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三個主要的原因,客戶原有的物流管理人員的安置、核心的物流業務流程的優化和重組等難題也是阻礙第三方物流公司更加深入的參與客戶的供應鏈管理,尤其是其中的生產物流和采購物流管理環節的因素。因為介入客戶的生產和物料采購環節的難度較高,使得國內多數物流公司,包括具有外資背景的物流公司,不得不在銷售物流的相對狹窄的市場上,通過競相壓低運輸和倉儲的價格,以及對倉庫和車輛等硬件資源的盲目投資等手段,進行惡性競爭。
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企業同第三方物流公司已結成了較為緊密的合作關系,相當多的物流公司介入了企業的生產和物料采購等業務環節。例如,Ryder物流公司同Whirlpool(惠爾浦)簽訂的合同周期為5年的物流服務合同,服務內容涵蓋了采購物流和生產物流的模式設計和運作管理,目標是減少物流成本、改進信息管理以及優化生產所需物料的備貨時間等。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通用汽車公司為了有效的管理采購供應以及生產物料的及時備貨,而與潘斯科物流公司簽訂了采購物流和生產物流的外包協議。
目前國內的少數具備管理實力的物流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將第三方物流服務深入到生產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環節,以期開辟出一個更為廣闊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市場,給客戶提供更多附加值。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是中國物流公司同沈陽某汽車制造公司之間的合作。
該企業是一家新型的汽車生產企業,其戰略目標,是在未來5—10年時間,發展為國內重要的汽車生產集團,年銷量達到40萬至45萬臺。自2002年8月份開始,企業產品已正式推向了市場,面對快速增長的生產量和因此產生的復雜而龐大的零部件采購、生產物料的備貨和配送上線,以及產品售后服務所需的全國性的維修配件的配送。企業在生產物料的管理中主要存在不少問題:
1、 不具備設施完善的物料存儲中心
2、 沒有完備的物料管理信息系統
3、 庫存的分類管理沒有實施
4、 沒有同生產計劃緊密結合的JIT生產線的物料供應線
5、 企業缺乏專業而經驗豐富的生產物流管理團隊
為了有效的支持生產、集中企業資源,管理層經過認真的比較和篩選,中國物流公司最終被確定為其唯一的物流服務供應商,介入其生產流通環節的物流管理。
中國物流公司在對需求進行仔細分析后,確定了圍繞著供應鏈上的庫存控制、客戶服務水平(配送及時性和準確性)這兩個重點,提供全面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工作思路。在整個項目的準備和執行過程中,中國物流著重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通過周密的策劃和嚴格的管理措施,保證了企業的順利生產。
1. 資源準備
中國物流很快完成了倉庫的選址,其中售后服務配送中心面積近4000平米、距汽車制造廠僅3公里的路程;生產配送中心面積5000平米,距生產基地5公里。由于汽車配件對于倉庫環境的嚴格要求,為確保客戶的產品在儲存的過程中不發生質量的問題,中國物流進行投資對原有倉庫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根據汽車物流的操作流程將倉庫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使用環氧樹脂對全部倉庫進行了地面硬化防塵處理;并在倉庫內建立了多層立體貨架和輕型檢料架,使倉庫的利用率到達最高。
通過對整個標準操作流程(SOP)的了解和與客戶的詳細的溝通,中國物流公司的專業IT人員完成了對原有大型物流系統的客戶化改造,使該系統完全能滿足汽車物流對大容量的庫存信息的及時、準確的要求。通過系統對庫位庫存的跟蹤,中國物流公司真正意義上達到了汽車配件先進先出的操作要求,使客戶的庫存控制達到最優化。
2. 庫存管理和JIT配送管理
中國物流主要通過對庫存狀態的實時監控,以及對銷售和生產需求的深入分析,進行庫存的計劃和管理。中國物流主要是通過與企業汽車生產部門合作,圍繞生產計劃所產生的物料需求分解,結合現有庫存及在途庫存情況,制訂JIT的采購計劃。同時,對庫存結構進行了分析,按照物料的價值、供應周期、物料的物理性質、使用頻率等多種因素,將庫存分成A、B、C三類,分別給予不同程度的關注。在整個庫存管理的過程中,中國物流充分利用的成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信息的實時查詢和分析,為庫存的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項目管理
中國物流公司委派了一名項目經理,并且由營運總監親自進行支持,很快組建了專門的項目小組,并制定出了嚴密、完善的項目計劃及時間表。項目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該公司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制定出中國物流的服務戰略,包括必需的硬件(倉儲和運輸設施)配置、同企業現有信息系統相兼容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相應的人力資源,包括管理團隊和操作工人的配置。根據該企業的實際情況,項目小組建議組建了一個運作團隊,以負責今后日常的物流服務管理。該運作團隊由多名來自于大型物流公司的、具有豐富的物流運作經驗及良好的客戶服務意識的人員所組成,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運作體系的建立及團隊的磨合。
4.客戶服務水平的管理
中國物流在為客戶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把滿足內部和外部客戶的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去考慮。制定了一系列的客戶服務標準及考核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采購定單處理。根據客戶的采購計劃,借助IT系統,在1小時內完成收貨計劃,包括:倉位安排、收貨人員安排、設備調配等工作,并通知客戶及供應方。
二、 配送定單的處理。中國物流平均每天對生產線提供15次以上(約16500件配件)的及時配送(JIT);保證在收到生產物料配送指令的3小時內,完成庫內揀貨、拆包裝、組配專用器具、裝車和配送上線等所有工作。對于緊急的生產拉動,中國物流能夠在收到指令后30分鐘內完成配送發運。
三、 庫存信息共享。中國物流提供完善的IT管理服務系統,客戶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所有配件的庫存及使用情況。
以上所列舉的國內外有關第三方物流公司同客戶之間進行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將服務延伸到客戶供應鏈的核心部分。在這些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三方物流公司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其自身在專業領域的知識和經驗優勢,作為客戶的戰略性合作伙伴,其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執行客戶的倉儲和運輸指令,而是從各個層面上幫助客戶完成從物流戰略策劃、資源整合、管理體系建立、流程優化、人員培訓、計劃管理等一體化的物流功能。可以預見到,這樣的一種服務模式,將代表了第三方物流服務的發展趨勢,即作為客戶的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的參與者,扮演了一個物流服務的整合者,甚至是策劃者的角色,與客戶乃至整個供應鏈中上下游的相關企業,如客戶的供應商和購買者之間,結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所有參與者都認可的標準化業務流程的運用,以及相互之間的信任的建立,真正融入供應鏈的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