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郵政民營化嘗試困難重重
2007-3-15 16: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并在首相小泉純一郎等人的極力推動下通過了郵政民營化的基本方針,同時決定設立由所有閣僚組成的“郵政民營化推進本部”,由小泉純一郎親任本部長。這標志著小泉純一郎首相夢寐以求的日本郵政民營化拉開了序幕。日本的郵政行業是日本最大的國有經濟體,素有“世界最大的金融機構”之稱。它不僅從事一般意義上的郵政業務,還經營儲蓄存款和簡易保險等金融業務。于我國郵政的現狀十分相似,其改革路徑對我國的郵政改革有一定借鑒意義。
一、郵政民營化將其服務結構多元化
目前,整個日本郵政行業吸收的儲蓄存款余額達227萬億日元,簡易保險業務余額也高達120萬億日元。其資金總量達350億日元,占整個日本個人金融資產總量的四分之一。24700個郵局遍布日本各地,從業人員多達27.1萬人,且均為公務員。郵政行業一直受到政府在擔保和稅收等方面的特別保護。因此,郵政行業吸收的巨額民間資金最終主要投向了國債,并成為日本國債市場的最大買主。政府的保護在結果上導致了郵政行業多年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弊端。
2001年4月17日,小泉接替森喜郎就任日本新首相以后,郵政民營化問題便成為其改革能力的一塊試金石。小泉提出“改革無禁區”,而郵政民營化恰恰是一個很大的禁區。因為郵政行業一直是自民黨堅強的后盾和可靠的票田,所以誰提出郵政民營化,不僅會得罪郵政行業,而且會在自民黨內遭到強烈反對。因此,此次郵政民營化基本方針的出臺,從一開始就是由小泉力排眾議而實現的。
郵政實行民營化以后會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呢?首先,迄今的郵政業務將發生巨大變化。民營化以后,傳統的郵局將向“便利店”方向發展,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根據基本方針規定,郵局的柜臺業務由獨立的子公司窗口網絡公司全面經營。因此,“郵局”的業務將大幅度擴展。除了信件和物品郵寄、存款的存支取、保險金支付和國債銷售等現有業務外,最早在明年秋天就可以經營投資信托銷售業務。在民營化以后,人們甚至可以到郵局購買日用品或者音樂會的門票,也可以在郵局預訂機票或者報名參加旅行團,甚至在郵局里購買到其他機構的金融商品。這樣,郵局便與遍布日本各地的便利店別無二樣,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郵局。此外,在民營化以后,郵政業務公司出于經營考慮還可能利用其巨大的網絡參與日本國內外的物流業務。當然,為了防止郵政業務公司過度追逐利潤而忽視服務質量的問題,基本方針規定郵政業務公司必須在全國各地提供均一的服務,政府繼續參與其價格的制定。
其次,在民營化以后,郵政儲蓄和郵政保險業務的領域有可能進一步拓寬,并對其他金融機構形成強有力的競爭態勢。在實行民營化以后,這兩項業務分發不同的子公司,政府將不再對其吸收的存款等提供擔保,因此這兩家公司很可能與普通的銀行一樣加入存款保險機構,但在民營化的初期,由于由政府100%出資,因此基本方針規定當前維持郵政儲蓄和郵政保險的上限仍為1000萬日元。在2007年以后,視民營化的進展情況,將分階段地向其放開貸款等業務。而且還有可能向其開放住宅貸款和醫療保險等業務。因此,普通的金融機構將受到其強有力的沖擊。
第三,多達27.1萬名郵政公社職員在2007年4月實行民營化的同時失去現在的公務員身份,成為新設立的郵政、郵政儲蓄、郵政保險和窗口網絡四個獨立的子公司或者一體化的控股公司職員。從目前情況看,屆時現有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將被安置到窗口公司,而目前負責郵政業務的職員可能原封不動地轉入郵政業務公司。
第四,對國債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截止到今年3月末,日本郵政公社擁有的國債余額占日本國債發行余額的比例約為25%,其中,郵政儲蓄認購的國債余額為87.5萬億日元,簡易保險認購的余額為52.7萬億日元,整個郵政行業成為政府國債的最大買家。由于近十年來日本政府一直采取積極的財政擴張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財政狀況每況愈下,國債發行余額不斷增加,作為日本國債的最大買主,在日本政府財政狀況尚難扭轉的情況下,即使郵政公社實行民營化,日本郵政行業的最大買家地位也不會有大的變化。基本方針也提出,在完成民營化之前的過渡期內,郵政儲蓄和郵政保險業務采取“顧及對國債市場影響的合適的資產運用方式”。
不過,基本方針的出臺只是確立了郵政民營化的大方向,具體的制度設計仍有很多變數,也是今后民營化的焦點。
二、郵政民營化之路不會一帆風順
首先,執政的自民黨和政府內部意見不一,反對的聲音不絕于耳。目前,在郵政儲蓄和郵政保險的未來形態和業務范圍等基本問題上,執政的自民黨和日本政府內部尚存在著嚴重的分歧。9月7日,由小泉首相親自任議長的經濟財政咨詢會議就郵政民營化的基本方針進行討論時,總務相麻生太郎就主張在啟動民營化時采取四個業務一體化的特殊公司形態,但小泉首相則堅持實行控股公司下的獨立子公司方式。小泉首相提出如果采取特殊公司方式則同現在的郵政公司沒有本質區別。就金融分離問題,總務大臣麻生太郎和經濟財政金融大臣也明顯存在著分歧。盡管這一天的內閣會議最終通過了這一基本方針,但圍繞郵政民營化在執政黨內出現的分歧并沒有因此而彌合,自民黨內郵政幫和小泉首相之間的較量還將繼續。
其次,銀行和保險等行業對郵政民營化以后的競爭態勢表示擔憂,認為在有政府參與的情況下,一旦擴大控股公司的業務范圍,就可能對民間金融企業的經營構成壓力。金融界的這種擔心并非不無道理。擁有350萬億日元的資金實力和約24700個郵局網點的郵政儲蓄和簡易保險如果展開融資等新的業務,勢必對地方金融機構形成巨大威脅。
在基本方針出臺以后,日本的全國銀行協會和生命保險協會紛紛對郵政民營化闡述了各自的意見。雙方都提出郵政民營化以后必須確保公正的競爭環境。
第三,郵政行業也要說法。郵政公社總裁生田正治一再重申,建立新的電腦系統可能要花上數年時間,因此不可能在2007年4月啟動民營化。日本郵政公社工會和全日本郵政工會都還就民營化的意義及郵政等四項業務的子公司化經營的理由等向小泉首相提出了公開質詢信,指出“將承擔公益性職能的企業完全按照市場原理運營是無法理解的”,并要求小泉首相就有關問題作出明確回答。
(亞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