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人物

中國港口管理教父-常德傳

2007-3-20 18: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
   

    

--2006年度十大港口風云人物系列報道


序: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在《第一對話》欄目中陸續為您介紹入圍2006年中國港口十大風云人物的候選人。

  從建國以來到現在,我國港口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速度上,都創造了奇跡。我國港口泊位數量從1949年的200多個增加到2005年的3.5萬多個,全國沿海內河港口新建大小泊位34800多個,并為3000人以上居住的海島全部建立了交通碼頭。中國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深水泊位的數量也從1978年的133個到2005年達到1020個,已經形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齊全、河海兼顧、內外貿開放的港口體系。同時專業化泊位比重超過50%,具備靠泊裝卸30萬噸級散貨船、35萬噸級油輪、9500標箱集裝箱船的能力。

  在全國港口行業蒸蒸日上,發展迅速的背景下,關注港口領袖“人物”并通過企業家的個人魅力與港口企業對我國港口經濟發展及未來港口經濟走向所產生的影響,是我們2006年度中國十大港口領袖榜的宗旨。我們將遵循港口企業家精神、港口企業家創新能力、港口企業家在全國港口行業影響力、港口企業價值、港口企業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度、個人領導魅力等六項原則對2006年度中國港口風云人物進行評選。誰將涌立潮頭、突破平庸,為自己、為港口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出新的增長空間,中國及世界港口業將拭目以待。
  2006年度中國十大港口風云人物評選全面啟動!

人物簡介:

  常德傳1968年12月畢業于大連海運學院,分配到青島港工作,從事過一線裝卸工作,歷任過作業區機電科技術員、副科長、科長,作業區黨委副書記、作業區主任。36歲時成為中國沿海港口最年輕的副局長。39歲時擔任青島港務局黨委書記。1988年青島港務局實行局長負責制時改任局長。2002年青島港務局改制成為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常德傳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同時他還是我國首批高級職業經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十屆人大代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青島市企業家促進會會長,上海海事大學客座教授。

專家推介評語——中國港口管理的“教父”

  常德傳認為,中國企業成功躋身世界舞臺,效率是制勝條件。2006年青島港吞吐量一舉突破2.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TEU。在過去的五年之中,青島港在世界集裝箱界的排名從24位,躍升到12位,由過去的200萬標箱的年吞吐量,上升到了700萬標箱,青島港每年的增長速度達到了30%,成為世界上集裝箱裝卸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十五”期間,他帶領青島港用1億噸的能力干出了如今2.1億噸的業績;用225萬標準箱的能力干出了700萬標準箱吞吐量,用一個青島港的能力創出了兩個青島港的業績,創造了發展的奇跡。港口年吞吐量每年跨越2000萬噸大臺階,五年翻一番,凈增1億噸,相當于再造了一個億噸大港,用5年時間走過了過去109年的億噸大港歷程。

  常德傳領導的青島港先后四次刷新集裝箱作業世界紀錄,集裝箱裝卸效率世界第一,礦石接卸效率世界第一。進口礦石吞吐量居世界第一,十五期間占全國進口量的21%。進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十五期間占全國進口量的18%。

  “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精神在青島港被發揚光大,在這里工人收入為同行業最高!這里住房條件為同行業一流!這里私人小轎車擁有量為同行業最多!這里農民工也能入黨!十幾年來,常德傳總裁本著為“一心為民,造福職工”的宗旨,帶領全港16000名職工,忠誠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精忠報國,服務社會,造福職工’為三大使命,以創建國際一流名牌為目標,在全國沿海港口中領先建成一批世界級的集裝箱、鐵礦石、原油等大碼頭。把一個多年吞吐量在2000萬噸徘徊的港口,帶進了世界文明的現代化國際億噸大港的行列。

  在談到青島港未來的發展,常德傳總裁滿懷豪情的說,把青島港建設成國際一流的中轉樞紐大港,讓青島港屹立在世界港口的前列,是他響應黨的十六大發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召的必然選擇,是海港確保長盛不衰、工人長久安居樂業的必然選擇。無論有多難,他都將義無反顧地領著青島港人走下去。

人物業績:

