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快遞公司之物流策略
2007-3-15 1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交通部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修正完成海空運辦法,開放海空聯運,在機場、港口內設置物流專區,并將加工出口區納入境外航運中心,使臺灣成為亞洲最大的物流發貨基地。交通部航政司長吳榮貴表示,高雄港設立境外航運中心以來,高雄港轉口貨柜一年增加至少30萬TEU(20尺標準貨柜),交通部今年將再推動海空聯運,使兩岸或亞洲轉口貨物可以快速在臺灣發貨。
行政院長蕭萬長日前指示,面對網路時代來臨,及高科技產業發展,臺灣應建設成為一個運籌中心,使世界各國的經貿活動,無論是產品的供應,下單,運輸,轉售都能快速完成。除了海空聯運外,交通部也將在機場,港口附近,利用公有或公營事業土地規劃為物流園區。交通部指出,國際聯邦快遞(FEDEX)及優比速(UPS)在中正機場設專區後,每周飛航架次三年內增加37.5%通關作業時間也縮減一半。
目前國內傳統倉儲物流公司也紛紛感受到這股改變的浪潮。都想搶得先機在這第二波改革中拔得頭籌。除了內部組織的重整外最快的方式是與國際快遞公司結盟或是與國際快遞公司合作提供島內倉儲物流配送借此以提升本身在物流方面的知識與技術。1999年下半年度開始這種情形越來越明顯舉凡DHL與東源儲運合作國內倉儲配送,TNT與大榮貨運技術合作提供全球倉儲物流服務…等。
DHL去年宣布總投資額達新臺幣十億元的一【深耕臺灣投資計劃】,這是DHL在臺25年來最大的投資案,計劃在臺北、高雄、臺中成立八座全新服務中心,每座基地面積達1300坪,約耗資I億2千萬共分3年進行,首座內湖服務中心已正式啟用,而在臺中七期重劃區內的服務中心,也預計在今年
(200O年)內完工營運。DHL內湖服務中心為於內湖高科技園區,這個園區目前已成為明著、臺達電、英業達、精業、致伸、普立爾、光寶、臺聯電訊等30余家電子廠商總部。
看準公元2000年後,臺灣與全球市場的互動日益緊密,跨國快遞業者將營運重心移往臺灣的腳步也越來越快,其中包括UPS,FedEx以及DHL等三大快遞公司,最近一兩年紛紛來臺設立亞太運籌中心或轉運中心,作為在亞太地區的營運樞紐。其中UPS及DHL更在去年底分別宣布新臺幣二十四億及十億元的投資計劃,立足臺灣放眼全球市場的企圖心相當明顯。
以UPS為例,兩年前該公司配合政府成立亞太營運中心計劃,決定在臺灣成立亞太轉運中心,大幅增加貨物在臺灣的吞吐量。
目前每周臺灣專屬班已由原來的23班增為68班,去年更決定斥資二十四億元,與華航、遠航策略聯盟,加碼投資中正機場一期航空貨運站工程,增設兩座運籌中心,估計未來每年處理貨運量可由目前的80萬噸大幅擴增至300萬噸。
另外,也在兩年前設立轉運中心的FedEx表示,未來臺灣加入WTO後,臺灣與全球貿易往來將更為密切,國際快遞業的發展將更為蓬勃,因此該公司除了計劃在今年擴大在臺轉運中心的營運規模,同時將建立全新的電子商務系統。大陸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8848.NET與UPS國際快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由uPs負責該網站銷售商品的海外配送業務。香港明報報導,近年來大陸電子商務發展快速,8848網站1月的銷售額激增,其中每日銷售額比去年12月同期增長十倍,新注冊顧客增加兩倍。同時,要求大陸境外及國際送貨人數也大增,不少客戶通過網路向臺、港、澳及海外地區贈送過年禮品。8848.NET公司開通國際快遞項目后,顧客只要在8848網上超市選購商品,網站收到貨款後,商品即可在三個工作日內送達亞洲地區,五個工作日內送達美國收件人手中。據指出,網站開通半年多以來,每月銷售額遞增50%以上,推動大陸網上消費市場的成長。
TNT2000年努力的重點將是從整合型快遞公司轉型為整合型物流公司,為達成此目標則是透過選擇行性并購,同時不排除與國內廠商合作成立新公司,而新公司主要業務將包含國內倉儲物流及電子商務相關業務。采取此策略主要是因國內特殊的環境,即使今天WTO開放,其他國際物流公司也不會大量進來,主要是臺灣政府在物流政策上過于牛步化,再則國內現有大型物流公司如大榮、新竹、中連等無論土地及倉儲轉運站的設立早在數十年前,成本低,設立位置也不錯,外商要取得相等條件較不容易,較有可能是與國內現有大型物流公司策略聯盟,只引進技術,不大量投資,故造成的直接競爭機會不會太大,但未來的技術競爭就很難說了。
TNT國際快遞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將物流列為其主要產品的國際快遞公司,1945年成立於澳洲,目前為荷蘭皇家郵政電信公司(TPG)所擁有,主要營業項目有國際快遞,國際物流及國際大宗信件遞送,全球擁有1OO,OOO名員工,擁有28架自營機隊及于比利時列日(LGG)擁有同時停放24架飛機下貨的自營機場為歐洲轉運中心,目前每周運送量達250萬件。
目前在全球24個國家有21O個倉庫,直屬倉儲物流的員工有15,600位,倉庫面積共2.7MILLIONsqm,7500臺專屬車輛,共有500家客戶,主要客戶為汽車業約占營業額62%,舉凡飛雅特(FIAT),福特(FORD),BMW等歐洲知名汽車業者都是TNT主要客戶,其余如寶僑(P%G),IBM,易利信(ERICSSON),PASMINCO等也TNT全球物流的主要客戶。臺灣目前以3C產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在高雄及板橋設有大型倉庫全省有11個小型倉庫。這種在全省設立小型倉庫并做全省配送的服務就是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的TNT于物流界的新產品STORAPART。STORAPATR是一個含倉儲管理維修品回收及24小時全年無休的配送服務。
物流產業發展至今我們發現從政府到業者再到消費者,觀念的更新最重要,其實物流業并非勞力行業,大家應努力提升專業知識,也不應重視人,車,倉庫規模等表象條件,以臺灣海島型國家,必需發展出成功的經營模式,再向大陸發展,再則建議臺灣政府給予業者更多的協助,與新加坡及大陸積極發展物流相比,臺灣政府實在太慢了,WTO開放後,國際間的策略聯盟將增多,建議臺灣的物流業者一起放開心胸,迎接外來的合作共創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