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系統建設案例

解析宏圖三胞信息化迷霧

2007-3-22 14: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
摘要:... ...
 伴隨集團化連鎖擴張的趨勢,集團管理之道正成為一個沸點。企業應擴張至多大規模?分支機構應采取何種模式?如何防止過快增長而失控?分支機構是完全集權還是部分分權?諸多的管理之惑,與零售企業的擴張相生相伴,形成團團迷霧。
    迷霧的背后,是管理的頻頻“錯位”:資金投向不合理;集團高管對市場上的信息無法快速掌控;銷售數據只看到金額,卻無法知道賣的是什么;商品數據雜亂無章,信息孤島大量產生,管理每況愈下……企業分散經營與管理者集中式控制形成了新的矛盾。其中最為迫切的就是:集中和分散的度應該如何來掌控,如何平衡分支機構靈活性與總部的標準化管理。
    庫存控制的必要
    賣場類零售業由于銷售量大,及時掌握庫存往往很難。比如,國美、蘇寧曾經因做開業促銷帶來的生意,常把庫里的貨賣完,而賣場內的銷售人員卻還在不停地開票。為了讓這種尷尬的局面不再發生,現在國美、蘇寧應對的方法是,有多少貨就事先開好多少張票。這樣,當銷售員手中的小票撕完了后,也就知道沒貨了。
    這顯然還是很被動的。解決庫存的問題,賣場類零售業很有必要上信息化。比如,當商品入庫時:為它貼上可以唯一識別的條碼。這樣,任何的出入庫動作都可以只認碼不認包裝。這個條碼甚至包含了貨架信息:在幾區幾號貨架的第幾層,配送員從此不用再亂找了。出貨的時候,有一道工序,是用條碼機刷一下,通知信息系統:這個商品的庫存數減一。不僅財務、物流、采購、配送這些環節于是立即有一系列的信息處理動作,而且,系統總能顯示庫房里準確的實際存貨數,盤點成了商品上、下架這個動作的一個附屬職能:配送員拿著單子取下一個產品,如一瓶香水的時候,他手里的單子上告訴他,貨架上應該還有16瓶,順便數數,這品種的盤點就做完了。如果這個香水今天賣了10次,它也將被盤點10次。
    這看起來簡單,但卻是絕大多數國內連鎖企業,包括一些國內領先零售巨頭十年計劃上描述的遠景。然而,在歐美零售市場,IT的應用呈現出空前的發展,零售商們正在需求預測和物流管理軟件、自動掃描、電子標簽系統、大型數據倉庫上投資,來對庫存進行信息化管理。
    遭遇瓶頸
    確實,信息化上起來并不容易,宏圖三胞在這方面就遇到了困難。
    宏圖三胞定位為專做IT產品的連鎖型零售企業,所以采取的是統一采購、分散銷售的異地連鎖經營模式,企業流通量非常大。而銷售產品的類型、規格又十分繁雜,價格波動也較大。更何況,IT賣場還存在與家電銷售完全不同的情況。家電產品目前往往采取送貨上門的銷售方式,而IT產品則不是這樣。對于大件商品,顧客往往要求當場體驗并驗貨,而對小件數碼產品則一般當場就要提走。
    因此對門店的庫存狀況提出了更大的考驗:庫存里面到底有多少貨、多少庫存是合理的、多少庫存是有效的、庫存周轉率是多少、資金周轉率是多少、怎么樣才能實現零庫存。這一連串重要問題是宏圖三胞必須考慮的。
    所以,在2000年底第一家店開業之初,宏圖三胞購買了一家當地軟件公司為其定制開發的MIS系統,但由于這套系統的性能和使用等問題的存在,導致庫存數據不準確,多少庫存是合理的,多少庫存是有效的,庫存周轉率是多少,資金周轉率是多少?宏圖三胞都不知道。
    結果,這個賣場出現了開兩次關兩次的境況:第一次是不知道怎么控制人流,人多貨亂,沒辦法就把它關了;第二次開業后找不到東西,接到單子到庫里一看沒有貨,庫里有的貨外面銷售的地方又沒有數據,不得已又關掉了。
    幸好宏圖三胞意識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所以它并沒有打退堂鼓。到了2001年年底,宏圖三胞以用友ERP -U8財務系統為后臺系統進行二次開發,即購買用友ERP-U8系統,包括U8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存貨核算、總帳、應收應付、UFO報表、工資等模塊。
