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linux中鐵行包快遞信息化成功案例
2007-3-21 10: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導讀】中鐵行包快遞有限責任公司與Turbolinux軟件公司合作,建設高效、準確的鐵路行包營運管理信息系統,以期改變長期以來鐵路條塊分割、信息版本不統一、各自為政的局面。
2004年6月1日,中鐵行包快遞有限責任公司決定選用Linux操作系統軟件,用來建設鐵道部正在全路范圍推廣應用的“鐵路行包營運管理信息系統”。鐵道部的行包管理信息系統覆蓋全路行包總運量的95%,實現所有車站承運行包運輸過程的全程追蹤。五年的苛刻考驗,說明Linux產品已日趨成熟。鐵道部首次在其關鍵業務領域大規模采用Linux操作系統軟件,無疑為整個業界想用Linux或對Linux還在猶豫不決的企業起到一顆定心丸和表率的作用。
中鐵行包快遞有限責任公司是鐵道部直屬專業運輸企業,成立于 2003年11 月4日,注冊資本10億元。公司在省會級城市設立了14個分公司,62個主要城市設置了68個營業部,擁有2211輛鐵路行李車,18萬平方米倉儲庫房,5萬多平方米營業場地,兩萬多平方米營業大廳,700多輛叉車和牽引車,7000多輛拖車,1000多輛配送汽車。2002 年,全路發送普通行包9848萬件,計215萬噸。
中鐵行包快遞公司在組建之初就確定了今后的發展方向,即在提供傳統的鐵路“站到站”運輸的基礎上,進一步為顧客提供“門到門”運輸,以及倉儲、配送、信息等物流服務,加快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的融入和拓展。
為此,中鐵行包快遞有限責任公司與Turbolinux軟件公司合作,在鐵道部門全路14個鐵路局、230個車站、440余個客運行包辦理站部署了Turbolinux操作系統軟件,建設高效、準確的鐵路行包營運管理信息系統,以期改變長期以來鐵路條塊分割、信息版本不統一、各自為政的局面。
分三層次部署
鐵路行包運輸營運管理系統的應用分布于鐵道部、追蹤中心、行包辦理站3個層次,利用現有鐵路通信網絡,由行包辦理站計算機管理系統、按路局劃分的14個行包追蹤中心、鐵道部行包管理系統3級構成。
其系統特征為:
行包辦理站計算機管理系統 接收追蹤中心傳輸的行包預(確)報數據,以便有目的地提前組織生產作業。車站行包系統負責收集并處理車站行包作業的數據,負責記錄并向追蹤中心報告行包作業過程的實績。
行包追蹤中心 14個追蹤中心設在各路局所在地,行包追蹤中心設立行包追蹤信息數據庫,路(分)局的行包數據源來自局行包追蹤中心。行包追蹤信息數據庫負責存儲及管理本局始發的及終到站在本局管內的行包的數據,根據車站作業實績完成追蹤數據庫的更新。與此同時,追蹤中心還要接收本局管內行包辦理站傳輸的行包作業實績信息,并負責與管內車站和其他中心進行通訊,發出行包到達及發送的預(確)報。
各個客運行包辦理站僅與其所屬的行包追蹤中心產生直接的數據交換,如行包的始發及終到站分屬兩個不同的路局,則站間的數據交換通過追蹤中心來完成。這樣,如果行包運輸只在路局管內范圍進行,則不發生跨路局的數據傳輸。
追蹤中心還負責完成數據的匯總統計及上報,即:完成路(分)局行包生產數據的統計及匯總,形成路局及分局運輸生產和分析所需要的報表及統計資料;負責向鐵道部一級行包系統匯總原始資料的統計結果。
除了行包專用基礎數據外,行包信息系統使用客票系統提供的基礎數據。
鐵道部行包管理系統 主要負責對影響全路生產的基礎數據進行管理及維護,完成全路行包運輸生產數據的匯總處理、統計分析等。
分七等級處理
根據車站日到發旅客列車對數和辦理客票件數,中鐵行包快遞有限責任公司將車站分成以下等級:
A類:日辦理行包件數不少于10,000件
B類:日辦理行包件數約3,000件
C類:日辦理行包件數不少于1,000件
D類:日辦理行包件數不少于300件
E類:日辦理行包件數不少于100件
F類:日辦理行包件數少于100件
系統中,鐵道部行包中心、鐵路局行包追蹤中心及A類大站行包系統中的硬件平臺采用小型機作為系統的服務器,小型機的操作系統采用原廠商的操作系統,平臺為Uuix。E、F類車站的行包業務量較小,采用單機系統。其余B、C、D類車站行包系統所需操作系統軟件使用Turbolinux 7 DataServer操作系統和Turbolinux HA 6雙機高可用軟件。
鐵路行包運輸營運管理系統拓撲圖
點評
鐵路專業運輸存在著諸多弊端,制約著鐵路行包運輸的健康發展,比如貨物丟失、破損、超時限運輸、貨物辦理時間長等問題。現代信息手段的增強,使管理者對信息的掌握更加及時、準確、全面和有效,已不用完全依賴中間層的功能,各功能可以進行平展式組合。這種以”一體化”為目標的經營管理方式也就是現代物流模式。
傳統鐵路運輸企業能否完成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型,可以用“在恰當的時間、把恰當的商品、以恰當的成本和恰當的方式送到恰當的客戶手中”的原則來評價。要達到這個要求,必須有一套信息系統作保障,這套信息系統的要求就是穩定性、安全性、容錯能力和擴展能力足夠強,需要24×7不停頓工作。Linux能否達到這些要求?有沒有成功案例?事實上,德國國有鐵路公司在2004年決定將Linux作為其戰略服務器平臺,成功地將5.5萬名Lotus Notes用戶移植到了Linux平臺上,同時進行移植的還有其它關鍵應用,如旅客銷售支持系統、列車時刻表信息系統已經從HP Non-Stop平臺移植到了Linux,SAP系統這樣的企業級應用也從Unix移植到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