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快速緩解港口擁堵的良方
2007-3-20 16: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張榮忠(編譯)
世界貿易和貨運量的快速增長,與港口、碼頭和交通道路基礎設施發展的相對滯后,使全球性港口擁堵現象愈演愈烈。使用運輸管理系統(TMS)優化管理運力和運輸服務,可以達到投資少、見效快的效果。
港口擁堵日趨嚴重
目前,港口擁堵現象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西歐地區的荷蘭鹿特丹港、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北美大陸西海岸的長灘港和洛杉磯港,遠東和南美洲地區的部分港口擁堵現象非常嚴重。而不愿意在港灣錨地長時間等候進港的船舶承租人,由于受不了每天超過2萬美元租金的壓力,不得不放棄某些進口港口,繞航到其他備用港口,增加了運輸時間和成本;有的船舶承租人為了趕超船期,搶先進港掛靠,強制其集裝箱班輪全速前進,此舉增加了燃料油的消費量,從而加大了航行成本。
現在,在美國西海岸主要港口外等候進港的集裝箱船舶為數不少,于是經營泛太平洋航線的部分船東想方設法安排自己的集裝箱船通過巴拿馬運河,從美國西海岸繞航到美國東海岸港口,但是由此產生的額外運河費、海運費和延長的航次時間等成本還是要落到船東頭上。
擁堵原因復雜
在美國西海岸港口,進口集裝箱運量迅速攀升,出口集裝箱也不甘示弱。承運人急著要提取空箱,將其運往遠東港口,使得大批空箱在港口長時間堆積。與此同時,貿易航線的集裝箱設備奇缺,據統計資料表明,在過去幾年內,僅美國就有年均400萬只周轉箱需要從美國港口運到遠東,這些空箱的返程運輸,加劇了港口的擁堵。
港口、碼頭的經營管理,依賴于內陸交通運輸樞紐的暢通以及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例如,在美國,一旦出現港口擁堵和裝卸滯后現象,卡車司機就會遭受損失,因為他們的工資是按照卡車運量計算的,因此不少美國卡車司機拒絕為擁堵嚴重的長灘港和洛杉磯港提供集裝箱運輸服務,造成港口、碼頭卡車駕駛員稀缺,不少進出口集裝箱無法進出港口,加劇了港口、碼頭的擁堵。
在英國的南安普敦港、荷蘭的鹿特丹港、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存在著嚴重的港口、碼頭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例如港口裝卸場地狹小,使得集裝箱卡車只能在門外或者港內排隊等候3至4個小時,如果遇到罷工等勞資糾紛,耽擱的時間就更長。
隨著集裝箱運量的不斷上升,巴西出口貿易如日中天,但是,其港口碼頭基礎設施滯后、航道深度不足等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曾經有一段時間,桑托斯港的集裝箱卡車排隊長度竟達80公里。
運輸管理系統試解難題
一些國際集裝箱運輸專家認為,傳統的解決港口擁堵問題的辦法,如更新和擴大港口碼頭基礎設施,修建更多的鐵路、公路和水運線路等,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如果通過信息技術優化管理運力和運輸服務來解決港口擁堵問題,將不失為投資少、見效快的較好辦法。
運輸管理系統(TMS)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管理方式,運用它,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現每一輛集裝箱卡車、每一艘集裝箱船舶或者每一架貨機的運行動態、運力使用率和每日運輸調度規劃,同時接收來自托運人或者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有關集裝箱的信息或者發布的相應要求,供應鏈經理可以了解承運人的運力。這樣,可以在最大限度內減少托運人和承運人的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率。運輸管理系統讓托運人在運輸模式、掛靠港口和卡車運輸公司方面做出最佳選擇。該系統可以幫助托運人分析運輸行業每天的經營進度,例如需要5天的全程運輸時間,結果有的承運人用了3天,有的用了15天,托運人可以從中進行比較,挑選最佳承運人。反之,供應鏈經理也可以通過運輸管理系統找到運輸渠道發生耽擱的真正原因。
美國加利福尼亞某物流信息技術公司認為,全球運輸管理系統信息技術市場在今后幾年將以年均7%的比率增長。緊密聯系各公司和物流供應方的運輸管理系統有可能緩和甚至消除港口擁堵。
□相關新聞
荷蘭浮動式集裝箱船邊裝卸橋加快裝卸速度
在荷蘭鹿特丹港的集裝箱碼頭,浮動式集裝箱船邊裝卸橋正在忙碌地裝卸集裝箱。浮動式集裝箱船邊裝卸橋的裝卸速度非?欤\力達到10000標準箱的一艘巨無霸集裝箱船舶不到半天就全部完成裝卸作業,解纜起航。
鹿特丹港務局集裝箱碼頭經營公司的一位經理介紹,這種浮動式集裝箱船邊裝卸橋安裝在一艘雙體船的甲板上,其裝卸設備的作業高度可以根據集裝箱船舶型號的大小調節,其最低水面高度為4.5米;甲板上還留出一部分空間作為集裝箱的緩沖堆場,其積載容量達到500多只標準箱;堆場上有小型吊車,可以隨時堆放來不及由駁船運走或者裝到大船上的集裝箱。
鹿特丹的浮動式集裝箱船邊裝卸橋的設計者,鹿特丹德爾弗特港口技術大學教授簡·文彼門認為,船舶左右兩側同時開工裝卸集裝箱并不是荷蘭的首創。早幾年,在其鄰國比利時就開發出一種船塢式(又稱嵌入式)集裝箱碼頭,大型集裝箱船舶停泊碼頭就像停在船塢中一樣,裝卸作業在船舶兩側同時開工,速度快、效率高。荷蘭的浮動式集裝箱船邊裝卸橋技術有所改進,它幾乎不占地盤,而且靈活機動,易于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