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紅光鍋爐集團:信息化不僅僅是ERP
2007-3-17 15: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2003年5月,國內著名的鍋爐制造商云集哈爾濱,競爭哈爾濱市政府的三臺90噸采暖鍋爐的訂單!
為了促進哈爾濱市的經濟發展,哈爾濱市政府要在松花江北岸建設一個類似上海浦東一樣的開發區,占地數百萬平方米,全部采用集中供暖,這樣就需要三臺90噸的采暖鍋爐,每臺鍋爐的價格都在幾百萬元人民幣。
取暖是東北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東北又是重工業基地,按理說,東北的鍋爐制造企業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應當橫掃整個東北市場才對?墒聦崊s不是這樣,以哈爾濱為例,上世紀90年代前,哈爾濱確實可稱為中國的“鍋爐之鄉”。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才的流失,南方的鍋爐產品占領了東北市場的很大份額,使東北的鍋爐企業陷入了困境,只能拿到生產中小型鍋爐的生產訂單勉強糊口。
這次江北開發區三臺90噸鍋爐的投標,南方的鍋爐制造企業來到哈爾濱,個個都志在必得,很多企業在考慮競爭對手時,也只是考慮同樣來自南方的同行,根本沒有把哈爾濱本地的鍋爐制造企業放在眼里。
但最終結果卻大大出人意料,南方的鍋爐企業誰都沒有勝出,三臺鍋爐的單子全部落到了哈爾濱紅光鍋爐集團有限公司——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型鍋爐制造企業的手上。
原來,第一輪投標結束后,哈爾濱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更改了產品需要,對鍋爐的設計提出了一些修改要求,并要求所有投標者在3天之內拿出修改后的新設計圖紙。對90噸的鍋爐來說,設計圖紙有上千張,哪怕修改其中的一個部件,都要全部重新繪制一遍,手工繪制最快速度也要兩個多月。3天內是無論如何都拿不出來的,而哈爾濱紅光鍋爐集團公司運用了三維CAD模塊化的變型設計,應用信息化手段,僅用1天的時間就完成了設計變更,能在這么短時間拿出來全新圖紙,得到了用戶的贊揚和好評,訂單自然花落手中了。
設計是瓶頸
90年代初,紅光鍋爐在一個偶然的場合,得知哈爾濱科技局有兩臺計算機可以繪制圖紙,這樣33兆主頻,4兆內存,5寸軟驅的計算機,一臺要賣5萬多元人民幣。紅光鍋爐廠馬上花了10多萬元,派人到北京買了兩臺回來。但兩臺微機買回來后,卻沒有人會用,總經理就讓一個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設計人員抽時間研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位設計人員把鍋爐的全部產品設計圖紙都輸到了電腦里面。他的這項工作本來默默無聞,只是因為一件看似偶然的事情才引起了全廠的重視。
對鍋爐這樣的制造企業來說,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以最簡單的一噸鍋爐的設計為例,它需要5張左右的零號圖紙。零號圖紙有多大?兩張A4紙加起來叫A3紙,就是三號圖,兩張A3紙加起來就叫二號圖,兩張二號圖再加起來就是一號圖,兩張一號圖加起來就是零號圖,有1平方米大小的面積。如果手工繪制,不算設計,只是照著描一遍,一張零號圖紙也要兩個人花上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行。要是90噸的鍋爐,那就要上千張的零號圖紙。更要命的是,設計上有一點變化,哪怕只是換個管子,全部設計圖紙就要再來一遍。由于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鍋爐制造是特種行業,每銷售出去一臺鍋爐,都必須給購買單位一套所購鍋爐的設計圖紙,上面不允許有一點模糊和修改。
一天,一個用戶給鍋爐廠提出要求,希望修改要購買的鍋爐上的一個裝置,并要求三天內出新的設計圖紙,這讓當時的設計部部長犯了大難。根據以往的經驗,沒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新的圖紙肯定是拿不出來的。就在這位部長在辦公室里嘮叨的時候,平時專門研究電腦的那位設計人員發了話:“什么三天?一個小時就行了!惫唬挥1小時就在電腦中完成了一套全新圖紙的修改任務,并且要比手工繪制的精美得多。
這一下轟動了整個廠子,設計人員一下子認識到了信息化的巨大威力,到1996年的時候,紅光鍋爐廠的設計部,除了一名老員工外,全部甩掉了繪圖筆,完全采用電腦制圖了。采用電腦繪圖后,不論是繪圖效率還是圖紙的美觀程度,都與原來不可同日而語。嘗到信息化好處的紅光鍋爐廠,一下子又進了十幾臺電腦。一直推而不動的信息化,竟被一張圖紙的改動輕輕撬動了。
而90噸鍋爐中標的事實又一次強化了信息化的作用,哈爾濱紅光鍋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智說:“如果沒有信息化,我們也不會這么快拿出新圖紙來,全廠上下是真正嘗到信息化的好處了。”
集成是關鍵
設計問題解決以后,制造成了新的瓶頸,圖紙繪制好以后,一到了生產線上,就又成了手工操作。大型鍋爐高達40多米,有成千上萬個零件,有的要去外面購買,有的要到倉庫里提貨,有的要自己制造,同時,把這么龐大的數據手工傳送到生產車間去,出錯是經常的。而這正是許多鍋爐企業設計、生產速度緩慢的重要原因。
這時候,整個企業信息化的外部氛圍有了很大的變化,紅光鍋爐廠的信息化也有了一個整體的規劃,經過一番調研,最終將武漢開目公司的CAD、CAPP、PDM和北航海爾的CAXA實體造型設計軟件,納入到了項目的系統建設中來。從而形成了以用友U8-ERP系統為核心的信息化工程項目,實現了完全運用國產化軟件的多元技術集成。紅光鍋爐選定用友做總承包商,開目和北航海爾的設計軟件產生的數據必須能自動寫到用友的U8系統里面。當時紅光提出的條件是,用友和開目必須開放各自的系統接口,否則免談。而且,付款也是分階段進行的,在每期付款前,必須由用友簽字,認可開目的工作之后,錢最終才會打到開目的賬上。
這樣的實施框架,保證了設計和制造系統的集成:設計師設計好圖紙后,天目的CAD系統會自動將所有的數據寫到U8系統里去,U8再自動排出生產計劃,這個過程中,完全是自動化進行,不需要人工操作,這與其他企業相比,大大前進了一步。
CAD設計軟件和制造系統的集成,大大提高了紅光鍋爐廠對用戶的響應速度。原來要幾個月才能重新繪制成功的圖紙,現在幾個小時就可能實現了,更重要的是,在向制造系統傳送數據時,不但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再也不會出現人為的錯誤了。同時,嚴格按照CAD軟件的模型來進行制造,制造速度也有了極大的提高。
一直推而不動的信息化,竟被一張圖紙的改動輕輕撬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