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連鎖業如何面對外來競爭
2007-3-30 20: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河南本連鎖超市,一部分是從一些小型的批發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部分是從一些初級規模的食品店(小型的傳統食品超市)轉變而來;還有一部分是一些房地產商或百貨公司由于業務轉型或業務拓展而走上了連鎖超市發展的道路。從目前的整體規模及效益水平上看,河南本連鎖超市還顯得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發展基礎薄弱,規模小而散,資金結構單一,成和較慢。
●業態形式單一,業態功能不完善,缺乏主力業態模式。
● 缺乏行之有效的規范管理,大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粗放管理的水平上,缺乏集約化的管理及內部完善的管理系統。
●整體經營水平低下,營銷手段單一,絕大多數企業主要還停留在價格競爭的基礎層面。
●高新科技及現代化技術應用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對IT技術的應用明顯不足。
●對上游供應鏈及門店物流配送的整合能力較弱,許多連鎖企業實際上是"連而不鎖",根本沒有達到標識、核算、配送和管理的統一。
面對外來競爭,河南連鎖如何應對呢?
對策一:
發展連鎖經營,兼顧效益與規模。規模擴大到一定階段時,成本就要產生明顯的
下降,使企業資源可以得到更優化的配置,從而發揮更大的效益。但是效益的增長不是單線純依靠規模的擴大而產生的,只有依賴管理才能促進效益的增長。連鎖企業在擴大規模的同時要注意不斷由原來的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經營邁進,實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充分發揮大量采購的優勢。同時還須努力統一營運標準,通過標準化的組織推進和內部管理來提升整體營運水平。
對策二:
探索并走出了一條同業擴張,聯合做大做強的路子。目前河南連鎖商業的市場格局現兩個明顯的特征:一個是中小企業發展過慢,數量不足。規模過小,連鎖的優勢就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向規;较虬l展,走戰略聯盟之路,聯合做大做強是河南省連鎖超市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
對策三:大膽進行業態創新各經營方式創新。目前河南地區存在的主要業態模式有:傳統食品超市、便利店、生鮮專賣店、大型綜合超市等。傳統食品超市這種初級超市經營模式仍然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而適合河南本地市場又頗具市場潛力的標準食品超市卻幾乎是一個空白。這種超市不僅在業態功能上彌補了傳統食品超市在生鮮經營上的缺陷,而且它還是一種向大超市(如加強食品超市、大型綜合超市等)發展的過渡業態。目前這種業態模式已經成國中國發展大超市的基礎核心模式。通過對標準食品超市的經營,企業可以為末來的業態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根椐市場看好的情況及發展趨勢,筆者認為河南本土連鎖超市應重點發展標
準食品超市和大型綜合超市這兩種模式。
對策四:
全面整合系統,提高采購技術、配送技術、信息技術等核心技術能力。核心技術是企業的關鍵環節,按照"木桶原理",最薄弱的環節往往就是價值最大的環節。經營企業雖然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取此舍彼,但抓住核心環節,卻是企業經營的重點和關鍵。以我國目前的連鎖超市的核心環節。同樣的主力商品,誰能搞好采購管理,誰就能取了竟爭的優勢。
同樣,對于連鎖超市來講,配送技術及信息技術的就用也越來越顯得成為重要。配送技術是建立連鎖超市的基礎工程,是連鎖總部對站店支持的核心業務環節。連鎖超市通過規模采購及集中配送,可以達到降低綜合營運成本的目的。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推進則是連鎖超市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建立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系統(MIS),逐步完善POS(銷售對點系統)、EDI(電子數據交易供方管理庫存系統)及EOS(電子訂貨系統)系統。
對策五:
提高規范管理的能力。目前河南本土連鎖超市內部管理方面存在著一普遍的現象:企業內部沒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體系,雖然根據業務的需要也制訂了一些規章制度,但大都比較零散,都是從局部出發,而不是從整個連鎖營運綜合系統的全局出發進行遠規范,結果往往往造成一些業務環節的脫節和失靈。從連鎖體系各個縱深的營運環節來看,其實并沒有多深奧的學問,關鍵是由一連鎖體系本身橫向上面每一個節點的業務容量太大。連鎖超市的管理關鍵就在于如何充分利用企業有限的人、財、物、信息、時間等五大資源來處理好這么多的業務容量,并取得最好的經濟效果。
因些,超市工作的復雜性,完成工作的準確性,每日工作的重重性和繁雜性,就要求超市管理理遵循最基本的原則--- 3S原則,即簡單化、標準化、專業化。為保證做到日清日結,必須要求每項工作的有序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