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膠片北美公司和Saia的協力物流模式
2007-3-14 20: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1年7月,富士膠片北美公司找到佐治亞洲亞特蘭大的Saia運輸公司,讓后者提供到美西部地區的零擔貨運服務。除了更具競爭性的運費價格外,富士膠片還期望能與Saia建立起協力同盟關系,對不斷變化的顧客需求做出快速反應。通過此次物流業務外包,富士膠片希望能專注核心業務,在推動業務流水化進程和改善顧客服務品質上做出突破。
“在消費品物流過程中,發貨人對承運商進行遵循性測試、嚴把質量關是至關重要的。”富士膠片物料管理和物流總監Schmidt說,“發貨人一頭聯系著顧客,發現和歸總他們對產品、服務的要求,另一頭對承運商進行統籌管理和戰略合作,滿足顧客的物流需求。”
“供應鏈合作雙方都在竭力壓縮庫存,并盡可能地使用通過型(flow-through)流程。”他說,“要達到通過型物流的效果,必須確保貨物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里送到并完成裝運。每批貨物交接的各個時點都是由先進規劃系統(APS)事先確定的。APS根據顧客提交定單的順序和時間,加上合理的前置期,就可以確定運送的順序和時間了。”
在滿足托運人的物流需求方面,Saia面臨著和其他提供商同樣的挑戰。“客戶要求貨物次日送到的情況越來越少了,現在他們傾向于貨物在次日10:30或午前送到。”Saia的運營和銷售經理Tony Albanese說,“除了縮短送貨時間外,客戶還要求實物零差錯和承運商通過EDI傳送的信息絕對正確--服務標準提高了,過去領先的服務項目現在都普遍化了。”
“大家都在挖掘成本潛力,榨取更高的價值,所以不傾向于把特定類型的物流服務的價格一錘子明碼標價。”Schmidt補充說,“這樣,托運人和承運商建立協力合作關系、集合雙方的智力資源、達到空間和設備的最大利用、提高物流效率,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富士和Saia的伙伴關系也是這樣。“在和富士膠片最后的談判中,雙方的產業專家和配送經理濟濟一堂,展開了熱烈討論。為了能改善貨物流轉、高效準時地運輸貨物,雙方都拿出了在各個環節做出持續改進的框架和步驟。”Albanese 回憶說。
在提出改進方案的討論會上,富士的積極性絲毫不亞于Saia,他們希望和后者一道進行業務流程流水化改造,提高效率。
“在運輸循環的各個環節壓縮成本是我們孜孜以求的。”Schedit說,“在廣袤的西部地區進行零擔配送,轉運站的選擇就變得十分重要了。目前,在確定轉運站、科學靈活地選擇運輸路徑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例如,對一批發往西部地區的定單貨物進行有選擇地揀選、排序和出貨裝運后,直接運往美太平洋沿岸的西北部地區,到貨后掉頭向東,就省掉了洛杉磯這個中轉站。”
通過各方面的優化和改進措施,富士膠片希望能得到8到13個百分點的物流費用節儉。
除了利用Saia的專業能力、設備和網絡外,富士還利用了Saia的IT資源。“雖然我們是《財富》500強企業,但是我們在許多方面保持了小公司的特性。”Schmidt說,“現在我們減少了電子單據處理量,轉而利用Saia的資源對各個貨運站的貨物收發進行排程。”
Saia 給富士的技術支持力度甚至超過了富士的期望。“我們還開發了定制化的報表系統。借助這些報表,對運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評估,積極識別反常現象,可以把問題排除在萌芽狀態。”Albanese說。
將來,Saia還要實施無線技術應用系統,在供應鏈過程中實現實時信息傳遞。“這個項目在將在18到24個月內完成,首先在富士的配送中心推廣應用。”
“依據合同,我們得預付運輸費用,出于慎重考慮,只有那些理解運輸籌劃的承運商才能得到我們的青睞。從這方面來說,Saia是我們成功的選擇,事實證明他并沒有使我們失望。”
隨著Saia和富士的協力合作步步走向深入,雙方還會在提高效率、創造價值上得到深層次的提升。現在能夠感受得到的積極方面效果只是冰山一角。
聽到協力伙伴的溢美之詞,Albanese 喜不自勝:“在合作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沒局限于提供高質量的運輸服務,而且針對特定服務項目,探求增值服務的方法和途徑。這是對我們不懈努力的肯定。”