    按宏圖三胞的想法:開發建設兩個信息系統的初衷是希望業務上面借助這個定制MIS系統,根據自己的經驗把一些管理的一些理念融入到這個系統當中。企業各經營部門(包括業務、物流、商務部門)運用MIS系統,業務部門填寫采購、銷售訂單;商務部門審核訂單,生成出、入庫單,跟蹤往來帳款;物流部門審核出、入庫單,確認產品出、入庫;財務部門則根據業務流轉單據在用友U8系統中手工錄入出、入庫單,增減庫存、往來,記帳、生成憑證,出報表。然而問題卻出來了。
    1,MIS系統結構、業務流程設計本身不夠合理,加上后期不斷修改導致程序問題更多,滿足不了企業發展和需求;
    2,在后臺支持上,使用ERP的財務人員往往得不到業務人員的單據,或者得到的也不及時,由于單據量的巨大,財務人員在輸入時也經常存在出錯的情況;
    3,除了業務運作系統和財務系統各一套數據外,業務人員、物流人員本身還有一套自己所供應的一個系統。比如,倉庫有自己的財賬,也有部門手工的往來賬;業務人員在記錄自己銷售的業務業績,也會體現到手工上。從而造成公司內部各部門之間經常要進行至少三套數據的核對,增加了工作量不說,還常常沒有準確結果。
    問題出現在對接上。因為MIS和ERP兩個系統不統一,使用的后臺數據庫完全不一樣,還都只能在部分供應鏈中發揮作用,無法打通公司的整個供應鏈流程。從而使這兩套數據系統本身的接口并不是很及時和準確。
    XP:打通任督二脈
    創新的靈感永遠來源于實踐。面對宏圖三胞這樣的分布各地的IT連鎖賣場,宏三領導人深深意識到,如何打通業務流與資金流的任督二脈顯得異常關鍵。
    “上ERP等于找死,不上ERP等于等死”,既然集團斥數百萬巨資打造信息化,對于宏圖三胞來說,無異與軍令狀,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如果用近乎標準化、流程化的信息化系統,來適應宏圖三胞這樣快速變化、地域分散的業務需求來說,無異與削足適履,其結果可想而知,即使讓軟件廠商來量需定制,中間的開發成本必然會居高不下,國內采用這種模式,結果拖得雙方都不勘重負的比比皆是。然而經過反復溝通與磨合,宏圖三胞最終還是設計出了自己認為科學的全線流程。為保證系統的全面實施,宏圖三胞還在企業內部建立了多項強硬的制度規定,“因為任何一個系統都不能百分之百滿足企業經營的要求,當流程被打亂的時候,就必須通過強有力的制度保證流程的順利進行。”
    宏圖三胞并沒有過多利用軟件供應商以及第三方的力量,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兩套系統的整合和協同,并重點完善了物流部分。到2002年7月,一套完整的、整合了業務流、資金流和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統橫空出世,并在各個部門和流程之間形成了制度與效率的創造性平衡——宏圖三胞把它稱作“XP”。這個系統發揮的作用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毫不夸張的說,XP開啟了數據集中、應用集成的第一步。最直接的是庫存率的降低,使總部能夠對近萬種動態變化的IT產品隨時進行實時統計、分析與管理,從而操縱所有賣場內所有產品的實際庫存量和最低銷售價格。
    世易時遷,宏圖三胞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占領華東市場的同時,曾經被譽為公司管理利器的XP系統正在面臨新的使命。當公司的規模、地域擴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物流系統需要的靈活性與集中式管理形成新的矛盾,如何解決集權與分權的問題,宏圖三胞已經開始醞釀新的規劃。
