衛生院管理系統,通過鄉鎮衛生院,或者縣級醫院配給其藥品,這就形成了另外一條藥品供給線,醫藥公司只要把藥品供給縣鎮鄉醫院,這些醫院作為鄉村衛生室的代購單位,代為配送藥品到鄉村衛生室等。
醫藥在城市是在分業經營,在中國的廣大農村囿于藥師的缺乏等,卻暫時根本無法做到分業經營。因此開拓農村市場,短期內不能忽視這條醫療體系形成的配送物流鏈條。
三、利用兩網定點商業單位形成物流配送模式
2003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關于開展加強農村藥品監督促進藥材藥品供應網絡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從北京、江西、陜西、四川成都試點以來,幾年來各地藥監部門積極推行,到2005年底,全國農村藥品監管、供應“兩網”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國已有84%的村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藥品監督網,81%的村實現了藥品連鎖配送。
浙江省龍游縣的兩網配送新模式具有典型代表意義。龍游縣按區域劃分為6個鎮15個鄉,原藥品配送體系為:鎮中心衛生院→鄉衛生院→村衛生室。2005年前,該縣一直執行由縣衛生局下發的關于農村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的若干規定,即村衛生室必須從所屬區域的鄉衛生院采購藥品,鄉衛生院必須從鎮中心衛生院采購藥品,鎮中心衛生院參加全縣藥品統一招標采購。
如今建立起以經營企業為主體的連鎖配送模式的供應網絡體系,縣藥監部門確定與評選出浙江滋福堂醫藥有限公司為農村藥品的配送主體。該公司由原來的三級醫藥站改制而來,是當地規模最大的藥品批發企業,旗下還有多家零售藥店和平價賣場。體現了在服務和價格上的優勢
在兩網配送的新模式下,各鎮中心衛生院藥庫與醫院脫離,經營場所以及人員、設施委托浙江滋福堂醫藥有限公司管理,成立浙江滋福堂醫藥有限公司農村藥品供應網絡批發網點。所屬區域的農村醫療機構則和該醫藥公司簽訂購銷合同。
制藥企業要開拓農村第三終端市場,就一定要和兩網定點的醫藥公司合作,把自己的產品打入其營銷系統。尤其實現產品向第三終端的物流移動,從而占領第三終端。
四、醫藥公司自己配送模式
面包車、摩托車隊配送模式:一些機制靈活的醫藥公司,為了生存和發展,早已開始從行商變成坐商。紛紛組建自己的摩托車配送隊伍,有些公司還有面包車隊伍,幾十部至幾百部不等,人手一車,集配送和拉訂單一起,靈活機動,生意越做越活。醫藥生產企業的產品借用這些配送設施,就可以實現覆蓋農村的第三終端。
還有一些民營的醫藥公司,紛紛上山下鄉開訂貨會,或者進行定期的大篷車活動,或者不定期開車下鄉進行車銷。就是說制藥企業利用當地醫藥公司的配送車輛實現產品物流。這些醫藥公司往往事先企劃一系列會議計劃,參與的方式有三種:
獨家贊助參與方式:由制藥單獨贊助相關費用,聯合一家商業公司,通知第三終端的客戶來參與,會上只銷售自己企業的產品,費用高,但是如果準備充分,產品適銷對路,就可以實現較高的銷售額。
聯合開會:幾家制藥企業共同出資,聯合在一起進行商業單位的訂貨會議,以降低費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費用少,企業可承受,缺點是由于參與企業多,大家的訂貨量都要受影響,多家訂貨,政策和服務水平都有個比較,就要看誰的工作細節更到位了!
除了以上正宗的醫藥物流模式,開拓第三終端,下面是一些筆者與醫藥生產與經營企業洽談時的思路,也許能夠實施的話,就是一種突破。
五、利用快銷品聯合配送模式
第三終端的藥品配送,是遲于和慢于鄉村快速消費品配送發展的,因為快速消費品需求量大,配送業務也就有利可圖,自然發展也就很快。但快銷品的配送業務肯定也不會完全飽和,利用快銷品的配送設施和配送網絡,藥品就可以實現到第三終端的物流轉移。
雖然藥品配送有其特殊要求,但食品也是入口之物,衛生及保存條件自然也要求不會太差,利用食品類快速消費品的車輛順便配送藥品,就成為一些醫藥公司解決配送問題自然而然的選擇與考慮。只是一些特殊的藥品比如需要冷藏,易串味的藥品需要特殊處理罷了。
六、利用兩網定點“中轉模式”實現配送
一些銳意拓展第三終端的醫藥公司,成為郵件部門允許的定點配送公司。他們與當地藥監部門聯合考察,在藥監部門允許下,在縣城、鄉鎮所在地設立農村藥品配送中心,以批發企業在鄉鎮的加盟企業和加盟店為平臺,設立農村藥品配送點,負責將藥品批發企業的藥品配送到村級的藥店、診所、衛生室(所)等。
比如梧州市百姓醫藥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的配送模式。他們把一些鄉村藥店、衛生室需要的藥品,送到這些代送點,然后再由鄉村醫生和藥店自己來取。形成一個二級中轉的配送機制。
廣西桂臨醫藥有限公司,就擬在公路兩旁10公里范圍內,廣泛設立代送點,實現產品對第三終端的覆蓋,有效解決了配送成本問題。筆者認為值得推而廣之。
七、利用往返城鄉之間的班車實現配送模式
也有醫藥公司在規劃著,利用班車來實現藥品配送,現在很多鄉鎮都有來往城市與鄉、鎮、村的班車,對于一些適合的非針劑類的OTC產品,就可以利用這些班車來實現配送。
以上這些突破思路,將面臨同樣的兩個問題:一是要解決信息傳達問題,即如何溝通醫藥公司和第三終端客戶雙方的需求信息?此外如何告知貨物已到?二是成本問題,即自己需要花多達的成本?利用他人配送設施的模式,讓出多大的利潤額人家才有積極性?如果他們沒有什么錢賺,快銷品和班車就沒有合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