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技術
2007-3-30 14: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2003年,《財富》雜志公布了今年全美500強企業排名。沃爾瑪公司再拔頭籌,連續第二年奪冠。該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續增加12%,達到2465億美元。究其成功的原因,發現沃爾瑪始終將高質量、高效的供應鏈管理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努力經營。
實現供應鏈的基礎是信息共享,沃爾瑪在運用信息技術支撐信息共享方面一直是不遺余力,走在許多零售連鎖集團的前面。如,最早使用條形碼(1980年),最早采用EDI(1985年),最早使用無線掃描槍(1988年),最早與寶潔公司(Procter&Gamble)等大供應商實現VMIECR產銷合作(1989年)等。
1985年,沃爾瑪開始利用電子交換系統(EDI)與供應商建立了自動訂貨系統,通過網絡系統,向供應商提供商業文件、發出采購指令,獲取收據和裝運清單等,同時也讓供應商及時準確把握其產品的銷售情況。
在1985至1987年之間,沃爾瑪投資4億美元由體斯公司發射了一顆商用衛星。從此公司總部與全球2400多家分店、100個配送中心以及數千家供應商通過衛星和共同的電腦系統進行聯系。它們有相同的補貨系統、相同的EDI條形碼系統、相同的庫存管理系統、相同的會員管理系統、相同的收銀系統。位于全球的門店通過全球網絡可在1小時之內對每種商品的庫存、上架、銷售量全部盤點一遍。
90年代初,沃爾瑪在總部建立了龐大的數據中心,全集團的所有店鋪、配送中心每天發生的一切與經營有關的購銷調存等詳細信息,都通過主干網和通信衛星傳送到數據中心。沃爾瑪每銷售一件商品,都會即時通過與收款機相連的電腦記錄下來,每天都能清楚地知道實際銷售情況,管理人員根據數據中心的信息對日常運營與企業戰略作出分析和決策。
數據中心還與全球供應商建立了聯系,實現了快速反應的供應鏈管理庫存VMI。供應商通過這套系統可以進入沃爾瑪的電腦配銷系統和數據中心,直接從P0S得到其供應的商品流通動態狀況;或查閱沃爾瑪產銷計劃。這套信息系統為生產商和沃爾瑪兩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1995年,沃爾瑪及其供應商WarnerLambert,以及他的管理軟件開發商一起聯合成立了零售供應和需求鏈工作組,進行合作計劃、預測與補給,即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研究和應用獲得很大成功。在供應鏈運作的整個過程中,CPFR應用一系列技術模型,對供應鏈不同客戶、不同節點的執行效率進行信息交互式管理和監控,對商品資源、物流資源進行集中的管理和控制。通過共同管理業務過程和共享信息來改善零售商和供應商的伙伴關系,提高采購訂單的計劃性、提高市場預測的準確度,提高全供應鏈運作的效率,控制存貨周轉率,并最終控制物流成本。
此外,沃爾瑪還十分注重為員工提供信息,將公司的經營理念灌輸給個人。90年代建立了覆蓋整個公司的內聯網—Pipeline,并在分店里都設有計算機,員工可以隨時上網查閱公司或個人的信息、動態。
先進的商業管理思想和信息技術的結合,使沃爾瑪擺脫了傳統零售業分散、弱小的形象,并創造了零售業工業化經營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