  青島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有113年歷史的國家特大型港口。1984年,常德傳擔任青島港務局黨委書記時,青島港已歷經近百年滄桑,盡顯衰老和落后,同時還背負著大型國有企業特有的沉重大山。二十幾年來,常德傳以“精忠報國、服務社會、造福職工”為使命,團結黨政一班人,帶領全港16000多名員工,不斷探索,繼承創新,將現代管理與傳統優勢,政治力、文化力與經濟力有機融合,凝結成具有青島港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不僅將一個普通落后的青島港打造成為現代化的世界級大港、世界港口中的“二十一世紀的希望之港”,而且將青島港打造成為一個育人成才的大熔爐、大學校,培養造就了新時期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闖出了一條振興國有企業的成功之路。

  他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將國內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與青島港實際創造性地相結合,倡導并帶頭實踐“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貢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犧牲”的青島港精神,帶領全港員工樹立和落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青島港自己的事情辦得更好”的共同愿景;時刻堅持 “對國家的貢獻要越來越大,港口發展后勁要越來越強,員工生活質量要越來越高,精神文明建設要越搞越好”四條核心價值觀;正確處理 “繼承與創新,發展與造福,決策與風氣,承諾與責任,信念與求實,班子與隊伍”六大關系,實現了青島港二十年來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他提出并成功實踐了“創建名牌港口,做好青島港;實施超前戰略,建設億噸大港,做大青島港;實施聯盟戰略,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做強青島港”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培育了在我國沿海港口中獨具優勢的“五大核心競爭力”(集裝箱、煤、油、礦、糧),由勞動力密集型港口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用“鼠標革了鐵锨的命”。并成功將世界第一大航運公司丹麥馬士基集團、世界第二大航運公司英國鐵行集團、中國最大航運公司中遠集團引入青島港,三國四方共同出資8.87億美元,組建了世界級集裝箱碼頭公司。目前已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青島港。

  他建立完善民主科學的決策機制,審時度勢實行戰略性大調整,帶領全港員工臥薪嘗膽,奮發圖強,改造了一個百年老港,建設了兩個現代化的新港,在十多年前的一片荒沙灘上打造了一座嶄新的億噸大港。在全國沿海港口中率先建成了世界級的集裝箱碼頭、鐵礦石碼頭,國際一流的煤炭碼頭、散糧碼頭,將瀕臨廢棄的20萬噸級出口原油碼頭改造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口原油中轉基地。使青島港由一個百年老港區擴張到三大港區,港口資產由不足5億元增值裂變到2006年的163億元,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打造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并成功完成了港口生產重心由老港區向新港區的戰略大轉移,為青島港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并有力地帶動了青島膠州灣西海岸新經濟重心的形成。

  他創建了青島港以愛崗敬業為核心的教育機制、以貢獻為主兼顧公平的分配機制、以能力論英雄的用人機制,以團隊為核心、管理重心下移的四級管理體制,堅持以真理的力量啟迪人心,以人格的力量激勵人心,以情感的力量溫暖人心,以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培育了以“信念、感情、珍惜、奉獻”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造就了“德為重,信得過,靠得住,能干事”的忠誠員工隊伍,保證了青島港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2004年,青島港集裝箱橋吊隊隊長許振超,被選樹為新時期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李長春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兆國、劉云山、賀國強、劉淇、王樂泉等5位政治局委員,親切接見許振超,對學習宣傳許振超作出重要指示。溫總理專程看望許振超、視察青島港,并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振超精神、振超效率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強音,成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財富,成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大動力。”“全體干部職工都要向許振超同志學習,我也要向許振超同志學習。”

  二十年來,港口吞吐量由2000多萬噸增至2006年的2.1億噸,成為世界級大港;并創造了集裝箱、鐵礦石裝卸效率等世界最高紀錄,開啟了青島港生產效率秒的時代。集裝箱吞吐量由2萬多標準箱增至 2006年的710萬標準箱,超過了日本所有港口,成為上海以北東北亞第二大樞紐港,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吞吐量居沿海港口第2位,進口鐵礦石接卸量居世界第一位,累計上繳國家各種稅費上百億元。資產總額由5億元增值裂變為163億元,為國家創造了150多億元的優良資產。

  二十年來,他始終堅持“員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要辦好”,“一心為民,造福員工”。轉崗分流上萬人次,沒有一人下崗回家。在住房改革以前購建了7000多套房子,實現了幾代海港人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年年為近3萬名員工和離退休老同志辦實事,提高收入、健康查體、跟蹤治療、贈送生日蛋糕、節日物品等。使廣大員工擺脫了貧困、擺脫了落后、擺脫了愚昧,成為改革開放發展的最大受益者,過上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新生活。