    集權與分權的博弈
    國內很多企業在集團化過程中,往往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瓶頸,不能實現其規模優勢,形成大而不強的局面。
    而宏圖三胞同樣面臨擴張過程中集權與分權的矛盾,一方面,總部需要對各地賣場的庫存狀況、資金流情況能夠實時的控制和管理,實現管理大集權,另一方面,“因為IT類產品地域性比較強,不同的地方對產品的種類需求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在上海流行某類數碼產品的時候,在合肥可能不一定會那么流行,供應商的不成熟的致使地域產別也很大,比如聯想電腦的采購在上海和江蘇是完全割裂開的。”IT產品的地域性隨之帶來的價格靈活性,卻不可能完全由總部來決策,在這種情況下,花貴侃期望管理軟件能實現集權與分權之間的某種平衡。
    盡管當前管理軟件業內“集成、協同、統一”的聲音此起彼伏,但集團管理的愿望與分散式個性化的需求卻形成了脫節。隨著賣場的擴大,宏圖三胞把整個的江蘇平臺做一個調整,切成蘇南、蘇北和南京三個小平臺,這樣做一個是便于物流的配送,一個是便于管理的細化,應該說在整個系統方面是比較大的架構上的調整。對于以IT產品為主營方向的宏圖三胞深有感觸,“比如說在上海流行某類數碼產品的時候,在合肥可能不一定會那么流行,另外由于IT采購過程中諸如供應商的不成熟致使地域產別也很大,比如聯想電腦的采購在上海和江蘇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像家電廠商那么成熟。”
    然而物流被切分成三塊又隨之帶來了與總部協同的問題,“分支機構和總部間的協同,主要是靠標準來控制,一方面是流程的標準化,另一方面是通過大量的統計的表格、圖表等,這樣大家在信息概念方面都是統一的。”宏圖三胞并沒有擔心分權而形成的“信息孤島”問題,各賣場的終端數據是實時發回總部服務器里面的,至于服務器里面的數據如何組合成需要的信息是由系統所完成的。他們會有不同的提取方式是按照產品還是按照分公司來分,比如橫向、縱向的、組合的,在系統里面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系統自動可以歸結出來。宏圖三胞的信息化系統融入了數據挖掘分析功能,從而為實現商業智能(BI)奠定了基礎。
    這就很好的平衡了擴張之中的宏圖三胞集中管理與分散經營的矛盾,一方面保證了蘇南、蘇北和南京這些分區域的快速敏捷性,優化了物流配送的時間、效率、包括庫存周轉率,同時使得總部能夠透明而實時的控制集團整體的運營狀況,支持戰略決策。整個系統真正實現策控全局,在保證分平臺物流靈活性的同時,實現了數據大集中和信息大集成,繼而加強了對連鎖店面的控制,為整個宏圖三胞集團建立其高效、順暢的應用平臺。
    信息化核心是管理與溝通
    管理軟件只是一個手段,用什么樣的軟件并不重要,關鍵是怎么樣把數據變成你想要的信息。宏圖三胞并沒有將技術放在首要的位置,不但有清晰的架構設計思想,更需要充當管理者與溝通者的角色,談到挑戰時,花貴侃認為更多的挑戰是改變人的習慣,讓人們去接受先進的信息化系統運作。同時,宏圖三胞并沒有盲目跟風急于上馬各種商業智能(BI)、BPM(績效管理)系統,而更務實得將下一步重點放在物流方面,即如何提高物流效率,包括通過集中庫分庫管理來提高庫存周轉率和減少產品積壓。
    隨著上游廠商利潤空間的不斷縮小,賣場類的連鎖型零售企業從廠商處獲利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如何準確掌握庫存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將庫存量控制到最低,將庫存周轉率加快到沒有積壓,才是未來企業能夠獲利的根本方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