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物流信息化:重重關山何時越

2007-3-15 21: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無論是在新近舉行的中國國際物流高峰論壇上,還是在“物流一族”們茶余飯后的閑聊中,信息化都成為彼此最為熱衷的話題。因為在即將到來的2005年,國內物流市場將全面對外開放,屆時,早已虎視眈眈的國外物流巨頭將全方位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在烽煙四起的“ 蛋糕”瓜 分戰中,物流信息化程度的發達與否將注定成為所有物流企業成敗關鍵。
    那么,如今中國物流企業信息化的狀況如何?它們距離真正的信息化還有多遠?
    信息化的意義:降低物流成本
    任何行業的競爭首先體現在成本的競爭,物流也不例外。中國國際貨運網總經理陳發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信息化之所以能夠成為物流企業競爭中的制高點,是因為信息化能夠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 陳發祥剛參加完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物流高峰論壇,在此次論壇 上,信息化與成本的關系是陳發祥發言主題之一。
    一位有著豐富物流經驗的朋友曾向記者訴苦:“我做貨代的時候,真的很辛苦,每天不停地和各種各樣的人電話聯系,每天都有可能工作到很晚,印象最深的是,我曾經一個人同時接聽四部電話,聯系客戶、車隊,等待回復,最可氣的是,很多時候貨物很早就已經送到倉庫了,但 是就是搞不清楚狀況,幾乎每天80%的精力都花費在收集信息上。”
    通過特殊網絡軟件,在互聯網上對貨物進行實時監控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據陳發祥介紹,物流信息化至少將節約業務員大約50%左右的“跟單時間”,同時相應地增加信息交換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降低管理成本,其中包括人員和辦公費用。但是,據中國國際貨運網介紹 ,在目前中國已經開始信息化建設的物流企業中,80%左右仍處于初級建設階段,僅有極少數 約5%的物流企業開始進入信息化全面建設階段。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的專家們在去年年底,實地調查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及中部地區等10個省區市30多家企業后,形成一份《關于我國現代物流情況的調研報告》。這份權威報告從成本角度指出國內物流業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降低物流成本成為企業的‘利潤 源’,據測算,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達20%(超過2萬億元),發達國家一般只有10% 左右,物流成本降低1到2個百分點,將產生社會效益1000到2000億元。”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物流的現代化。無論是業內人士的切身感受還是專家學者的專題調研都驗證 著同樣一個事實:目前國內企業的物流信息化程度還處于低級階段,提升物流信息化將成為降 低成本、創造利潤的關鍵因素。
    五大瓶頸制約中國物流信息化發展
    中國國際貨運網總經理陳發祥在剛結束的中國國際物流高峰論壇上,向與會者坦言目前制約中國物流信息化發展的五大瓶頸。
    第一大瓶頸是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系統的成本較高,而中小企業的起點很低,市場上缺少適合中小企業起步的信息系統,而多數開發商認為,物流信息 系統市場在低端不具備開發價值。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的專家們在《關于我國現代物流情況的調研報告》中認為,“目前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程度普遍較低,在北京市,商業企業應用計算機系統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務業和運輸業的比例更低,分別只有24•3%和18•3%。” ――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系統是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第二大瓶頸。目前國內的研發能力 無法和國際同行競爭,物流信息系統的標準較為混亂,不成體系,難以互聯互通,難以實現信 息共享。
    作為傳統經濟的“克隆”,網絡經濟不可能超越傳統經濟模式,創造出另外一種經濟形態。信息交換、確定交易、生產、倉儲、運輸、支付等六大核心環節是傳統經濟模式的完整過程,在網絡經濟中這些相關環節同樣不可或缺。但是,縱觀當今中國相對成功的B2B(電子商務)網 站也僅僅只是完成了信息發布和網上議價兩個過程,而針對生產、倉儲、運輸、支付等相關物 流范疇的網絡信息建設,卻突顯滯后。對物流而言,價格確定畢竟不是結束,只是開始。有一 個觀點也由此被人們所熟知:誰解決了網上物流、傳統物流和網上交易三者之間的協調配合, 那么誰就將成為未來網絡經濟的真正主導者!
    第三大瓶頸是軟件開發商難以盈利。物流軟件是管理軟件,需求的個性化和生產的批量化是難以統一的,因此造成開發成本極高。對開發商來講,不能批量生產,成本就高居不下。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規范信息技術和開發的模式,加強咨詢服務,以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 。
    互聯網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網絡物流”軟件設計的進入門檻是很高的,一般的網絡公司想要進入比較困難,但是一旦進入,其獲利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從傳統的物流產業鏈來看,其涉及到的角色非常繁多。以出口物流為例,物流軟件函蓋的范圍包括:貨主、貨代、倉庫 、車隊、船公司、航空公司、報關行、海關、商檢等信息,甚至是到岸港口的信息,想要把這 些產業鏈中的種種信息,通過物流軟件設計的網絡程序來表達,是一件非常艱巨而復雜的事情。
    四是提供基礎信息和公共服務的平臺發展緩慢。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服務在大型企業的應用比例為23%,在大型物流企業的應用僅為12•5%,在中 小企業基本是空白。基礎技術服務應用比例過少,整個行業的整合就相對困難。
    五是物流信息化發展戰略暫屬空白。我國的物流信息化發展還需要一個培養人才、培養需求、培養管理技術的過程,但多數系統開發商缺乏戰略眼光,未提出我國物流信息化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
    星火何時燎原
    雖然,目前國內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因勢所迫,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嘗試在繼續,努力也在付出,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打造中國物流航母。
    中國國際貨運網總經理陳發祥近日將公司獨立研發的WebCargo物流管理軟件,向杭州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申請著作權登記。據了解,該軟件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套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物流管理軟件。專家認為,這套軟件的開發成功,將在同國外物流巨頭的競爭中起到至關重要 的作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物流業務的特點決定了發貨人與貨運代理在商談好運價、船名航次、中轉條件的基礎上,需要關心的事仍然很多。如通關與否;提單的確認;貨物最終是否進港上船;是否按期到港;是否順利達到倉庫;是否順利交到收貨人手中;是否有貨損貨差發生;以及工廠或倉庫相關信息等等。陳發祥說:“物流的中間環節多,聯系人也多,所以信息暢通并共享 非常重要,因為環節的通順與否,直接關系到貨物的運輸安全和運費回收,如果能夠做到信息暢通,就能避免差錯,加快國際物流流轉速度,我們設計軟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實現貨物流 轉全程的實時網絡監控,這對企業而言,既能減少風險,又能降低成本。”
    據介紹,WebCargo物流管理軟件是一種“看板式”的平臺,所有貨物運輸信息通過軟件整合到特定的平臺上,進行在線監控,同時形成“廣播式”信息流,即所有和這一票業務相關的 人員都能同時看到所有信息。陳發祥笑稱WebCargo其實更像是一臺數字式的、帶有廣播功能的 傳真機。
    此外,國內一些大的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和規模也在不斷突破。例如,中國物流試驗基地之一的深圳市中海物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保稅區物流服務,為全國15個保稅區內的IBM、聯想、三星等多家公司提供現代化的物流服務。同是中國物流示范基地的寶供物流企業集團公司是一家 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該企業擁有先進的物流平臺,為40多家大型跨國企業及國內一批大 型制造業企業提供物流服務。在挑戰面前求生存,在競爭過程中求發展,這已是所有物流企業無法回避的現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