  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臨危不懼,舍生忘死,先后組織指揮了十幾次海上、陸上港外滅火搶險,次次成功,為保護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被上級領導譽為海上滅火專家。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港口視察,并多次批示關于青島港的調查報告,對港口給予高度評價。1995年被交通部確定為全國交通系統學習的典型和全國港口行業唯一的示范“窗口”,并獲得了首屆全國質量管理獎、全國優秀企業、全國“創爭”活動示范單位、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國家省市部金獎。1999年和2004年兩次被國家樹為搞好國有企業的重大典型。

  常德傳也以其卓越的企業經營管理業績,先后獲得全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全國首屆“創業企業家”、全國勞動模范、新世紀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全國質量管理突出貢獻者、中國杰出企業管理人才、中國物流十大風云人物、中國企業十大新聞人物、最受關注企業家、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二十年個人貢獻獎、中國企業改革創新十大杰出企業家、中國企業文化品牌建設十佳個人等榮譽稱號。2004中華十大管理英才并高居榜首。2004年世界工程大會“中國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杰出貢獻獎”,成為12位獲此殊榮的企業家之一。2005年榮獲中華十大財智人物特別獎,中國企業管理科學領域最高獎首屆“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全國三名獲獎者之一,中國最具敬業力職業經理人。

青島港發展現狀:

  青島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具有114年歷史的國家特大型港口,全國512戶重點國有企業之一。由青島老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三大港區組成。現有職工16000人。擁有碼頭15座,泊位73個,其中,營運碼頭13座,營運泊位49個。萬噸級以上泊位32個,可停靠5萬噸級船舶的泊位6個,可停靠10萬噸級船舶的泊位6個,可停靠30萬噸級船舶的泊位2個。主要從事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裝卸服務和國際國內客運服務。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

  十幾年來,青島港始終堅持"質量興港、科技興港、實干興港"的方針,牢固樹立"質量、服務、信譽是青島港的生命線"的觀念,不斷加強"五個文明"(文明裝卸、文明生產、文明施工、文明環境、文明服務)管理。堅持"沒有用戶,沒有貨主,青島港就沒有飯吃;貨主滿意就是質量工作的標準;價格優惠,手續便捷,24小時服務"的三項原則,大力實施"誠納四海"服務名牌戰略,集團裝卸運輸服務、集裝箱核心班輪保班服務、氧化鋁裝卸灌包服務、原油裝卸中轉服務、煤炭裝卸服務、鐵礦裝卸服務、外輪理貨服務、大件吊裝服務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國家級名牌。創出了無論多大的集裝箱船舶全部"10小時以內完船"的"振超效率",并創造了船時效率每小時473.78自然箱和單機最高效率82.4自然箱的世界紀錄;創出了鐵礦卸船平均每小時卸船6260噸的世界最高紀錄"孫波效率"。港口吞吐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2000多萬噸增長到2005年1.87億噸,"十五"期間港口吞吐量每年凈增2000萬噸。外貿吞吐量完成1.42億噸,繼續保持全國第二位。集裝箱吞吐量完成630.7萬TEU,提前完成交通部、山東省1995年聯合批復的“青島港總體布局規劃”確定的2020年50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的發展目標,躋身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之列。進口鐵礦石躍居世界港口第一位。

  青島港堅持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先后建立中外合資企業近20家,并已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青島港,實現了強強聯合,共贏發展。與世界第二大航運公司英國鐵行集團,中國最大的航運公司中遠集團,世界第一大航運公司丹麥馬士基集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合資項目簽約儀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英國首相布萊爾率兩國政要親自出席簽約儀式。這次三國四方強強聯手經營碼頭,打破了此前中國大陸沿海港口多采用兩方合資經營碼頭的方式,不僅引進了資金,而且引進了技術、管理和大量的箱源,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具實力的集裝箱碼頭企業之一。與世界500強日本三菱集團合資建設的散裝水泥分撥基地投產運營,與世界500強瑞典ABB公司合作建立的ABB低壓產品青島物流中心正式開業。青島港還積極構筑并強化集團為決策層、公司為經營層、基層隊為管理層、班組為操作層的四級管理新格局。

  青島港的發展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關心和大力支持。被交通部確定為全國交通系統"三學一創"典型和全國港口行業唯一的示范"窗口",并獲得全國文明單位、首批全國創建學習型組織標兵單位、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全國十大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中國企業形象建設十佳單位等諸多榮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